曹丕其他的儿子的年龄更小,基本上对曹叡构不成威胁。
如今曹丕竟然将皇后赐死,这已经够可怕的了。
更可怕的是曹丕竟然对嫡长子曹叡展现出了明显的厌恶之情。
然后给他的三子,十三岁的曹协进封王爵。
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讯号。
臣僚们都快被逼疯了,皇帝陛下的举止太惊心动魄,好多老臣都觉得这个屁班早晚上出来心脏病。
华歆不敢就此置喙,上朝的时候老神在在,下了朝立刻回家,然后闭门谢客。
陈群旁敲侧击的问询了一下原因,得到曹丕的模糊回答:“朕之意如此。”
陈群无语,他当然知道这是曹丕的想法。
他想问的是曹丕为何有这个想法,然而却得不到精确答案。
贾诩更是直接化身老糊涂蛋,一副老年痴呆的样子居家养病,不上朝也不问世事。
朝堂上心照不宣的得出的结论是:
好色的曹丕冷落了人老珠黄的皇后而宠幸新欢,皇后心生怨怼而口出怨言,再加上曹丕不喜欢曹叡,因而趁机将皇后赐死,意图另立储君。
这个解释比较合理,而且曹丕也确实有立曹协的迹象。
不过皇帝杀皇后,这话题性太强大了,民间就此进行了深加工,让故事变得更精彩。
因为曹丕最为宠幸的女人是郭照,字女王,因此她成了这个故事的主角。
据说是与甄宓争夺后位的郭照(字女王),因没有生下儿子。
便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来的,诬称甄宓怀孕二月才与曹丕结婚,曹睿是否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怀疑。
曹丕以此事询问甄氏,甄宓对曹丕宠爱新欢郭氏等人,本已十分不满。
又听说此事是郭氏从中挑拨,不禁怒火中烧,不顾一切大斥曹丕对自己亲生骨肉无端怀疑,有损曹门家风。
然后曹丕一气之下就将甄皇后赐死了,看着吧,不久之后郭贵嫔必然会成为郭皇后。
民间版本逻辑上也是通的,不过这是通过结果来演绎过程,本就是耍流氓,逻辑自然是通的。
甄皇后死了,可不就是得曹丕最宠爱的女人上位嘛。
不过朝堂上还是有一批比较忧心国事的大魏忠臣,劝谏曹丕要以国家稳定优先。
比如司马懿等人,就坚持认为应该立嫡长子为储君,以礼法与皇权进行争辩。
总之,朝堂上的政治动荡也分走了曹魏君臣很大一部分精力,对外战争方面变得迟钝了许多。
而且这对外的精力还被分成了好几份。
除了凉州的蜀军之外,还有在河东、河内郡活动的南匈奴左贤王刘豹;并州步度根与幽州轲比能之间的战争;辽东公孙渊趁乱起兵攻打魏国任命的车骑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恭。
曹魏这边还得到消息,孙权被刘备拜为大将军、万户侯,因此也不能排除孙权会趁机搞事的可能。
所以群臣议论,当下曹魏只要保住关中基本盘不失,等待将来反攻即可。
北方的人口和耕地数量依旧是天下之最,每年入库的粮食比江东和蜀都要更多。
理论上时间越长,曹魏与其他割据诸侯的国力差距就越大。
至于人均?!国力竞争谈什么人均,谈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