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应司马懿,阻挠汉军吞并并州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为此而损害自己的根基。
两万的兵力已经是他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超出这个数字,国家的根基被动摇。
就算真的将汉军的进攻成功的击退,后面汉军转过枪头来对付自己,自己可就死定了。
为了确保军队能够顺利作战,必须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
因此,曹叡决定配备至少两万名青壮劳力专门负责后勤工作。
一比一的后勤人员比例,这已经是相当低的红线了。
一般情况下得是一比一点五,甚至一比二才能提供常规的后勤保障。
然而现实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曹叡也只能通过尽可能压榨那些青壮劳力来保证前线士兵的物资供应,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奋勇杀敌。
但即便是这样压缩人数,对于雍国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
为了这般调动,曹叡不得不竭尽全力地挤出国内的资源,甚至到了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地步。
在这种穷兵黩武的策略下,当汉军进攻并州时,曹叡便能够出动两万的极限兵力去给汉军添麻烦。
尽管数量有限,但这已是他在不危及国家存亡的前提下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两万就两万,曹叡此人向来行事果决,敢于冒险一搏。
他心中非常清楚唇亡齿寒这一道理,如果对与自己处于同一生态位、同为曹魏屏障的并州刺史司马懿坐视不管。
那么下一个遭殃的就必然是自己。
因此,无论如何,他都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司马懿陷入绝境。
在此期间,曹叡又先后接到了来自孙权和公孙渊表明将会支援盟友的信件。
这无疑让本就决心已定的曹叡增添了更多的底气。
七月末的时候,曹叡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麾下的文臣武将们展开思想动员工作。
在任城王府大堂上,曹叡面色凝重,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诸位臣公,如今局势危急,我等必须团结一致,共抗强敌。”
随后,曹叡带领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针对需要征召哪些地方的兵马,以及各地应当筹措运输多少粮食等具体问题,逐一制定出了详尽的方案。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众人开始便静待汉军方面传来最新的消息,准备后发制人。
曹叡派出的细作悄悄潜入民间,尤其是重点潜伏于河洛地区,以收集有关敌军的各种情报。
毕竟身处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均是从血雨腥风中拼杀而出,曹魏的细作自然也是训练有素,其能力和专业程度都堪称一流。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监控设备,无法注意的角落和盲区众多,给细作的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对手想要防范这些无孔不入的细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彼此都派间谍,也彼此都知道自己境内有敌人的间谍并尽可能的开展反间谍行动。
任何一场规模宏大的军事调动,其背后所牵涉到的都是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