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第175章 谁甘于人后(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最新章节。

皇帝果然看了杨山一眼,结果自然是满意的。

他的气已经消了大半,如今那姓刘的如此丑陋不堪,顺嫔又岂会再对这种人有念想?果然,看顺嫔这毫不在意的表情,他心中舒爽。

“陛下,此事不宜声张。”张诚上前提醒。

张诚的眼力劲那是不必多言的。

“嗯,所言有理。”

皇帝装模作样的虚心纳谏,道:“先将这二人拖下去。”

说着,又向众人道:“今日之事,不可对外宣扬。”

“是。”

杨山暗叹,刘胜这下怕是要废,先别说这事会不会传出去,就算没有,他的仕途也肯定断了。

而一个读书人断了仕途,心爱的女人也背叛了,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吗?

但他不能让刘胜死,因为刘胜若是死了,刘若云又有什么理由活着?

刘若云是为了刘胜进宫的,可见他们兄妹之情到了什么地步,而刘胜死了,刘若云又不可能嫁人,活着还有意义吗?

他可是要让刘若云全身心来伺候的,别整得啥都没捞着。

不过要让刘胜不死,也简单,不需要去求皇帝,只需要他找人带个话就行了,你心爱的人在精神上鼓励你,感不感动?

靠,他都要鄙视自己,太特么渣了。

但那又怎样,老子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在乎这个?如果不是为了你妹,谁管你死活。

至于皇帝会不会杀刘胜,当然不会了。

现在皇帝杀刘胜意义在哪里?事到如今,皇帝的气也消了,刘胜已经成了一个笑话,没必要啊。

甚至杀刘胜不但要让人诟病,还有可能让他不满,毕竟他今日就算表现得再绝情,婚约和那一段过往是不能磨灭的,皇帝岂会当作没发生过?

他如今在皇帝心里的地位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后宫妃嫔,还有一定的政治资本,皇帝再怎么情绪化,也不会做到这种地步。

言官只要上奏,皇帝就会松口,理所应当。

“德妃,你可知罪?”

刘胜和那名太监被拖走,这闹剧也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正事了。

德妃慌乱跪下,道:“这不关臣妾的事,还请陛下明鉴!”

“是啊陛下,德妃断不可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冯威出言道。

“证据确凿,岂容抵赖?!”安妃跳出来道。

丁此吕摇头轻叹,现在他都没有再阻止安妃的心思,因为没有必要了。不论如何阻止,德妃的惩罚都是免不了的。

而只要皇帝惩治了德妃,不管轻重,这笔账就必然算在他们丁家的头上,逃都没法逃。

已经进了死胡同,煮熟的鸭子还能让你飞了?

“贱人,你再胡言乱语,本宫撕了你的嘴!”德妃怒极。

“大胆!”

皇帝大怒,指着德妃道:“朕本以为你能安分守己,却不曾想你心思竟是如此毒辣!”

冯威皱起了眉头,道:“陛下,此事尚有疑点,还需详查才是。”

“冯爱卿所言,倒也有理。”皇帝很给冯威面子,道:“那便将德妃暂且禁足于景仁宫,待得查实,再作处置。”

杨山暗笑,皇帝这好人当的,撇得一干二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