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第104章 东晋墨剑儒帅郗鉴:左手锄头右手奏折,顺便拯救个王朝(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最难得的是他始终“穷且益坚”的品格。晚年教育子孙:“我当年穷得吃土时,翻开书就觉得拥有全世界。”这种精神,放在今天大概能成网红金句:“真正的豪门,不在房产证,而在kindle里!”

六、历史照妖镜下的真面目

——论一个老干部如何被吹成“六边形战士”

1. 古人眼中的“东晋顶流”

郗鉴去世时,东晋朝廷给他定了调子:谥号“文成”。这俩字可大有讲究——按《逸周书·谥法解》,“文”代表“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成”则是“安民立政”。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既能当学术大V,又能做政务顶梁柱,堪称行走的“人形行政学院”。

但古人夸人向来含蓄,咱们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王导(政敌兼同事):“道徽在朝,如老农守田,虽无奇策,但绝无荒废。”——听着像夸人踏实,细品有点“这哥们只会种地”的阴阳怪气。

庾亮(被调解的对象):“郗公若松柏,凛冬不改其翠。”——表面赞美气节,实则吐槽:“这老顽固死活不站队!”

《晋书》作者房玄龄:“鉴拥兵卫主,功参微管。”——把郗鉴比作管仲,但“微管”二字暴露真相:东晋版低配管仲。

最损的当属南宋学者叶适:“鉴以流民帅入中枢,譬如屠狗辈登堂作赋。”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个带武装流民的土老帽,装什么文化人?”可见历史评价这事,全看评委手电筒往哪照。

2. 现代史学界的“郗鉴热”

20世纪以来,随着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走红,郗鉴突然从历史课本边角料变身学术圈顶流。各派学者为他的历史定位吵得不可开交:

流量派:北大教授田余庆首创“郗鉴定律”——“没有流民武装平衡,门阀政治早崩了”。他比喻郗鉴是“东晋的安全气囊”,虽然平时看不见,关键时刻能救命。

拆台派:日本学者川胜义雄冷笑:“什么流民帅救世主?不过是门阀政治的裱糊匠!”在他眼中,郗鉴就像用502胶粘破碗——看着完整,一盛汤就漏。

饭圈派:某站历史区Up主更离谱,给郗鉴编了段rap:“他种田书法带兵法,调解撕逼有办法,魏晋男神郗爸爸!”居然还冲上热搜,气得老教授们直呼“世风日下”。

3. 郗鉴的三大“历史遗产”

别看学术界吵得欢,郗鉴实实在在留下了三件改变历史的“大礼包”:

遗产一:流民帅2.0系统

他开创的“武装流民集团”模式,堪称东晋续命神器。

技术层面:把乌合之众训练成“上午种田,下午砍人”的多功能部队。

制度层面:发明“军功换户籍”政策,流民打仗就能转正成编户齐民。

战略层面:在长江以北保留武装据点,形成战略缓冲区。

这套系统有多牛?看看数据:东晋103年国祚,遭遇22次大规模叛乱,其中19次靠流民武装平定。可以说没有郗鉴的发明,东晋可能早变成“南北朝体验版”了。

遗产二:士族平衡术

面对“王与马,共天下”的VIp玩家,郗鉴开发出独家攻略:

卡bUG:利用流民武装当砝码,硬生生在士族天秤上加出第三极。

养蛊策略:放任王导、庾亮互撕,但确保双方势力始终五五开。

终极威慑:时不时亮出城外流民武装花名册,提醒士族“城外有二十万吃瓜群众等着看戏”。

这套“动态平衡术”影响深远,后来谢安能玩转淝水之战,多少偷师了郗鉴的套路。

遗产三:书法界“扫地僧”人设

虽然真迹只剩《灾祸帖》,但郗鉴凭三招奠定书法史地位:

开宗立派:创“乱世体”,字迹在从容中带刀光剑影(后人评价:每个撇捺都像把未出鞘的剑)

明星带货:女婿王羲之逢人就说“吾书不如郗公”,硬把老丈人捧成书坛传说

神秘营销:故意让作品散佚,留下“越少越珍贵”的逼格

现代拍卖行专家戏称:“郗鉴要是留十幅字,价格顶多齐白石水平;就留一幅?直接对标《兰亭序》!”

4. 意想不到的“郗学周边”

老爷子绝对想不到,他死后1700年还能搞出这么多花活:

文旅产业

山东峄山景区主打“郗鉴同款避难套餐”:199元体验包:穿麻衣、挖野菜、山洞抄《论语》;599元深度游:附加“夜袭叛军”剧本杀(道具鼓配山羊两只);最火的是“郗鉴锦囊”:打开纸条写着“遇事不决,种田练字”。

职场培训

某知名企业把郗鉴事迹编成《中层管理宝典》:如何把杂牌军带成王牌团队(第三章第八节);领导在厕所练书法时该不该敲门(附录二);调解两个副总撕逼的十八种话术(随书附赠语音包)。

婚恋市场

自从“东床快婿”典故走红,山东丈母娘集体觉醒。招女婿必考书法;婚前要测“危机处理能力”(参考苏峻之乱模拟题) ;流行语变成:“不能像郗鉴那样平衡婆媳关系,算什么好男人!”

5. 终极拷问:他到底算不算英雄?

关于郗鉴的历史争议,本质是场“英雄标准大讨论”。

传统派:“当然算!没有他,东晋早亡了!”——说这话的多是山东老乡,枣庄高铁站还立着他挥毫退敌的雕像。

叛逆派:“就是个高级工具人!”——新生代学者最爱这调调,他们觉得郗鉴维持的门阀政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吃瓜派:“英雄不英雄不知道,但绝对是古代时间管理大师!”——网友票选“最想穿越见的历史人物”,郗鉴力压诸葛亮冲进前三,理由是“想学怎么边打仗边练书法还能给女儿相亲”。

七、结语:当一个凡人活成符号

咸康五年(339年)的那个秋日,当71岁的郗鉴闭上双眼时,他或许以为自己留下的不过是“太尉郗公”的谥号。但历史这个调皮的孩子,偏把他的故事揉进《晋书》、刻上碑帖、编成段子,甚至做成文旅Ip。

从峄山上的“种田cEo”,到建康城的“救火队长”,再到书法界的“隐藏大佬”,郗鉴用一生演绎了何为“顺势而为的逆袭”。他不是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也不是气吞山河的曹操,但他教会我们:在躺平与内卷间,还有第三条路叫“伺机而动”;在理想与现实间,最佳平衡点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功业与艺术间,最高境界是“打仗不忘练签名”。

下次当你抱怨“太难了”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位东晋老干部——人家在乱世中都能把种田、打仗、写书法、调解撕逼、培养女婿五件事打包完成,现代人玩个手机电脑双开算什么?

后记:《渔歌子?忆峄山旧事》

月煮犁星墨煮袍,松云曾拓六韬爻。

埋剑穗,挂诗瓢,苔衣啃石记兵巢。

半纸寒芒烬里雕,千山青眼认前朝。

星煮砚,夜烹潮,一生风雨炖霜毫。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关于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在现代社会,一位名叫林宇的文物修复师正在工作室中专注地修复一幅古老的画作。突然间,那些被深埋在灵魂深处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他的脑海中开始不断闪现出一幕幕陌生而又熟悉的场景。画面一转,他回到古闽越国,她生在王家,是闽越王的女儿,极端利己。为了得到王位,她在母亲支持下,囚父驱兄,利用各种手段得到王位。如愿后她并不高兴,无心治国,最后国灭人之。又一个轮回,他来到了
婀娜多姿的方依依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这是一部以太平天国为背景的小说,短剧编辑窦骁龙因创作古装剧陷入困境,为寻找灵感,踏上长沙之旅。在长沙,他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从岳麓山的夜景到街头巷尾的传说,从导游的讲解到历史遗迹的探索,窦骁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逐渐找到创作的灵感。他深入长沙的街巷,聆听古老的故事,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美食,与历史对话,与灵感相拥。最终,他决心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来创作,让这段历史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悟天地一条鱼
穿越斩神,他们都称我为柳神
穿越斩神,他们都称我为柳神
关于穿越斩神,他们都称我为柳神:穿越斩神世界,还有个不靠谱的系统,柳木冉表示她很慌!好消息:获得了柳神传承;坏消息:真成了一棵柳树。那天,她吃着火锅唱着歌,很嗨皮。回家之后看了一集荒天帝,结尾处柳神告诉她:“我有秘法留于世间,有缘人,可扫二维码,开启天骄之路。我就问,柳妈让你扫码你扫不扫?柳木冉二话不说就扫了。紧接着屏幕中涌出一股闪电,屏幕冒闪电你敢想?然后,她就变成了这一块那一块的。再次醒来后
残雪醉千殇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开局被皇后被刺:特种教官元盛穿越为大魏废太子,开局遭秦王元克联合太后柳玉燕设局绞杀。暴雨夜反杀刺客后,元盛与表面柔弱、实则野心勃勃的太后达成合作柳家需借废太子名头抗衡秦王,而元盛要留在洛阳争夺先帝遗诏。元盛借现代战术破局:雨夜突袭中书令府,救下掌握关键遗诏的忠臣魏正,截获秦王纵火灭门证据。七日国丧朝会,三份遗诏曝光“传位嫡子元盛”,秦王兵变围宫。元盛率楚青清及母族死士血战太极殿,以火药雷震子破南
亚梅
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关于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咸鱼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