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

第18章 要不你当治粟内吏吧(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最新章节。

李岩起来后已经快到中午了

起来后洗漱一番吃了些东西就拿着自己刻的竹简去找周曦了

等来到周曦府上,就听到仆人说周曦没在府上,出城去了

李岩问了下周曦去哪后就前往去找周曦了

等李岩找到周曦时这老小子正在查看耕地情况

周曦看到李岩来找自己也立马迎了上来说

“李左庶长,这来找本官是有事?”

李岩看看周围的耕地说

“周大人真是心系百姓啊,这么热的天来这看着”

周曦苦笑的说

“李左庶长莫要打趣在下了”

李岩拱手说

“周大人这可不是打趣,对比那些只会在朝堂上大发言论而不知百姓苦的那些官来说,周大人做的已经挺好了”

周曦摇摇头也不接李岩的话直接说

“李左庶长,这些天也没见过你来找过在下,今日来是有事吧”

李岩看周曦不接自己刚才的话也不多说什么

“那个周大人请看这个”

说着就把自己刻的竹简交给了周曦

周曦接过看了一会两眼放光说

“李左庶长,此物是神物啊,你要知道我秦民种地只能依靠天来收成”

“但是有了李左庶长这龙骨车,以后就算出现大旱天,也能保证耕地灌溉啊”

“李岩你是真的心系天下百姓啊,要不你当这治粟内吏吧,我给你打下手的”

李岩赶忙推脱的说

“哎呦周大人,你这啥话啊,我跟你说,我设计这东西就是为了帮助自己的耕地灌溉的”

“周大人说的心系百姓啥的我可没有,你可别乱说”

周曦激动的对李岩说

“李左庶长,我只能说你现在的所作所为那都是为了大秦百姓谋福利啊”

“之前的农耕之法,现在的灌溉之法,我真的对李左庶长佩服的五体投地”

听周曦还这么说李岩也很无奈说

“哎呀周大人,你可别再恭维我了,你看我现在不是有封地”

“这封地上的耕地我也要种东西了,能不能先给我安排上这龙骨车的”

周曦听到李岩这么问自己赶忙说

“李左庶长放心的,我这就去让人安排的,放心好了”

李岩点点头就告别周曦了

而周曦送离了李岩立马前往咸阳宫

咸阳宫议事殿嬴政听到周曦拜见就命他进来了

周曦一进来就躬身说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这一下给嬴政整的有些摸不到东西南北的,这周曦搞毛呢

“周曦,你这话什么意思”

周曦赶忙给嬴政解释

“王上,我大秦有李岩可是如有天助”

说完就把今日李岩找自己的事跟嬴政说了下

嬴政听完心里有些吃惊,自己当初带李岩回宫是因为自己觉得这小子有些本事

可是现在看来,这小子可不光有些本事,那是有大本事啊

嬴政思考一番后说

“传本王谕,我秦国李岩李左庶长发明龙骨车用于耕地灌溉,所有地方立刻进行打造,不得有误”

等说完嬴政想了一下又说道

“还有就是,李岩发明农耕之法,此法由各地方学习传播,各地种植皆要按照李岩农耕之法种植”

周曦等嬴政说完立马对嬴政说

“王上,属下认为这治粟内吏应由李岩担任,属下在位这么多年也没有李岩此等造诣”

嬴政听完点点头说

“你这个想法不错,那你去跟他说吧,看看他什么意思”

周曦此刻一脸难为的样子

看到周曦的样子嬴政开口询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白话三国志
白话三国志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将为你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以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生动再现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本书以陈寿原着为蓝本,精心雕琢,摒弃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表述,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毫无障碍地沉浸其中。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到魏、蜀、吴三国的鼎立纷争,再到最终的三家归晋,书中详细描绘了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义薄
诗韵拾梦人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蓝星宅男穿越大夏,遭遇极品渣爹。渣爹抛妻弃子攀附权贵,得以位列朝堂。看主角如何逆袭打脸,喷渣爹,以蓝星诗词和发明,成就大夏词仙与首富之名。
飞翔的叭戒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关于港综:最强嚣张恶霸:1982年深水埗码头,我浑身刀伤瘫在咸腥血水里。垂死时刻,垂钓系统突然激活——首抽竟是剑圣传承!当十二把西瓜刀劈头砍下,我迎着暴雨甩出钓线,寒光闪过,二十四截断刃插进青石板。邓伯在茶楼轻吹杯沿:
思绪的海洋
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
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
++++苏润携带一把阎魔刀和一缕刀之法则,来到斩神世界。这个世界太危险了。咕~~神明狗都不如。凝练骨心意,证就刀仙之位!“七夜,神明杀了后脑袋要发射到160公里上的近地轨道知道吗?“让这些番邦小神知道我大仙之威。“咕~~奥丁大人,求求您让我们降了吧!奥林匹斯的神脑袋都在天上看着我们...
蓝莓吃葡萄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通过改良火药技术获得李世民赏识,巧妙化解与武则天的第一次交锋。在曲江诗会上一鸣惊人,与上官婉儿结下不解之缘。李世民临终托付传国玉玺,李琰在凌烟阁前立誓永保大唐。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军机处,为盛世奠基。
轩辕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