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48章 大明日报和大明月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最新章节。

放下手中的报纸,朱慈烺看向薛国观问道:

“明天可以刊印多少份大明日报?”

薛国观想了想之后说道:

“刚开始有些生疏,大概只能刊印五百份左右,不过以后会更多的。”

朱慈烺点了点头。

一开始就能刊印出五百份已经算可以了,毕竟现在这个时候可没什么印刷机。

想到这里,朱慈烺再次问道:

“你觉得大明日报定价多少钱合适?”

薛国观犹豫了一下,随后反问道:

“太子殿下,您之前说过,报纸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传达朝廷的旨意和思想对吧?”

“没错!”

朱慈烺点了点头,示意薛国观继续说下去。

薛国观则是继续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老臣建议定价两文钱是最合适的!”

“现在市面上两文钱也就是一个烧饼的价钱,就算普通的百姓也买得起,这样更方便大明日报流通。”

“另外,老臣按照太子殿下之前所说,在大明日报的背面留出了一部分的空间,上面写上了招租的字样。”

“等大明日报流传开来之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京城的商人们肯定会主动找上门来购买这些招租的版面。”

“到时候应该也能收到不少银子,稍微弥补一下损失。”

两文钱一份的大明日报,换算一下的话其实跟后世两块钱一份的报纸没什么区别。

但要知道,古代的印刷成本和后世的印刷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后世印刷一份报纸的成本,最多也就是几毛钱。

但是放在大明,这一份报纸的成本可能接近十块钱了!

就这还没有算人工成本!

这也就是说,大明日报现在完全是在亏本卖!

说实话,朱慈烺心里的合理价位应该是在五文钱左右,结果他没有想到薛国观居然想定价两文钱。

这样一份大明日报要亏掉八文钱。

不过......

这点钱朱慈烺还是亏得起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就按你说的办,大明日报定价为两文钱吧!”

“太子殿下圣明!”

薛国观适当的拍了一个马屁,随后又好似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

“对了,老臣还有一个建议!”

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薛国观继续说道:

“这个建议是关于大明日报的售卖问题,老臣觉的大明日报的售卖方式应该独具一格,不能和其他商品一样摆在大门口。”

“也不能派官差去售卖,因为普通人见了官差的第一反应就是躲避。”

“刚巧白天的时候,老臣在城里看到了一群小乞丐。”

“老臣突发奇想,然后把那群小乞丐聚集了起来,又让人给他们制定了一套衣服,衣服上面印有大明日报的字样。”

“结果效果非常好,这群小乞丐全都变了模样。”

“所以老臣想让这群小乞丐让专职售卖大明日报。”

“每卖出一份大明日报,就给他们一文钱的抽成,这样也算给了他们一份营生,不知太子殿下觉得如何?”

............

朱慈烺听到这话,一时间居然有些语塞。

因为薛国观的这个建议居然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卫山关,猎户之子庄闲,在父亲受辱、幼妹重伤、泼皮勒索之际,不得已举起了屠刀...只身上地藏,修祖传秘法,握前世韬略,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从一个边军小卒开始,带甲百万,撞府冲州,将万里江山收归一统。庄闲:“传檄天下,教尔等奸邪之辈莫敢仰视。”姑射仙:“虎贲何在!随我冲阵!”谢凌云:“陷阵溃敌,云,一人足以!”张虎臣:“传我将令!今夜奇袭敌寨,破敌防线者,赏珠宝一箱、美姬三名。直捣黄龙,斩将夺
兔子警长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魂穿民国28年,高凌宇发现自己成了新政府旗下,76号特工总部,情报处的一名小情报员,简而言之便是投靠了小本子的狗汉奸。而除了特工汉奸这个身份,他发现自己,居然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是军统的一名内线,是受到上海站站长陈恭树的命令,才潜伏在76号。虽然成了名间谍,但高凌宇却丝毫不慌,因为魂穿后,他如愿获得了一种超凡能力,他竟可以做到,将自己的灵魂一分为二。而另外一半灵魂,可以附身在任何动物体内,随后便可
白色茶叶蛋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