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90后小道记事录》最新章节。
八月初,二毛学艺一个月左右,村里一位老人去世,他跟着家人去吊唁。
他的师傅则作为知客先生老早就就到了。
农村的红白事都是在家里招呼客人。
灵堂搭在门口的空地上,孝子们已经提前告知亲朋好友,现在跪在棺材前,一一跪拜感谢前来吊唁的客人。
老人的棺材会在灵堂放三天,然后再送去殡仪馆焚烧,取回骨灰后安葬。
虽然已经不推行土葬,但是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殡葬仪式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
要说谁家结婚了可能周围邻居就到日子包个红包带着嘴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谁家遇到白事,那附近的老少爷们妇女媳妇都会去搭把手。
整个流程讲究颇多,而且一步一步一点不能出错。
这个以后会详细介绍,这也是后代后代子孙对老辈孝道的体现。
吊唁完毕,主人家还会邀请大家吃一顿丧宴,有些地方叫白宴。
老一辈人办白宴对菜肴都有严格的讲究跟忌讳。
一般来说,豆腐在很多地方被认为不宜上桌,因为其色泽纯白,给人哀伤、清冷之感,且谐音“都福”与丧事氛围不合。
然而,在南方部分地区,豆腐被视为对亡者的敬意,不可或缺。
甚至有些地方丧宴叫豆腐宴。狗肉也是常见的忌讳之一,因为狗被视为人类的伙伴,食用其肉往往引发争议。
红烧肉等色泽红亮的菜肴也被认为与丧事的沉重氛围相悖。
成双成对的菜肴也被视为禁忌,因为丧事是告别与分离的象征。
中国地域广阔无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我们只要尊重理解就可以了。
宴席刚进行一半,二毛就听到隔壁桌哄闹起来,估计喝多了,开始划拳比酒。
旁边二毛的奶奶说到:“谁家小子那么不讲规矩,在白宴上面喝酒喝那么开心。”
“是隔壁的几个孩子,主家孩子跟他们关系不错,听说一起做生意的。
看到家里老人去世了,来吊唁的,喏,路边几辆豪车就是他们的。”搭话的是住二毛家前院的一个大娘,姓刘。
二毛抬头看过去,就见几个大腹便便的年轻人,光着膀子,各个脖子带着大金链子,正划拳喝酒,争的脸红脖子粗。
奶奶“咦”了一声,“那个肚子最大,脖子最粗的不是咱们村王寡妇家儿子吗?
这才几年不见,咋胖成这样了,差点没认出来。
脖子都要比脸还粗了,这一喝多脸红的像卤过的猪头似的。”
“嗨,你天天忙啥呢,这都不知道?陈寡妇家儿子自从入赘到邻村以后没几年就发了。
现在生活可好了,有钱那不得可劲吃那。”
刘大娘滔滔不绝的说着,磕的瓜子皮还在嘴角,嘴角因为她的滔滔不绝还有干掉的唾沫。
她吐了一口继续说“王寡妇男人病死了以后,他家穷成什么样了,给那一二十岁小子饿的面黄肌瘦,手指头还没鸡爪子粗。
当时给他爹看病花不少钱,亲戚朋友都借个遍,结果最后人财两空。
后来隔壁村孙老头就一个丫头把他招了做上门女婿,继承他家的饭店生意,家里才慢慢好起来。
要说这小子比他老丈人有头脑,不光饭店生意好,还下乡承包各种酒席,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包,主家只要付钱就成,什么都不用操心,价格还便宜。
短短几年时间饭店开的有声有色的。就今天我们吃这白宴,也是他们家承包的。”
奶奶点头道:“这不挺好的,这一家子也是吃了不少苦,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也算陈家大兄弟泉下有知了。”
“嗨,你那是不知道里面的事儿。”
陈大娘脸颊凹陷,颧骨高,两片薄嘴唇里包着有些凸起的牙齿,一看就是个爱八卦的主。
“就这两年,孙大脑袋可是桃花不断,有个女人都找到家里去了,给他老丈人都气的进过两次医院。”
说到这里,一心干饭的二毛耳朵也支棱起来,他手里筷子夹菜速度不知不觉慢了,不动声色的听着陈大娘继续滔滔不绝。
陈寡妇儿子入赘以后,就改成老婆家姓孙,因为这几年生活好了,吃的越来越圆润除了肚子变大,脸也跟气球一样越来越圆。
大家给起个外号叫孙大脑袋,他也都乐呵呵接受。
张大娘越来说越来劲:“听说他结婚好多年了媳妇多肚子都没动静,孙老汉也是着急抱孙子。
毕竟就那么一个闺女,他想在死前能儿孙满堂,就一直催促两人去检查,查来查去都没啥问题。
一家人都着急的不得了,孙家人责怪孙大脑袋天天烟酒不离家身体不好,孙大脑袋则认为是自己媳妇太瘦小了没本事生养,这导致两人争吵不断。
这两年外边世界繁华起来了,他那些朋友在他饭店吃完饭后就拉着他去洗个脚泡个澡啥的,时间久了就跟里面的小娘们对上眼了。
听说有个女人爱他爱的死去活来的,跟到他家里去了,要跟他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