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争战

第八十五章 曾国藩重见天日(2)(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百年争战》最新章节。

《爱民歌》曰: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要先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

百姓被贼吃了苦,要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偷懒,莫从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与碗。

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间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前树。

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营帐。

莫进城市占店铺,莫向乡间借村庄。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

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喝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

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

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部。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

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好多鱼。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苦。或走大路讹钱文,或走小路调妇人。

邀些地痞做伙计,买些烧酒醉如泥。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

可怜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生怕老将不自在,还要出钱去赔罪。

要得百姓稍安宁,先要兵勇听号令。陆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

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

第四保护农家舍,我军荡荡扫蟊贼。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

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名声。

百姓听得就心酸,上司听得皱眉尖。上司不肯发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

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我的军士我来教,经年在外名声好。

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士兵听教训。军士与民共一家,千万不可欺负他。

别处纷纷多扰动,我军所在桃园洞。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合地合又人合。

《解散歌》曰:

莫打鼓来莫敲锣,听我唱个解散歌。如今贼多有缘故,大半都是掳进去。

掳了良民当长毛,个个心中都想逃。官兵若杀胁从人,可怜冤枉无处申。

良民一朝被贼掳,吃尽千辛和万苦。初掳进去就挑担,板子打的皮肉烂。

又要煮饭又挑柴,上无衣服下无鞋。看看头发一寸长,就要逼他上战场。

初上战场眼哭肿,又羞又恨又懵懂。向前就怕官兵砍,退后又怕长毛斩。

一年两载发更长,从此不敢回家乡。一封家书无处寄,背地落泪思爹娘。

被掳太久家太贫,儿子饿死妻嫁人。半夜偷逃想回家,层层贼卡有盘查。

又怕官兵盘得紧,跪求饶命也不准。还怕团勇来讹钱,抢去衣服并盘缠。

种种苦情说不完,说起阎王也心酸。我今到处贴告示,凡是胁从皆免死。

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二不杀老长发,一尺二尺皆打发。

第三不杀面刺字,劝他要药洗几次。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兵器便释放。

第五不杀做伪官,被掳受职也可宽。第六不杀旧官兵,被贼围捉有原情。

第七不杀贼探子,本是愚民被驱使。第八不杀捆送人,也防乡团捆难民。

人人不杀都壮胆,各各逃生寻去向。贼要聚来我要散,贼要掳来我要放。

每人给张免死牌,保你千妥又万当。往年在家犯过罪,从今再不算前帐。

不许县官问陈案,不许仇人告旧状。一家骨肉再团圆,九重皇恩真浩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