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第250章 他确实有几分本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转头看向自家胖儿子,朗声道:

“惟庸的法子简单得很——派兵乘船出海,挑个港口好、气候佳、位置便利、人多热闹的地方!”

“先礼后兵,能谈就谈,谈不拢就打!”

说到这儿,朱元璋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惟庸有句话咱觉得特别在理——”

“他说,我大明将士远道而来,堂堂正正要块地盘做买卖,你这小国竟敢不给面子?”

“不给大明面子,将士们能忍?”

“自然要好好教训一番!”

“到时候不仅地归咱们,连建城的钱粮人力也得让他们掏。”

“这帮番邦小国,畏强权不识仁义,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日后岂不更猖狂?”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神情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妙啊!

胡公不愧曾是我大明的宰相。

这安排,进退有度、名正言顺。

既显了大明的威仪,又不失风度。

甚好!

说笑几句后,朱元璋话锋一转:

“地一到手,那就是大明的疆土!”

“驻军、派官、迁民,一样不落!”

“若那些外邦百姓仰慕我大明,想进城生活,倒也无妨。”

“但既入我大明地界,就得守我大明的规矩,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胡惟庸这番话掷地有声,朱元璋父子深以为然。

本就该如此!

大明没灭了你那小国已是开恩,让你守规矩,天经地义!

“殖民地,就是我大明在海外扎根的地方!”

“这样的地盘多了,我大明的舰队便能纵横四海!”

“惟庸这主意,咱觉得挺好!”

朱标毫不犹豫地点头赞同。

朱标对这种表面光鲜又声势浩大的策略格外青睐。

他心中认定,大明正该这般行事。

至于"仁慈宽厚"?

呵,他可是大明的储君,又不是外邦的王子,何必理会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紧接着,朱标便与朱元璋商议起远征将领的人选。

这父子俩已然迫不及待地开始挑选统兵大将。

在他们看来,此次远征分明是送上门的功勋。

如今大明军威正盛,对付那些偏远小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故而择选合适的统帅至关重要。

经过反复斟酌,父子二人最终定下蓝玉、傅友德、李景隆三人。

这三位将领将各自统领一军,分头攻占异国的疆土。

对朱元璋父子而言,这三人的选择皆有其深意。

蓝玉身为太子妃的舅父,傅友德曾有过出海经验,而李景隆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更是朱元璋的义子,乃开国功臣。

可以说,除却老成稳重的傅友德作为保障外,蓝玉与李景隆实则是为朱标日后登基培养的班底。

这二人皆属大明第二代将领。

眼下既有如此良机,朱元璋自然要抓紧为自家儿子铺路。

确定主帅后,朱元璋立即遣人去请胡惟庸。

毕竟具体如何设立殖民地,前期如何部署,还得仰仗这位胡大人的谋划。

奉命传旨的仍是宋利。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胡府,禀明来意后,胡惟庸爽快地应了下来。

他甚至感到几分欣慰。

能说服顽固守旧的朱元璋开放海禁,主动开拓海外疆土,胡惟庸自觉功德无量。

兴致颇高的胡惟庸乘着马车入宫,途中便向宋利打听此次出征的安排。

宋利对胡惟庸毫无隐瞒。

横竖稍后朝会上都会知晓,索性将朱元璋父子选定的将领和盘托出。

谁知胡惟庸听着听着,脸上的笑意渐渐凝固,眉头越皱越紧。

老朱这是抽的哪门子风?

这几个人选,可都不怎么妥当啊!

蓝玉就不必提了,行事鲁莽又爱惹是生非,指不定会捅出什么娄子。

李景隆更是"声名显赫",堪称大明初代"战神",与后世那位"土木堡之星"堪称绝配。

这位甚至用实战证明了"纸上谈兵"并非赵括的专利,他自己也深谙此道。

三人之中,唯独傅友德还算可靠。

但傅友德并非总帅,三将分兵而行——这怕是要出大乱子!

胡大老爷此刻心中隐约泛起不安。

这位老爷既未曾远渡重洋,也未尝亲临战阵。

可他有一桩旁人不及的好处——能以史为鉴。

这些年来胡大老爷早已确信,此方天地并无鬼神之说,大明依旧是史册记载的大明。那些注定要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循着原本的轨迹一一应验。

由此可知,史书所载之人,纵使细节或有出入,但大体脉络断不会错。更何况如今胡大老爷亲身处于这段历史之中,两相印证之下,更觉史笔如铁。

偏生那李景隆与蓝玉二人,竟与史书所载一般无二。

蓝玉骁勇否?

当真勇冠三军!

冲锋陷阵无人能及。

可那骄纵之气却也丝毫不假。这般人物若为将才,只需有主帅压制,便是无往不利的锋刃;若让其独掌兵符,却不知要惹出何等祸事。

至于李景隆?

论仪表风度、待人接物,确是无可挑剔。与之相交,如沐春风。唯独这领兵之能,实在不堪大用。

此二人若率军登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在胡大老爷看来,跨海远征比陆路行军更为艰险。这完全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章法。

陆上安营扎寨,蓝玉等人自是驾轻就熟,就连李景隆这等"名将"也能处置得当。可到了海上呢?

面对惊涛骇浪,既要抗衡天威,又要严守船规。以蓝、李二人的性子,岂能安分?定要卖弄权势。须知在这茫茫大海上,但凡起了炫耀之心,便是取死之道。

愈想愈觉此事凶险,胡大老爷急得坐立不安。甚至在宫中偏殿绘制海图时,仍在思量如何向朱元璋进言。

待得图成献上,见朱元璋志得意满之态,胡大老爷倏然惊觉——险些自蹈死地。

这事儿,哪轮得到他这条老咸鱼多嘴?

蓝玉、李景隆纵然在他眼里不成器,可对朱元璋来说,那可是信赖有加的左膀右臂啊!

更何况,这还是给他那胖儿子预备的心腹大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