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最新章节。
她把老鼠剥皮,斩去头尾,就得到了这样一小块肉。
周素兰不认识这是什么肉,反正这两年,她的姐姐时不时就会拿一些稀奇古怪的肉回家,煮熟给她们吃,她早就习以为常了。
锅里有了一点肉,汤特别好喝,连那些野菜,似乎都鲜美了不少,周素兰、周卫国都把肚子吃圆了。
刘玉梅当然知道那是什么肉!
也真难为了素英这个小妮子!
周素英因为年纪太小,合作社不让她出工,她便带着周卫国满山遍野找野菜。
春天来了,蒲公英,鱼腥草,田间地头,到处都是。
这些能吃的野菜,周素英每天都能挖回来一小筐,这几乎成了她家的主食。
更可贵的是,这个小妮子还能想方设法弄回来一些肉食,青蛙,蛇,老鼠,被她剥皮剔骨,斩去头尾,和野菜一煮,能让三个小家伙吃个肚子圆。
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要能把三个孩子带大,管他什么肉,吃了再说!
不过,得叮嘱一下周素英,无论什么东西,必须煮熟了才能给弟弟妹妹吃,可不能像上次那样,把弟弟妹妹吃出个好歹来!
把婆婆和三个孩子安顿到床上睡觉,刘玉梅坐在床边,开始纳鞋底。
三个孩子的鞋子,都需要她用手工做,这个工作量不小,白天要出工挣工分,她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赶工!
突然,院门口传来周云谱刻意压低的声音:
"玉梅嫂子!玉梅嫂子!"
刘玉梅来到院门口,打开门一看,见周云谱正往门槛缝里塞布袋。
见她出来,周云谱把口袋递给她,说道:“玉梅嫂子,这里有点糙米,你熬点粥,给孩子们喝!”
月光下,他左手缠着渗血的布条,裤脚沾满夜露和苍耳。
"这米..."
"山上打的野味换的。"周云谱不敢看她的眼睛。
其实,这是他在元坝子外面的那个黑市上蹲了两夜,才用那块心爱的手表,和粮食贩子换的!
能换两头牛的手表,居然才换到四十斤糙米。
看着粮贩子把那块珍贵的手表,放进他装着若干银元的木头盒子里,周云谱心都在滴血。
可转念一想,唉!亏就亏吧!灾荒年景,粮食比啥都金贵,能把孩子们养活,比什么都重要!
刘玉梅一眼就看穿了周云谱的谎言。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了,多好的一块手表,外国货呢!换了多少粮食?可不能全给了我们,还有玉琴和援朝呢,别让她们母子饿着!”
周云谱道:“换了不少呢,我怎么能让他们娘俩饿着呢?再说,我家去年分到的粮食多,现在还有余粮呢!”
刘玉梅感激地看了一眼周云谱,没有再说话,提着米,回去了。
周云谱说,他不会饿着玉琴和援朝,这话她信。以云谱的为人,宁愿自己挨饿,也不会让他的老婆孩子挨饿!
可是,他说他家里还有余粮,那就是鬼话了!
这两年,整个刘家沟村,怕是只有周云强家里还有点余粮吧?
周云强那家伙,干活偷奸耍滑,可工分却没少挣。他家里,夫妻二人,两个整劳动力挣工分,全家就两口人吃饭,粮食多得根本吃不完!
唉,家里已经断粮,地里的庄稼长势那么差,今年肯定也打不下多少粮食!
以自己家那点可怜的工分,又能分到多少呢?
即使有云谱的接济,怕是也很难把这一家老小养活啊!
刘玉梅把那袋糙米放在堂屋里的桌子上,坐在那里想着心事:
要不,给三个孩子找个后爸?
张二嫂给自己说了好几次了,陈长庚那个家伙,愿意上门来给三个孩子当后爸!
孩子不用改姓,继续姓周,算是老周家的人,还继续是云峰哥的子女!
陈长庚一个单身汉,家里还有点余粮,如果进了门,这样一个三十岁的壮年男人,肯定能挣一等工分,那么,自己家就有两个一等工分,分到的粮食,比现在几乎多一倍!
这样的话,孩子们就不用再挨饿,周云谱也不再为难!
因为云谱接济自己,他大哥大嫂周云德、李青碧可是和他闹了好几次了,要不是他父亲周苍松压着,他们家只怕是早就分家了。
如果分了家,玉琴带着孩子,挣不了多少工分,而且,看玉琴那个样子,肚子里似乎又有了,云谱一人挣工分,既要养老婆孩子,又要负担老人,还要来接济自己家,负担这么重,岂不把他压垮了吗?
周云谱的难处,刘玉梅太能理解了!
想到这是,刘玉梅忍不住走到床头坐下,又拿出枕头下的那封信。
这是周云峰参军后,给刘玉梅写的唯一一封家书。刘玉梅把它压在枕头下,没事就拿出来看看。
虽然她不识字,可想到这是丈夫亲手写的,她就忍不住想拿出来看看,似乎觉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看着这封信,她似乎就看到丈夫正在对自己喁喁细语,似乎一切的苦难,都是值得的。
看着这表面都微微有点发毛了的信封,刘玉梅不由又想到:
云峰哥这样聪明能干,这样英雄了得,他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牺牲了,自己却去找一个陈长庚这样的二流子、无赖汉来顶替他的位置,来帮他抚养子女,岂不是给他脸上抹黑吗?
素英这个小妮子,说起她爸爸来,满脸的骄傲和自豪。如今,让她喊陈长庚这样的二流子、无赖汉作爸爸,她乐意吗?
不行,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再嫁!
即使比陈长庚好十倍百倍的男人,自己也不能再嫁!
自己家还有一块自留地,自己勤快点,一早一晚,侍弄精细点,种出来的瓜瓜菜菜,能糊口。
满山遍野都长得有野菜,只要自己勤快点,加上素英这个小妮子,总能找来填肚子的东西。
再过一两年,素英大一点,可以下地挣工分,素兰和卫国也大一点了,可以下河捞鱼摸虾,也可以帮衬家里一点!
我就不信,只要手脚勤快,还真能饿死人?哪怕一家人吃糠咽菜,无论如何,也得帮云峰哥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
想明白这些,刘玉梅似乎又有了力气!
她走出卧室,提起那袋糙米,倒了一点在米缸里,剩下的提回卧室,藏到了柜子里。
有了这三十斤糙米,自己一家人又可以坚持一个月。
那时,新麦子又该收割了。
地里的庄稼尽管长势不好,但多多少少,总能收获一点。
自己家里,总能分个百把斤!
节约一点,说不定就能挺到收玉米!
何况,玉米之后,还有红薯!
唉!我们的刘玉梅同志,已经把冬天的粮食,都计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