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港片:开局拍电影,主角叶子楣》最新章节。
听到霍曜的承诺,杂志社的工作人员无不震惊,而更让他们兴奋的是,霍曜不仅承诺给杨度分红,还笑着表示表现好大家都有红包。
这种毫不在意金钱的态度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霍曜说道:“杨总编,我知道你为何害怕。
即使我手段强硬,也仅是为了能做正当生意,不受欺压,你或许不信,但我还是要告诉你,找你来就是为了做杂志。”
“事情就这么简单,你只需专注于杂志,其他无需担忧。”
“至于成人杂志,我知道你心理上有障碍,但你是否想过,《风月》可是全岛首本成人杂志。
在《东方日报》,你只是主编,上面还有总编。”
“若《风月》成功打响,风靡全岛,甚至扩展到整个东南亚,你的行业地位会如何?”
轰!
杨度被霍曜的话震撼得说不出话,身体微微颤抖,但不同于之前的恐惧或狂喜,这次是深深的震撼。
正如霍曜所说,若《风月》在他手中一炮而红,他将会获得怎样的地位?
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而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身份提升!
人活一世,赚钱不就是为了这份荣曜吗?
面子!
直到此时,杨度才仔细端详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这位大老板仅17岁,但他的眼界与格局远超杨度的想象。
年纪虽轻,已有枭雄气概。
杨度心中忽然浮现出另一个枭雄的名字——雷洛!
五亿探长, 黑白势力巅峰人物之一,秩序的缔造者!
“呼!”
杨度深深吸了一口气。
心态的调整让他重新找回了昔日作为《东方日报》主编时的从容,纵横捭阖,以一己之力对抗《明报》。
杨度恭敬问道:“老板,霍生这个称呼有些重,不如叫您曜少如何?”
霍曜察觉到杨度的变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毕竟找人容易,让人真心归附却难。
钱固然重要,但人心更重要,只要抓住人心,财富自会随之而来。
霍曜说:“不必如此客气,叫我阿曜就好。”
杨度笑了笑,调侃道:“我们怎敢直呼您的名讳,您可是我们的老板,从前该是称您‘曜少’才对。”
摄影华急忙附和:“没错,应该叫曜少。”
霍曜摆手道:“随你们便。”
杨度思索片刻,郑重承诺:“曜少,之前我以为您只是想快速获利便罢手,现在明白您是真把杂志当事业在做,还打算将《风月》打造成成人杂志的标杆。
我向您保证,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若无法让《风月》的净利润达到两千万,您所说的所有分红,我都不会拿分毫!”
师爷苏惊讶地瞪大眼睛:“什么?一年两千万?你之前明明说只保证一千万的,莫非是在戏耍我们?”
杨度淡然一笑,并未言语。
“住口!”
占米摇头示意,拍了下师爷苏的肩膀。
霍曜点头道:“好,这便是我们的君子协议,今后《风月》就交给你全权负责。”
杨度面露喜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对他而言,这已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倾注心血的事业。
霍曜道:“《风月》即将创刊,占米提到有些事情需要我来决定。”
“曜少,正是如此。”
杨度重新落座,说道:“全港报摊数量超过两万,分发事宜由协会负责,这方面无需曜少费心,我有不少人脉,早已妥善安排。”
“至于定价,则牵涉到回尾机制。
所谓回尾,即未售出时需按原价回购,以《大飞马经》为例,每本售价三元,无回尾的情况下,报摊老板进货价为二点二元;若设回尾,则进货价提升至二点五元。”
“回尾的好处显而易见,无论报摊老板进多少货,都不会有顾虑,能快速覆盖全港。
因为有了回尾保障,他们完全不用担心滞销。
反之,若无回尾,报摊老板也不敢多进货,尤其对创刊号,不少谨慎的老板甚至会选择零进货,毕竟谁也不知道是否畅销。
报摊属于小本经营,能月入数百已属难得,抗风险能力极弱。”
霍曜若有所思地点头,明白了杨度的意思。
无回尾意味着风险转嫁给报摊,利润较低;而有回尾则风险自担,但利润更高。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对成人杂志市场的潜力了然于胸,自然毫不担忧销量问题。
从现状看,若选择无回尾,虽风险最小,但收益也会相应减少。
更棘手的是,若首刊决定不设回尾,在后续热销时再调整为回尾,恐怕全港两万多名报摊老板会群起反对,这才是真正的隐患。
思索片刻后,霍曜坚定地说:“既然是创业,那就全力以赴,选择回尾模式。”
杨度附和道:“我也有相同看法。
此外,关于发行量,全港现有杂志一百二十一类,其中周刊七十种、半月刊十五种、月刊七种、十日刊二十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刊中已有十二种采用回尾制,半月刊……”
众人无不佩服杨度的专业素养,短短几分钟内便展现出行业顶尖水平。
全港杂志种类繁多,但杨度对它们了如指掌:类型、发行周期、销售情况以及各类中回尾数量,他都铭记于心。
侃侃而谈间,连苏师爷都惊讶得几乎掉眼珠。
听完杨度的话,苏师爷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太厉害了!”
杨度淡然一笑,显然对此毫不在意。
《风月》杂志的刊类和定价由杨度提出建议,最终确定为周刊,每周五出版。
定价方面,杨度提到目前全港百二十一类杂志中,最高定价不过八块五。
他询问霍曜:“《风月》的定价是多少?”
霍曜回忆起前世某杂志的定价,模糊记得最初是五块或六块,后来一路涨至十块仍供不应求,于是决定:“单本定价十块,报摊价九块五。”
什么?!
杨度震惊得瞪大双眼,几乎喘不过气来。
其他工作人员也难以置信,这定价打破了本地杂志的历史纪录,单本定价更是首次超过十。
“曜少,十块是不是太高了?我觉得七块更合适。”
杨度试探性地提议。
霍曜并未回应,只是坚定地说:“就十块。”
杨度无奈点头:“好吧。”
接下来讨论首刊印量,杨度建议保守些,印五万册,不够再补。
霍曜却摇头:“全港两万多报摊,五万册根本分不开,一个报摊只能分两本。
直接印十万册,即便热销也不加印,让他们尝尝抢不到的滋味。”
“买不到就只能等下一期,懂吗?”
杨度张口欲言,但很快意识到霍曜的性格——果断坚决,不愿妥协。
他苦笑自嘲:“曜少,按你的策略,我的分红怕是要泡汤了。”
霍曜大笑:“那就等着瞧吧!”
“杂志什么时候能上市?”
杨度立刻答道:“我今天就和发行协会确定所有细节,印刷厂已开始生产,加班加点赶工,两天内完成剩余五万册的印刷。
两天后,也就是周五,销量我不敢保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周五我们的杂志一定会遍布全港两万多个报摊。”
“这样就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霍曜站起身离开。
……
离开办公室后,霍曜打算返回玛丽亚高中,这边的事情步入正轨后,他也该考虑转学了。
师爷苏疑惑道:“曜、曜曜哥,我不太明白,区区一个总编,为何你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每月给两万就够让人惊讶了,竟然还提供分红?”
霍曜瞪了师爷苏一眼,说道:“占米,这个问题你来解释。”
占米踢了师爷苏一脚,同样带着嫌弃说道:“你之前不是也这么想吗?那个家伙说一年净利润最多一千万,现在呢?直接要至少两千万!”
“两千万,给他1%的分红也只有二十万,可他多赚了一千万,你说究竟谁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