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最新章节。
月台上,汽笛声再次拉响,催促着离人。
“上车吧,时间到了!”刘树义沉声说道。
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来了。
刘福来等人一步三回头地登上了开往西南的列车。
车窗打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探了出来,挥着手,喊着保重。泪水在寒风中洒落,话语被火车的轰鸣声撕扯得零碎,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却在这一刻显得无比清晰和滚烫。
刘青山站在月台上,用力地挥着手,直到那列绿皮火车缓缓加速,最终消失在铁轨的尽头。
凛冽的寒风吹过空旷的月台,带走了最后一丝离别的余温。刘青山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失落,仿佛一部分的自己,也随着那列火车远去了。
“走吧,我们也该上车了。”刘树茂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温和。
刘青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转过身,望向停在另一侧,即将驶向北方的列车。
那里,是他的未来,也是家族的未来。
他点了点头,对身旁同样有些失落和紧张的刘红苕、刘劲草说:“走,我们去燕京!”
……
两拨人马就此分道扬镳。
这个安排,是前一天晚上在招待所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定下的。
当时,刘树义和刘树茂的房间里,兄弟三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刘树义给大哥斟上一杯热茶,语气诚恳:“大哥,我和树茂都知道,你现在是弯河的主心骨,‘扎根弯河’是咱们定下的方略。我们绝不勉强你长住燕京。只是……”
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期盼,“我们兄弟失散近五十年,好不容易团聚,实在想和你跟大嫂多相处些时日。我和树茂职务在身,不可能长期离京,所以……只能厚着脸皮,请大哥大嫂屈尊,到燕京小住一段日子,让我们略尽地主之谊,也全了咱们兄弟团聚的心愿。”
刘树茂也赶紧附和:“是啊大哥,就当是去看看我们俩现在的生活环境,也让我们有机会好好孝敬您和嫂子一段时间。”
刘树德端着茶杯,沉默了片刻。
他理解两个弟弟的心情,何尝不想弥补这缺失的半个世纪?
弯河是他的根,但弟弟们也是他割舍不下的血肉至亲。他抬眼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老伴吴秀婷,吴秀婷温和地笑了笑,轻轻点头,意思是让他拿主意。
“好吧。”
刘树德终于开口,声音沉稳,“长住不行,弯河离不开人。但去住上一两个月,看看你们,也看看首都的变化,挺好。”
他答应了,不仅是为了弟弟,也是为了自己那份对兄弟亲情的渴望。
这时,在一旁静听的刘青山适时提出了建议:“二爷爷,三爷爷,爷爷奶奶去燕京,有您二位照顾,我们当然放心。不过,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乍到新环境,身边有更熟悉他们生活习惯的人陪着,可能会更适应些。”
“不如让二姐和三哥也跟着一起去?他们既能贴身照顾爷爷奶奶,也能借此机会去首都开阔眼界。等学校放寒假,我再和他们一起陪爷爷奶奶回弯河。”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刘树义抚掌笑道:“青山考虑得周到!红苕和劲草都是好孩子,有他们跟着,大哥大嫂肯定更自在。”
他深知,尽管是至亲,但大哥初到燕京,有自己的孙辈在身边,心理上确实会更踏实。
这是人之常情。
刘树德和吴秀婷也面露欣慰。
红苕泼辣细心,劲草踏实肯干,都是他们疼爱的孙辈,有这俩孩子在身边,这趟燕京之行确实会更顺心。
而对于刘青山而言,安排堂姐刘红苕和堂兄刘劲草随行赴京,远非一时兴起的亲情关照,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步妙棋,承载着他重塑家族命运的宏图远略。
静立月台,
目送南下列车渐行渐远,刘青山的内心却如眼前铁轨般向前延伸,无比清晰。
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前世记忆里两位至亲的身影。
刘红苕,那个在西北小县城凭借过人胆识和精明能干,硬是在男性主导的砂石建材领域闯出一片天的铿锵玫瑰。
刘劲草,则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敏锐捕捉商机,白手起家,最终成为一方商业翘楚的弄潮儿。
他们骨子里那份不甘平庸、敢想敢闯的劲头,如同被黄沙暂时掩盖的璞玉,光华内敛,却终难自弃。
然而,
前世的他们,如同大多数困于地域的英才,其成就的穹顶始终被西北小县城的视野所局限。
他们奋斗的舞台,终究是小池塘里的大鱼,虽也激起波澜,却未能见识真正的大海汹涌。
八十年代初的燕京,则截然不同。
这里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更是思想解放的前沿阵地,是信息交汇的枢纽,是新生事物破土而出的沃土。
空气中弥漫着变革的气息,街头巷尾谈论的是国策方针,是未来蓝图。
这种无处不在的“场域”力量,对心灵的冲击、对眼界的开拓、对格局的重塑,是偏居一隅的弯河永远无法给予的。
刘青山深知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内在的禀赋,更需要外部环境的激发与滋养。
他迫切地需要这些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们,能够尽快挣脱地域的束缚,站到更高的平台上,呼吸更自由的空气,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唯有如此,
他们体内沉睡的潜能才能被彻底激活,他们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才能超越前世的局限。
他需要的,不是独木成林,而是一片能够支撑起家族未来的茂密森林。
他需要堂姐的果决干练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中坚,需要堂兄的商业头脑在更广阔的市场中驰骋。
他们,将是他在家乡推行变革、实践“弯河模式”最可信赖、最能理解他战略意图的左膀右臂。
因此,
这次燕京之行,看似是一次寻常的探亲之旅,实则是刘青山精心布下的一着培养骨干、积蓄力量的先手棋。
这既是基于血脉亲情的温暖扶持,更是立足于家族长远发展的冷峻布局。
他要在时代变革的潮头,为刘家锻造出一批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栋梁之材,共同将弯河那片深厚的黄土地,建设成实现家族复兴与繁荣的坚实堡垒。
说白了,这是他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