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脚女人奋斗记

第49章 再忙也不忘锻炼身体(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国小脚女人奋斗记》最新章节。

“我女儿上的是洋学堂,她们同学私下来往,都不穿袄裙的,家里的裁缝不会做新式衣服,我本想来平顺街的刘记裁缝铺瞧瞧,但他家关门了,应该是回乡过年了。”

宁惠敏用羡慕的口吻道:“您可真是位好母亲!”

“洋学堂的学生平时最喜欢的不是旗袍,是洋裙,你想给女儿做哪个季节的?我可以给她设计几身合适的洋裙。”

郑李氏:“呦!你们连洋裙都会做?”

宁惠敏点头:“会做,但就是比较贵。”

郑李氏:“钱不是问题,只要我女儿喜欢就好。”

“这年前可能是没时间了,年后你们什么时候开门?我带她过来量下尺寸!”

宁惠敏:“大年初六开门。”

郑李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可能是不好意思问了太多问题,郑李氏花四块大洋,买了匹丝绸,才在丫头的搀扶下走了。

“四小姐,你真会做洋裙啊?”张妈迟疑的问道。

要知道,从四小姐出生,张妈就在她身边,从来不知道她还会做洋裙。

宁惠敏瞎编乱造:“没穿过洋裙,还没见过洋裙啊?你忘了?我早就跟你说,想做两身洋裙穿,是你说太太肯定不允许,我才歇了心思的。”

“正好这是个机会,我准备先给自己做身洋裙试试手。”

张妈吃惊的张大嘴,“看到了就能做?”

宁惠敏:“大差不差吧!把上下袄裙连在一起,做一条连衣裙,不就是洋裙了吗?”

“哎!我听说城中的繁兴街是栾城最繁华的地方,你猜那里会不会有卖洋裙的地方?过了年,我去那里找找。”

下工前,宁惠敏在门口贴了张告示,上面写明:祥隆布庄腊月二十九到大年初六休息。

从后门回到宁府,宁惠敏回欣月馆放下东西,换了身衣服,才拿起给宁惠莹做的衣服,去了漪澜院。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宁惠莹的院子,别说,有亲妈和没亲妈的庶女,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么冷的天,她刚进院子,就有丫头发现了,直接把她引到了待客的堂屋,上了茶水。

而她住的欣月馆呢?都是别人走到她面前,她才知道有人来了。

不一会儿,宁惠莹被小丫头扶着走了进来。

“是不是我的旗袍做好了?快拿给我看看!”

宁惠莹雀跃道。

宁惠敏打开布口袋,拿出旗袍,在她面前抖开。

“喏!喜不喜欢?”

宁惠莹小脸立刻染上笑意,“呀!真好看!这袖口和二太太那件不一样啊。”

宁惠敏:“我把袖口这儿给你做了些改变,这样显得更活泼些。”

宁惠莹不住点头,“嗯嗯嗯,我觉得这样更好看,我去试试,你先坐会儿。”

说完,吩咐一侧的丫头,“香秀,你给四姐姐上点茶点。”

香秀俯身行了一礼,“是。”

等宁惠莹穿着出来,忍不住在宁惠敏面前转圈圈,“四姐姐,快看看,好不好看!”

宁惠敏心下感慨,衣服对女孩的杀伤力好大啊,之前很少能听到宁惠莹这么甜甜的叫四姐姐,要不是哎!要不是宁惠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民国异梦
民国异梦
关于民国异梦: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小菊,她的人生在她三十岁那年拐了一个弯,这个弯拐得有点大,竟然把她拐到了民国一九四十年,而且还是河南,家里穷得叮当响,极品亲戚一大堆,让她更头痛的是,再过二年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南大旱灾,这可让小菊很有压力。还好,上天没有抛弃她,让她找到一个小空间,附带一个小宝碗,看小菊如何在这个多事的年代,带着家人,活出一份从容来。
春姐
表姑娘娇软好孕,疯批权臣强豪夺
表姑娘娇软好孕,疯批权臣强豪夺
江安宁近日总会坠入怪梦。梦中,那个陌生男人将她压在身下。她安慰自己只是一场梦而已,可与竹马大婚之日,梦中人竟成了现实。喜堂里,她认出了主座上那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她拼命逃避,以为成功藏好了自己。可洞房里,就在她满目欢喜迎接夫君时,竹马不见踪迹...
肥肥鲨手
映棠欢
映棠欢
朱棠烬山河寒锋映昭华暮春秋雨打落棠花那日,沈折棠提着浸透的宫裙撞入一人怀中玄色蟒袍沾着塞外尘沙,玉带钩悬着的半枚虎符硌疼她掌心,那是镇北将军秦玄烨回朝赴宴第一日,燕角铜铃晃碎天光时,暗处谢云昭的鎏金护甲已插入朱漆廊柱。三更响,大公主的血漫过...
微枝.
拒撩:假千金她娇养惯了
拒撩:假千金她娇养惯了
裴羽谣穿越到将军府独女、临海郡主身上,却惊奇地发现:自己那从没见过的母亲,好像偷偷把便宜爹给绿了。无妨无妨,反正人死如灯灭,何况这灯都已经灭了快三年了!那就替他把真正的骨血找回来,然后溜之大吉~可是,总有人想...
作家sVFsbn
我家老婆是重生者
我家老婆是重生者
男版:很多年以后,有记者采访苏云,问:“苏先生,前段时间科学杂志评价您是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巨人,请问您对于此有什么想说的吗?”苏云笑道:“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妹妹;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婆,陈曦女士,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从这头可以看到那头,有了她,我的世界才有了光、有了色彩……”————女版:我小心翼翼靠近,最担心我汹涌的爱意会吓到你。————作者:遇见一个人,然
何不谓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