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胎穿1937

第196章 范文莉挖坑(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之胎穿1937》最新章节。

“嗯,明天再看。石头,明天借我练练?我还没骑过自行车了。”范文平点点头,转而问向郑岩。

“大哥,这辆自行车是我买来送给您的结婚礼物。您想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练,不用借。”看着范文平这样,郑岩笑着说道。

范文平闻言,惊喜的看向郑岩:“石头,你说,这是送给我的?”

见郑岩点头。范文平又看向自行车,左右摸了摸自行车。

“石头,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范文平既欣喜,又觉得这份礼物太贵重,自己不能收,脸上满是纠结。

郑岩走上前,拍了拍范文平的肩膀,认真道:“大哥,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您一直以来都很照顾我,我就想借这礼物表达我的心意。而且您以后要去火车站上班,今年还要结婚。有了自行车,您不管是去上班,还是去十里堡,都要方便很多。所以,这份礼物您得收下。”

何雨柱也在一旁帮腔:“师兄,你就别推辞了,这是石头一份心意。师兄,您想想,如果您骑自行车去接亲,那得多有面子。对不对?”

范文平犹豫了一下,最终眼眶微红,用力点点头:“行,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石头,以后有事儿,你尽管和我说!”

随后,郑岩和何雨柱去烧热水。

范文平看着自行车,心里满是开心。也暗暗决定,以后对郑岩和乔儿要更好一些。

范长青从正房走出来,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想着这几个孩子感情倒是愈发深厚了。

烧好热水后,大家依次洗漱,便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何雨柱早饭都没吃,向范文平开口借自行车回南锣鼓巷。

范文平听见何雨柱想骑自行车回南锣鼓巷,心里微微有些不舍,但还是点头同意了。范文平不想因为一次借车,就让师兄弟之间有隔阂。

见范文平答应了,何雨柱招呼着范文安一起去南锣鼓巷。

吃完早饭。范文莉看向范长青和李桂芬,说:“爸,妈。我想继续读书。”

范长青闻言,看着范文莉,说:“小莉,你说真的?那你就继续读,老爸支持你。”

李桂芬则是问道:“小莉。你以前不是说,你没把握考上大学,去读高中还不如去军管会上班吗?现在怎么突然又想读书呢?你现在有把握考上大学呢?”

范文莉摇摇头:“没把握考上大学。昨天石主任找我谈话了,他说军管会可能会有变动,以后会建立别的部门取代军管会。石主任希望我能再去读书,提升自己,以后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做贡献。”

“既然这样,那你就继续读书吧。能考上大学最好,考不上大学,有个高中学历也容易找份你喜欢的工作。”李桂芬点点头,也支持范文莉继续读书。

范文莉说完自己的事,就看向范文平和郑岩,说:“大哥,石头。你们也可以去读夜校,读夜校不妨碍你们上班。夜校可以教初中课程,也会发放初中毕业证的。我听石主任的意思,以后会越来越重视学历。

工厂的工人手艺再好,本事再厉害,没有学历,就只能做一辈子的工人。可如果有了初中学历,就有机会当一个班组长。在自己擅长的专业工种中,甚至可能成为工段长。”

范长青听范文莉这么说,联想到昨天邵经理说的后厨主管的事。也许现在有自己和曾念安、孙英红他们在,郑岩、何雨柱他们没机会成为主管。可是等自己这几个人退休了,郑岩、何雨柱他们就有机会升上去了。

范长青看着范文平、郑岩说:“平子,石头。小莉说的对。为以后着想,你们也得去读夜校。不管怎么说,有学历总比没学历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