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第20章 拓跋焘——从"北魏小狼崽"到"统一北方的战争机器"!(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战后,北魏边境的老妪们教着孩童们唱起了一首民谣:“太武帝,真神武,柔然见了直喊爹!”这首民谣在草原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说。

然而,即使是再锋利无比的宝剑,也会有卷刃的那一天。在盱眙城下,宋军守将臧质的一封书信,让北魏皇帝拓跋焘气得青筋暴起,怒不可遏。

那封信中的言辞犀利无比,臧质写道:“你带来的那些士兵,不过是我磨刀的肉块而已!”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对拓跋焘的一种巨大侮辱和挑衅。

拓跋焘愤怒地将手中的竹简狠狠地摔在地上,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竹简瞬间断裂成数截,而那些破碎的竹片则如雨点般四处飞溅。其中有一些碎片恰好溅落到了随军画师的颜料盘中,猩红的朱砂与墨汁混合在一起,仿佛是未干的血迹一般,令人触目惊心。

连续十七天的强攻,北魏军队在盱眙城的城墙上留下了累累尸骸,而宋军却依然坚守不屈。当寒风吹来,带来了宋军城头飘来的阵阵酒香时,拓跋焘站在城下,望着城楼上挑衅的臧质,心中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拓跋焘最终还是强压下了心头的愤恨,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了几个字:“朕这是……这是战略转移!”

撤军的那个夜晚,拓跋焘独自一人站在淮河岸边,默默地凝视着滔滔江水。那江水奔腾不息,仿佛在无情地吞噬着那些战死士兵的尸体。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挫败所带来的苦涩滋味。

三、朝堂上的"霸道总裁"与"暴躁老哥"

平城宫殿的烛光常常亮到深夜,仿佛永远不会熄灭一般。拓跋焘坐在御案前,周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奏章,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孤寂和疲惫。

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长时间阅读奏章带来的疲劳。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高声喊道:“来人啊!”

值夜的太监闻声快步走进殿内,躬身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拓跋焘头也不抬地说道:“去把张大人叫来,朕要看看他昨夜加班写的奏章!”

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张大人便匆匆赶来,战战兢兢地站在拓跋焘面前。

拓跋焘接过奏章,仔细阅读起来。然而,还没看几行,他的脸色就变得阴沉起来。

“这就是你昨夜加班写的奏章?”拓跋焘猛地将奏章扔在地上,怒视着张大人,“如此敷衍了事,你是把朕当傻子吗?”

张大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地求饶。

就在这时,尚书令刘洁前来禀报军情。他一进门,就感觉到了殿内紧张的气氛,心中不禁一紧。

刘洁硬着头皮上前,将军情奏报呈给拓跋焘。拓跋焘接过奏报,看了几眼,脸色愈发难看。

“延误军情,你该当何罪?”拓跋焘的声音冰冷至极,让人不寒而栗。

刘洁惊恐万分,还来不及解释,只见拓跋焘抓起案上的砚台,狠狠地朝他扔去。

砚台擦着刘洁的耳畔飞过,“砰”的一声砸在立柱上,顿时砸出一个深坑。

拓跋焘的怒吼声震得整个宫殿都在颤抖,连梁上的燕巢也被震得簌簌掉落。

“养你们这帮废物有什么用?”拓跋焘怒不可遏,“都给朕滚出去!”

大臣们如蒙大赦,纷纷仓皇逃出宫殿。从此,大臣们上朝时都变得小心翼翼,总要在袖中藏一封遗书,生怕哪句话就触怒了这位阴晴不定的帝王。

然而,在拓跋焘那铁血统治的严密缝隙之间,偶尔也会透出那么一丝不同寻常的光芒……宛如温柔的星火,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北凉公主沮渠氏入宫的那一天,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怎么也止不住。她手中那块原本洁白的帕子,早已被泪水浸湿,仿佛永远都无法干涸。

拓跋焘见状,心中不禁一动。他毫不犹豫地摘下头上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冠,然后像个孩子一样,扮出各种滑稽可笑的鬼脸,试图逗沮渠氏开心。

“别哭啦,再哭朕的脸都要抽筋啦!”拓跋焘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宠溺,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沮渠氏那张梨花带雨的脸上。

为了让沮渠氏忘却思乡之苦,拓跋焘还特意派人快马加鞭,从遥远的河西走廊运来新鲜的葡萄干。不仅如此,他甚至亲自下厨,为沮渠氏煮了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沮渠氏终于被拓跋焘的举动所感动,露出那如春花绽放般的笑容时,拓跋焘望着铜镜里自己那笨拙系歪的茶巾,突然间,一股温暖的回忆涌上心头。

他仿佛看到了童年时母亲那温柔的手,正轻轻地为他系好茶巾,然后微笑着递给他一杯香浓的奶茶。

然而,这温馨的一幕却被其他嫔妃看在眼里。淑妃冯氏站在一旁,将手中的银簪狠狠地插进妆奁里,眼中的嫉妒之火几乎要喷涌而出。

“陛下偏心!”冯氏咬牙切齿地说道,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怨恨和不甘。

就这样,一颗嫉妒的种子,在后宫这片充满尔虞我诈的土地上,悄然埋下,等待着生根发芽的那一天。

晚年的拓跋焘,就如同被阴霾笼罩的天空一般,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和活力。他的心境变得愈发阴郁,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作对。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便是崔浩主持编纂的《国记》。这部史书被刻在石碑上,公之于众,其中关于北魏早期的一些记载,如实地揭露了鲜卑贵族们不愿提及的过去。这些文字,如同利箭一般,刺痛了他们的神经,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屈辱。

当大臣们纷纷向拓跋焘举报崔浩“暴扬国恶”时,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疯狂的火光。他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他对权力和尊严的渴望变得越发强烈。

于是,拓跋焘下令将崔浩处以极刑。处斩的那一天,七十岁的崔浩被绑在木驴上游街示众。他的白发在风中凌乱,沾满了泥浆,显得狼狈不堪。而拓跋焘则站在城楼之上,冷漠地看着这一切。

然而,就在崔浩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拓跋焘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想起了曾经与崔浩彻夜探讨兵法的那些夜晚,想起了崔浩为国家所做出的种种贡献。

可是,这丝转瞬即逝的温情,很快就被猜忌的毒雾所吞噬。拓跋焘的心中,只剩下了对权力的执着和对崔浩的愤恨。最终,崔浩在乱刀之下,结束了他辉煌而又悲惨的一生。

四、死得比剧情还离谱的"魔幻结局"

太平真君十一年,冬夜,寒风凛冽,平城皇宫内的铜漏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滴答作响。

此时,宫殿内灯火通明,拓跋焘坐在龙椅上,醉眼朦胧地扫视着群臣。他的脸颊因饮酒而微微泛红,眼神迷离,嘴角却挂着一抹肆意的笑容。

"再来酒!"拓跋焘突然大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兴奋和放纵。

群臣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但看到皇帝如此兴致勃勃,他们也不敢怠慢,纷纷举杯应和。

然而,就在这时,拓跋焘突然拍案而起,大声吼道:"朕饿了!快让厨子给朕做点烤肉来!"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内炸响。

殿外,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一片漆黑。御膳房的油灯在寒风中摇曳,明明灭灭,仿佛随时都会被吹灭。

宗爱,这个曾经被皇帝当众鞭打的宦官,此刻正站在御膳房的角落里,手中捧着一个食盒。他的手微微发抖,似乎有些紧张。

在他的袖中,藏着一把磨了三天的匕首,那是他为了这一刻而准备的。

当刀刃刺入拓跋焘胸膛的刹那,皇帝嘴里还含着半块烤肉。他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扭曲的面孔,想起三个月前因为膳食不合口味,曾打断宗爱两根肋骨。温热的血浸透了明黄龙袍,烛火在血渍上投下诡异的光晕。消息传出后,平城街头的老卒们围着火炉议论:"太武帝打了一辈子仗,最后栽在菜刀上,真是现世报啊!"

然而这场荒诞谋杀背后,是北魏朝堂汹涌的暗流。太子拓跋晃之死本就迷雾重重,而宗爱不过是被推向前台的棋子。当拓跋焘的尸体冰冷地躺在龙床上,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五胡十六国的乱世,在这场离奇死亡后,迎来了更加诡谲莫测的终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留下拓跋焘的传奇,在血色与荒诞中,永远定格成了乱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