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将军冯异

第67章 反其道而行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树将军冯异》最新章节。

刘秀决定:

与更始皇帝刘玄决裂,开启夺取天下之路。

当时,尽管河北初定,可是仍有大部分城池没有汉军驻守。 特别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流民遍野,易子而食,乱匪四起。

现在的河北军阀,铜马军一家独大。

铜马军主要,由九支势力较为强大的,农民军组成。

分别是:东山贼帅荒秃、上淮况;大肜渠贼帅樊重;尤来渠贼帅樊崇;五校贼帅高扈;檀乡贼帅董次仲;五楼贼帅张文;富平贼帅徐少;获索贼帅古师郎等。

这里的贼帅是《后汉书》里的记载,也是原话。

这是正史,就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把农民起义军称之为”贼”,贼帅,就是贼人的元帅,统领之意。

九支农民军,九位统帅,相对独立,却相互支持。

看似混乱,不堪一击的流民而已。

刘秀看完铜马军的情况汇报,很高兴,完全没有把这一支杂牌队伍放在眼里。

“主公,铜马军虽然表面看起来散乱,但是战斗力却不容小觑。”

冯异和刘秀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嗨!算命先生王郎,假天子之名,拥有百万军队都被我们消灭了,铜马军又算得了什么?”

刘秀很不以为然。

冯异不语。

但是,现在的刘秀有骄傲的资本:

河北三王事情了结之后,河北境内,他就是天经地义的老大,兵强马壮,将帅如云。

在刘秀看来,区区铜马军,一支农民武装不足为虑。因此,刘秀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明公,对付铜马军邓禹一人足可。”

冯异在平定三王之后,战功显赫,其光环早已经覆盖了白袍小将邓禹。

“老同学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

刘秀明白邓禹的心思。

“那还用明说吗?明公,我来河北就是为您效力的,眼下,三王既灭,就把对付铜马军的重任交给我吧。”

有人为自己出力流汗,是好事儿。

刘秀当然很高兴。

而且,自从邓禹来到河北之后,一直战绩平平,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

邓禹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刘秀也需要借此,塑造邓禹的,伟岸形象。

既然两人不谋而合,

刘秀就力排众议,拜邓禹为大将军,带领十万精兵,前去剿灭铜马军。

邓禹踌躇满志,率领部队直逼铜马军势力最强大的,东山上淮况部。

俗话说,柿子要捡软的捏。

可是,邓禹偏要依仗着自己高强的武功,出色的作战能力,非要反其道而行之。

东山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由于铜马军是农民组成的,既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兼顾军事活动,所以据点遍布城乡,全民皆兵是其最大的特点。

大小村庄都是据点。

战时是士兵,平时是农民。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大,是不可能的。

然而,邓禹不这样想。

他的军队无视一切敌人,浩浩荡荡地向前开进,既不侦探敌情,也不遮遮掩掩,搞个阴谋诡计什么的。

夕阳如血,将三万汉军的旌旗染成暗红。

邓禹身披银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东山,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身后,三万精兵列阵整齐,刀枪如林,盔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进入东山铜马军的地盘后,一直都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偶有几个、几十个农民模样的人,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走了,没有一个人敢走上前来,问询,或者阻挠。

邓禹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