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最新章节。
“这个‘城市更新与运营服务公司’,我们投了!而且要重点投!大力投!”
“您这边尽快让城投集团拿出一个详细可行的方案!规划范围、合作模式、投资规模、收益分配、风险分担……所有的细节,我们都支持!”
“我们集团的资金、技术、管理团队,随时待命!”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要快!要做出标杆!要打响第一炮!”
李沧海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大企业家的魄力。
“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仪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放松的笑容。
“有李总您这句话,我们就更有信心了!”
“城投集团那边会尽快拿出成熟的方案,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后,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他举起酒杯。
“为我们双方全新的合作模式,也为明州城市品质提升和民生福祉改善,干杯!”
“干杯!”
所有人都站起身,杯盏相碰,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这顿饭的后半程,完全变成了热烈的工作讨论会。
李沧海带来的几位副总也彻底放开了,纷纷提出具体的想法和建议。
他们被郑仪描绘的蓝图深深吸引,更看到了这个项目对于集团转型的里程碑意义。
宾主尽欢,直到夜色深沉。
送走李沧海一行,郑仪站在市委大楼门口,夜风带着凉意吹拂在脸上,让他因为酒精和兴奋而有些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
城市怎么发展,民生如何改善,这是他自上任以来就一直在心头萦绕、反复思考的问题。
也是他为什么力排众议,坚持要将城投集团牢牢抓在手里,不让张林过多干涉的根本原因。
张林看到的,是城投集团作为融资平台、作为土地整理工具、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传统功能。
他想的,还是如何通过城投去撬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去搞更大规模的土地收储和开发,去上马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却能快速拉动GDP的大项目。
这种思路,放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或许还行得通。
但放在今天,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今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个依靠土地财政和投资拉动就能高歌猛进的时代了。
宏观杠杆率高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显,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老百姓也不再满足于高楼大厦和宽阔马路,他们更关心脚下的路平不平,家门口的灯亮不亮,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方不方便,生活的环境安不安全、舒不舒适。
这是一个需求更加多元、更加精细、也更加挑剔的时代。
需要有新的眼光,新的魄力,去开启新的发展模式。
不能在所谓的“伟大时代的末期”怨天尤人,唱衰抱怨。
而是要有魄力、有智慧,去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这个新时代的开端,或许没有过去那么轰轰烈烈,没有那么多的“宏伟叙事”,但它更贴近大地,更贴近人心。
它需要的是沉下心来,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地去修补城市的短板,去疏通民生的堵点,去提升生活的品质。
这同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甚至,是更伟大、更艰难的事业。
因为它需要摒弃浮躁,拒绝短视,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战略定力。
而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
那就是对于资本本性的清醒认识。
这些年,他看得太多了。
所谓的资本,往往最擅长的,就是虚构一个宏大而虚幻的未来。
用天花乱坠的概念,用令人咋舌的数字,用那些看似前沿、实则空洞的“蓝图”,去催动贪婪和欲望。
他们告诉你,要建亚洲最大的什么中心,要打造世界级的什么集群,要创造多少万个就业岗位,要带来多少亿的税收……
听起来很美,是不是?
但然后呢?
资本挟持着这些“蓝图”,开始向政府索要最优惠的政策,最低价的地块,最大额的补贴,最宽松的监管。
他们会许诺,会画饼,会用尽一切手段,将公共资源、将政策红利,尽可能多地装入自己的口袋。
至于那个被描绘得无比美好的“未来”?
等资本赚得盆满钵满,或者发现无利可图时,那个“未来”往往就只剩下烂尾的工地、闲置的厂房、和一堆需要政府和社会来收拾的烂摊子。
而真正的发展呢?
或许有。
但往往是打了折扣的,是被阉割过的。
是资本在攫取了最大利益之后,施舍般留下的一点残羹冷炙,是最低价的安慰。
广大的社会公众,很难真正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发展的成果,最终流向了少数人的口袋。
这是一种扭曲的发展,是一种被资本异化的发展。
郑仪绝不允许明州再走这样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