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科普

第121章 先发制人(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成语故事科普》最新章节。

在那个风起云涌、诸侯纷争的春秋时代,各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齐国,这个在当时颇具实力的大国,在齐桓公的英明领导下,正一步步迈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齐桓公深知国家要强大,必须有贤能之士辅佐。于是,他慧眼识珠,任用管仲为相。管仲果然不负所望,他积极推行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发展经济,鼓励商业贸易,使得齐国的国力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齐国的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壮大。齐桓公注重军队的训练和装备的更新,培养出了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在管仲的精心谋划下,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齐国的崛起却引来了其他诸侯国的嫉妒和不安。尤其是宋国,其国君宋桓公对齐国的发展一直心怀不满。他眼见齐国日益强大,担心自己的国家会受到齐国的威胁,于是决定联合周边的几个小国,共同对齐国发起攻击,企图遏制齐国的崛起。

齐桓公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有的主张采取防御策略,加固城防,等待敌军前来进攻;有的则主张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这场危机。

管仲却认为,这两种方案都并非上策。他分析道:“宋国联合其他国家,显然是蓄谋已久,其侵略的意图十分明显。如果我们采取防御策略,敌人来势汹汹,我们只能被动挨打,城池恐怕难以守住。而外交交涉虽然可行,但宋桓公野心勃勃,只怕难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齐桓公听后,深感有理,便问道:“那依仲父之见,我们该怎么办呢?”

管仲胸有成竹地说:“主公,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以先发制人之策,主动出击,打乱敌人的部署,挫败他们的锐气。只要我们先一步行动,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而一举击败敌军。”

齐桓公沉吟片刻,最终决定采纳管仲的建议。他命管仲全权负责军事行动,并亲自挂帅,率领大军向宋国进发。

齐军行动迅速,在宋国尚未完全做好准备之时,便已经兵临城下。宋桓公万万没想到齐军会来得如此之快,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齐桓公趁机派遣使者向宋桓公传达了自己的意图:“宋侯,齐国与宋国本应和睦相处,共同维护中原的和平与稳定。然而,你却听信谗言,联合各国攻打齐国,这是何道理?如今齐军已经抵达城下,若宋侯此刻悔过,撤回军队,并且承诺与齐国永结盟好,齐侯愿意既往不咎。”

宋桓公面对齐军的强大压力,在城中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的大臣主张继续抵抗,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此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抵抗只会导致城池被攻破,生灵涂炭。

无奈之下,宋桓公只得无奈地接受了齐桓公提出的条件,下令撤回联合各国的军队,并与齐国签订了盟约。

就这样,齐国凭借先发制人的策略,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不仅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此后,“先发制人” 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意思是在对手还未做好充分准备时,主动采取行动,先于对方发动进攻,以此来夺取优势和主动权,常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等竞争激烈的领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