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错嫁帝王陛下的白月光竟是市井妻》最新章节。
“传朕旨意,”萧元宸转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只是眼底深处那抹亮光依旧灼人,“即刻宣召丞相尹春德,九王爷萧正南,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萧元城,来御书房觐见。立刻,马上!”。
“是,奴才遵旨!”李德全不敢有丝毫怠慢,应声后迅速倒退着出去,脚步匆匆,消失在门外的阴影里。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角落里紫铜兽首香炉吐出的袅袅青烟,带着安神的
檀香气息,却丝毫无法平复萧元宸内心的波涛。
他走到御案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玉质镇纸,目光落在摊开的北境地图上,指尖在那小小的“朔方城”三个字上轻轻一点,力道却仿佛要将那坚韧的纸张戳穿。
不多时,殿外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沉稳、略显迟缓,还夹杂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急促。李德全引着三人鱼贯而入。
为首的正是当朝丞相尹春德。他年逾花甲,须发皆是霜白,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深紫色的朝服,上面绣着仙鹤补子,显得庄重肃穆。
老丞相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官场的历练,一双老眼看似浑浊,实则精光内蕴,此刻正带着几分探寻望向御座上的年轻帝王。
紧随其后的是九王爷萧正南。这位皇帝的亲叔叔,一身宝蓝色的王爷常服,腰间系着玉带,身形保养得极好,不见老态,反而透着一股养尊处优的雍容。
他脸上总是带着三分和煦的笑意,让人看不透深浅,此刻那笑容里也掺杂了几分对这深夜急召的好奇与揣测。
最后进来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萧元城。
此人不过三十出头,面容方正,线条刚毅,一身绯色官袍穿得笔挺,胸前的獬豸补子栩栩如生。他神情严肃,目光锐利如刀,不带丝毫温度,仿佛天生就是为了监察百官、辨识奸邪而生。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走到殿中,齐齐跪倒,声音洪亮,打破了御书房的宁静。
“三位爱卿(皇叔)平身,赐座。”
萧元宸抬了抬手,声音沉稳,听不出喜怒。他示意李德全搬来锦墩。
三人谢恩起身,依序落座。
尹春德坐在最前,萧正南次之,萧元城则稍微靠后一些。
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萧元宸身上,等待着他开口。御书房的气氛,因这深夜的召见而显得格外凝重。
萧元宸的目光缓缓扫过三人,掠过尹春德的沉稳,萧正南的从容,以及萧元城的不苟言笑。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三位都是我南楚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今夜漏夜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件关乎国本的要事,要与诸位商议,更要托付重任。”
此言一出,三人神色皆是一凛。尹春德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萧正南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萧元城更是腰背挺得笔直。
“北境北燕国近来动作频频,虽有边军镇守,但朕总觉心头不宁。”
萧元宸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边防稳固,则社稷安宁。朕反复思量,决定效仿太祖皇帝,亲往北境,巡视边防,犒劳三军将士,一来以振军心,二来也可震慑宵小,让那些蠢蠢欲动之辈,掂量掂量我南楚的决心!”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静得可怕,连窗外风雪敲打窗棂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老丞相尹春德。
他眉头紧锁,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起身离座,躬身道:
“陛下,北境乃苦寒之地,如今正值隆冬,风雪交加,路途艰险异常。况边关之地,鱼龙混杂,北燕族人蛮横狡诈,陛下乃万金之躯,身系天下苍生福祉,岂可轻易涉险?
巡边之事体大,可遣派得力宗室重臣或兵部大员代劳,陛下坐镇京师,遥控指挥,方为万全之策啊!”
他言辞恳切,脸上写满了忧虑。
九王爷萧正南也连忙起身附和,他脸上那惯有的慵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焦急:
“是啊,皇侄!您听皇叔一句劝,那北边儿,现在能冻掉人耳朵!冰天雪地的,您这细皮嫩肉……
咳,您这龙体万一受了寒,或者有个什么磕磕碰碰,那还了得?再说了,这京城里里外外多少事儿,您这一走,十天半月的,朝廷岂不乱了套?”
他说话时带着点京城贵胄的口音,语气急切,倒也显得真情实意。
萧元宸看着两位老臣担忧的模样,心中掠过一丝暖意,但决心未改。
他抬起手,做了一个下压的动作,制止了他们的话语:“朕意已决,不必再劝。”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两人,“正因边关艰险,朕才更应亲临!将士们能在冰天雪地为国戍守,朕又岂能安坐暖阁?至于朝政,”
他顿了顿,目光在三人脸上逐一停留,“朕离京期间,朝中不可一日无主。朕决定,由你们三人,组成临时内阁!”
“临时内阁?!”三人异口同声,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这在南楚历史上,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不错。”萧元宸颔首,语气斩钉截铁,“丞相总揽政务,负责朝廷日常运转,稳定百官;
九皇叔德高望重,身份贵重,替朕安抚宗室,稳定京畿人心,弹压不轨;萧元城!”
他突然提高了声调,目光如炬般射向萧元城。
萧元城猛地站直身体,仿佛一杆标枪,沉声道:“臣在!”
“你都察院,乃国之耳目,朕的利剑!”
萧元宸的声音带着凛冽的寒意,“朕不在京中,你务必给朕睁大眼睛,盯紧了朝野内外!
上至王公勋贵,下至州县小吏,但凡有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玩忽职守、贻误国事者,
一经查实,报与丞相,按照南楚律法处置!严惩不贷!”
萧元城眼中精光一闪,脸上露出一种近乎狂热的忠诚与兴奋,他猛地单膝跪地,铿锵有力地回答:“微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有臣在,必让魑魅魍魉无所遁形,朝堂清明!”
萧元宸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平身。然后,他再次看向尹春德和萧正南,语气稍缓,却带着更深沉的威严:
“当然,所有关乎国计民生之大策、三品以上官员任免、对外宣战媾和、重大军事调动等,必须由内阁拟定方案后,以八百里加急送至朕的行辕,待朕亲自朱笔批复后,方可施行!任何人,不得擅作主张,胆敢阳奉阴违,或试图蒙蔽朕躬者,一律以谋逆论处!听清楚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那“谋逆论处”四个字,如同冰锥般刺入人心,尹春德和萧正南心中一凛,再不敢有任何异议,连忙躬身:“臣(臣弟)遵旨,定当恪尽职守,不敢有负圣恩!”
“此次巡边,朕会轻车简从,隐秘行事。快则十天,慢则半月,必定返回。”
萧元宸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目光在他们脸上停留,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这段时日,就要辛苦二位了。尤其是……”
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敲打的意味,“九皇叔,丞相,你们都是看着朕长大的,是父皇留给朕的肱股之臣。
朕知道,你们或许觉得朕年轻,行事……急躁了些,所以这些年,你们更多的是求稳,不愿多生事端,甚至有些……”
他顿了顿,缓缓吐出两个字,“龟缩着。”
“龟缩”二字,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尹春德和萧正南的心上。
尹春德的老脸瞬间涨红,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没说出话来。
而萧正南,脸上那惯有的和煦笑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尴尬和羞恼,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
萧元宸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说道:“但时移世易,如今的南楚,看似歌舞升平,实则暗流涌动。南疆蛮族虎视眈眈,西境北狄时有犯边,朝中某些人也是心思活络。
朕此次北巡,名为稳定边关,实则也是要看看,这朝堂之上,谁是忠臣,谁是奸佞,谁
能在关键时刻,真正为朕分忧,为这江山社稷挑起重担!
朕需要你们拿出当年辅佐父皇开疆拓土、整顿吏治的锐气和担当,而不是一味地和稀泥,做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太平王爷、好好丞相!”
他的话语,像是一把火,点燃了两位老臣心中沉寂已久的某些东西。
尹春德深吸一口气,苍老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郑重之色,他再次躬身,声音嘶哑却坚定:“陛下金玉良言,老臣……汗颜无地!请陛下放心,老臣驽钝,但也知家国大义。
定当竭尽心力,辅佐内阁,稳定朝局,扫清障碍,恭候陛下……平安归来!”
萧正南也上前一步,脸上再无半分慵懒,眼中闪烁着属于皇室成员的骄傲与决断:“皇侄放心!有臣在,这京城的天,塌不下来!
谁敢趁你不在京城搞风搞雨,动摇我萧家江山,本王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这南楚,终究是我萧家的南楚!”
他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久违的霸气。
萧元宸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心中稍安。
看来,重压之下,方显本色。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好!有三位爱卿同心协力,为朕镇守京师,朕便可安心北上。记住,稳定!压倒一切!
朕要一个安稳的后方,让朕可以心无旁骛!朕此去,不仅是为了边防,更是为了让南楚的每一个子民,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这才是朕,身为帝王的责任!你们,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恭送陛下!”三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力量。
“时辰不早了,你们都退下吧,各自准备。明日拂晓,朕便启程。”
萧元宸挥了挥手,“对外,就依之朕所言,称朕龙体抱恙,偶感风寒,需静养数日,暂不理朝政。一切由临时内阁代为处置。时辰不早了,你们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三人再次行礼,然后依次倒退着离开了御书房。
沉重的殿门缓缓关上,将外面的寒意与喧嚣隔绝。
御书房内,只剩下萧元宸一人。他紧绷的肩膀终于垮了下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快步走到窗边,这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推开了窗户。
“呼——”一股夹杂着细碎雪花的凛冽寒风猛地灌了进来,吹得他衣袍鼓荡,烛火狂跳,几乎要熄灭。
刺骨的冰冷瞬间包裹了他,渗入骨髓,但他却仿佛毫无所觉,反而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冰冷的空气。
那冰冷的空气,非但没有浇灭他心中的火焰,反而让那因为即将见到日思夜想之人而狂跳的心脏,更加剧烈地搏动起来。
他的脸颊被风吹得有些发红,眼中却闪烁着近乎痴迷的光芒。
他望着茫茫的黑夜,雪花在眼前飘舞,远方的天际线依旧模糊不清。
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冰封的城池,看到了城中某个温暖的角落里,那个让他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身影。
“婉婉……”他伸出手,似乎想接住那飘落的雪花,口中无意识地呢喃出这个名字。
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无尽的思念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等着我……我来了。这一次,我绝不会再让你离开我。”
他知道,前路充满了未知。
北境的局势、潜藏的危险、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她是否还愿意接受他?
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她是否……还愿意跟他回来......?
想到这里,他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和不安。
但随即,这丝不安便被更加强大的决心所取代。
无论如何,他都要去!哪怕只是远远地看她一眼,确认她安好,他也心甘情愿!
天边,已经隐隐泛起了一丝亮光。那是黎明将至的信号。
御书房外的庭院里,传来了轻微而密集的金属碰撞声和整齐的脚步声。
那是三千鹰扬卫精锐,已经无声无息地集结完毕,只待帝王一声令下。
李德全如同鬼魅般再次出现在门口,声音压得更低:“陛下,时辰已到。鹰扬卫已在宫外整装待发,一切准备就绪。”
萧元宸最后望了一眼北方的夜空,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转过身。
他眼中的温柔与迷茫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决断与一往无前的气势。
他大步流星地走向偏殿,那里,早已为他准备好了一套便于骑行的深色劲装,而非显眼的龙袍。
换好衣服,束紧腰带,佩上长剑。再次走出偏殿时,他已不再是那个在御书房内忧心忡忡的年轻帝王,而是一位即将踏上征途的统帅。
他望着北方的天空,那里有他失而复得的希望,有他魂牵梦萦的人。
他的心,早已飞向了那个冰雪覆盖的边陲小城。
“出发!”婉婉……等着我。
他没有多余的话语,只吐出这两个字,简洁,却充满了力量。
早已穿戴整齐的李德全朝身旁的内侍小顺子摆了摆手,也跟上了皇上的车辇!
宫门在寂静的黎明中缓缓打开,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护卫着中间一辆外表看着并不起眼的马车,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拂晓前的最后一抹黑暗之中,朝着北方,绝尘而去。
京城尚在沉睡,无人知晓,他们的天子,已经踏上了一段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旅程。
而这场以“冬狩巡边”为名的千里奔赴,将会给南楚的未来,以及远在朔方城的婉婉的命运,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