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第340章 文化娱乐(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最新章节。

联邦三十年三月,虞国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之后,向整个虞国各部门各机构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调整劳动与休息制度的通知》。

即日起,全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周休息两日;国庆、万寿节(朱昭熙生日)放假七日,春节放假十日,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各放假一日。

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很多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算着得失,过去每天工作十小时,十天休息一天,现在每天少工作两小时,每周多休息一天,一年下来能多休息七十多天。

而工资方面并没有下降,反而听到消息,似乎还在计划着提升工资,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算是好事了,大家之前虽然没有抱怨过什么,但是虞国的所有人,都在计划性指令下,整天都忙忙碌碌,很少有机会休息,工资的确不错,但是除了吃喝之外,基本没机会消费。

这正是朱昭熙推动变革的核心逻辑。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她曾直言:“过去十年,我们靠紧绷的弦打赢了生存战,但弦不能一直绷着。群众需要时间喘气,更需要用健康的文化填充空闲,不然就会被糟粕趁虚而入。”

这份认知源于她对历史教训的警惕。原世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思想借助文化产品涌入,对社会共识造成的冲击,是她始终不敢轻视的前车之鉴。

如今的大明联邦,越国的话本、洪州的戏曲、宁国的小说虽因地理阻隔尚未大规模渗透,但随着航运技术发展,文化渗透只是时间问题。

“堵不如疏。”朱昭熙在常委会上强调,“虞国的文化根子在大明,但不能带着封建糟粕一起继承。历史课要讲清楚农民起义的根源,语文课不能出现‘君要臣死’这样的愚忠内容,这些是基础。现在要做的,是给群众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

行政委员会下设的文体部在一周内完成组建。部长由曾参与编撰《社会主义原理》的学者陈群修担任,从全国各地抽调文化艺术方面的优秀分子担任各级领导。

部门第一次会议上,朱昭熙亲自指示文体部的发展方针:“我们虞国的文娱体育活动,是给虞国所有人创造的,不仅仅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要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要有虞国社会主义特色。”

文体部的首个举措是启动“百工百曲”计划。号召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作歌曲,内容必须围绕“劳动场景”“集体生活”“阶级情谊”。为降低参与门槛,规定曲调可沿用民间小调,歌词只需通俗易懂。

海晏省的渔民很快交出答卷。他们用传统的《打渔号子》旋律,填上新词:“拉网要齐力哟,号子震天响;一网千斤鱼哟,集体分口粮;男女齐动手哟,谁也不偷懒……”这首歌在码头传唱时,连最沉默的老渔民都跟着哼。

沃垦省的农庄则流行起《悯农歌》。词作者是农庄的农技员王春生,他结合田间劳作场景写下:“日出东方亮哟,扛起锄头往田走;你耕我来播哟,汗珠摔八瓣;秋天粮满仓哟,集体笑开颜……”简单直白的歌词,配上朗朗上口的节奏,很快传遍全省。

与此同时,“工农故事会”大赛在各地铺开。文体部明确要求,故事主角必须是普通劳动者,情节要体现“互助精神”“集体智慧”“新旧对比”。

松风省的伐木队记录员张铁柱写的《两根钢钎》成了范本:讲的是两个工人因争工具闹矛盾,后来在一次山火中合力抢救集体木材,最终和解的故事。评委点评时说:“没有大道理,却把团结的重要性说透了。”

体育活动的推广更注重实用性。文体部没有照搬明国的马球、宁国的击剑,而是设计了“负重接力”“插秧比赛”“抬木头对抗”等贴合劳动场景的项目。

翠南省的纺织厂甚至发明了“接线竞速赛”,把车间里的接线动作变成竞技项目,既锻炼技能又增添乐趣。

这些活动的经费全部由财政拨款,参与者的误工费由集体承担,优胜者的奖励是“集体贡献积分”,可兑换布料、农具等实用物品。这种设计确保了底层劳动者能毫无负担地参与,短短一个月,报名人数就突破十万。

旅游管理厅的成立同样迅速。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编印《虞国游览手册》,详细标注各地的特色:松风省的原始森林适合夏季避暑,翠南省的梯田秋季最美,海晏省的港口能看巨轮。手册定价低廉,工厂和农庄还会给表现优秀的劳动者免费发放。

为方便出行,文体部与交通部协调,增开了“工农专列”。列车票价仅为普通车次的一半,车厢里还专门设置了“故事角”“音乐区”。

工资调整方案则由财政部牵头制定。根据行业不同,工资涨幅从一成到三成不等,其中体力劳动者、一线工人的涨幅最高。

调整后的第一个发薪日,海晏省码头的调度员赵大海拿着崭新的工资袋,第一次给妻子买了瓶雪花膏。“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对同事说,“现在不光有钱,还有时间陪她逛逛公园。”

这些变化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质疑:“搞这些会不会耽误生产?”文体部用数据回应:开展活动的工厂,出勤率反而提高了5%;参与比赛的农庄,秋收效率提升了8%。“劳逸结合,才有力气干大事。”朱昭熙在一次视察中说的这句话,成了最好的解释。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社会风气的转变。过去工人们下班后多是读书、研讨技术或者在家躺着,现在要么参加合唱团,要么排练故事会;农闲时的吹牛打屁,也多了山歌对唱、拔河比赛的调剂。

衡域省的派出所统计显示,两个月内的民事纠纷下降了30%,民警们开玩笑说:“文体部抢了我们一半活儿。”

在坤泽城的文体部办公室里,墙上贴满了各地报来的活动照片:渔民在船头唱歌,农民在田埂上比赛,工人在车间里讲故事……

这些自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从劳动里生长出来的。这些文化类似于诗经,在田间地头,虞国这个文化荒漠当中,诞生出了虞国社会主义下,最初的文化娱乐。

朱昭熙偶尔会翻看文体部的简报。她知道,属于虞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悄悄扎下了根。这根扎在工厂的机器旁,扎在农庄的田埂上,扎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比任何禁令都更能抵御外来糟粕的侵蚀。

联邦三十年的夏天,虞国的空气中除了机器轰鸣、稻花飘香,更多了歌声与笑声。这种变化,或许比钢铁产量的增长、粮食亩产的提高更有力量——它让社会主义不再只是文件里的名词,变成了能触摸、能感受、能参与的生活方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
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
苏映雪解约了,从聚光灯下的潜力小花,变成了为拯救患癌奶奶、扛起生活重担的“退圈打工人。刚离开剧组解约合同,她就接到医院病危通知。为了奶奶的救命钱,她从剧组食堂的盒饭师傅做起,凭着一手好厨艺,转身又在医院食堂开起了酱香饼档口。从此,剧组片场的收工时刻、医院家属楼的深夜食堂、KTV下午的小吃搭档、殡仪馆的深夜时间、写字楼的午休时段……都有她打工卖美食的身影。金黄酥脆的酱香饼、Q弹入味的福鼎肉片、软糯
等等安梨
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
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
【女主渣男双重生+男二上位+先婚后爱+渣男火葬场+双洁】【失语病娇三公子vs毒舌有仇必报元气小刺玫】月黑风高杀人夜。容昕被夫君分尸了,丢到乱葬岗。魂魄游荡,看到被逐出侯府的哑巴三公子付静言,正在帮自己收尸,用针线慢慢缝合,安葬在一处幽静的地方。容昕十五及笄嫁给侯府的二公子大理寺少卿玉面罗煞付子正。付子正为了对大嫂表忠心,三年没有碰她,容昕最终难逃一死,落得这样的下场。日复一日。五年后,魂魄看到付
花花世界喵
紫袍钗
紫袍钗
倒霉的赵尔忱被一辆重卡送到了大雍王朝,成为永安候府的世子爷但是,她是女儿身啊!在被充军到边关吃沙子和被流放到岭南吃荔枝之间,她瑟瑟发抖,能说自己两个都不想选吗?罢了,来都来了,撸起袖子就是干父亲去世后,赵尔忱成为新鲜出炉的永安候,撑起候府门楣,重拾祖上荣耀不能科举又如何?好风凭借力,送她上青云,扶摇直上九万里多年后官居高位,回看来时路,有憾却无悔
鹅都
闪婚七零,娇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闪婚七零,娇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身娇体软大小姐x反差感极强冷面大佬】【重生七零+甜宠+农场囤货空间+经商致富+打脸极品】林渺渺操劳半辈子,赚得亿万家产,却成了渣男和继子的踏脚石。渣男吸着她的血,和前妻纠缠不清。辛苦抚育长大的继子,更是白眼狼一个。被继姐推下二十三楼后,她重生了。回到了上辈子,她和渣男即将领证之前。这一次,继姐抢先一步将渣男搞到了手。而她转头,嫁给了冷面大佬去大东北。继姐跑她面前炫耀,说她男人将来会成为大富翁。
揪一口菜团
重生七零:我靠系统娇养了权少
重生七零:我靠系统娇养了权少
【穿越年代、发家致富、虐渣打脸】现代社畜周云舒意外穿越成七十年代被后妈虐待致死的小可怜身上。原身因父亲再婚沦为家里的苦力,被后妈要求替代继姐下乡,原主反抗后被后妈抽打、断粮、推倒致磕破脑袋身亡。濒死之际激活《铁匠技能培养系统》,并从中抽取到了铁匠这一生活技能。苏醒之后,她利用修复的菜刀劈开窗户,满身是血逃出去,在工厂众人帮助下反虐后妈。奈何穿越时间太晚,终究逃脱不过下乡的命运。在她利用修复一新的
艾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