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秋实

第二百八十九章 归乡之味(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酿秋实》最新章节。

夏日午后。

‘坟冢’二字,犹如一道凉风徐徐而来。

纵然在场之人都是已经见惯生死,可却仍然被这凉风吹的一激灵,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看向张三所示意的地方。

余幼嘉顺着张三的视线扫去一眼,却没点头,只答道:

“崇安的乡亲们。”

乡亲......

乡亲......

莫说是络腮胡以及那几个诨号特别的汉子,连张三这土生土长的崇安人听到这话,都是一愣。

好几息之后,他才哑声问道:

“都是死在原先那场大乱中的......乡亲们?”

乡亲们这几个字,张三说的极缓,浑像是喉咙里压着一口浓痰。

余幼嘉微微颔首,但又很快摇了摇头:

“原本都是死在大乱里的崇安乡亲,后来又多了一些大乱之后受伤,或是外头来投奔的流民,因伤势过重,体质太差,又与前面那些人一同安眠在此处。”

安眠,安眠.....

那一瞬,张三想起了自己的媳妇,孩子,脑子里像是断了一根弦一般,径直迈步而去。

而后,他便见到了许多记录生平事迹的木碑——

不,不是许多。

而是,一眼望不到头,数不尽的木碑。

瘦猴认得几个字,跟在自家将军身后,为其他人念了几个木碑上的生平,便无论如何再也不肯开口。

因为不只是他,连不认识字的兄弟们都发现了一件事——

木碑的材质长短不一,碑上的生平是或长或短,不尽相同的悲剧。

可每个木碑的末尾,都有这么一句相同的话【特立灵牌,望知归路】。

归路,何处算是归路呢?

络腮胡不知,痦子,麻脸,瘦子都不知,甚至已经回到崇安的张三......

也不知道。

他们所熟知的东西,是漂泊,是痛苦,是滚烫的鲜血,是卷刃刀尖下破碎的血肉......

唯独,不清楚如何能算得上是人世的‘归处’。

是起义军四处佯攻,等着朝廷发粮发粮求饶,可算是人一生的归处?

还是原先来时说好等杀光崇安的贪官污吏,便落草为寇,随兄弟们一同每日吃酒吃肉,潇洒度日.....

才可算是一生归处?

粗听起来,这些似乎都痛快!

大刀一挥,马蹄一震,那些往日欺负过他们的官兵只能抱头鼠窜......

可等杀完人,吃完饭,同兄弟们欢庆完,囫囵寻个地方闭上眼,总会回想起从前——

他们成为流民,灾民,难民前的日子。

那些日子里,多少也曾有过一些安定。

那时候种田辛劳,干活辛劳,每日都被征各种税的畜生气个半死,可回到家,看到娃娃扑上来叫一声阿爹,推开门,看到媳妇已做好热热的汤饭......

和痛快绝对搭不上边,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些窝囊。

可,好安逸。

木牌上所说的‘归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嫁给病弱秀才后,刁蛮农女躺赢了
嫁给病弱秀才后,刁蛮农女躺赢了
刚找了份科研工作的王小芸,却因为实验失败撞流星身亡,魂穿成落魄农家女。正赶上坐在喜轿中,为快没了命的秀才冲喜。深知古代对女子不友善的王小芸,唯一的心愿就是抱上粗大腿,衣食无忧。可是小相公这个大腿,好像不结实,她只能靠自己。奈何她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幸亏机缘巧合得了一笔巨款,才最终走上发家致富小富即安的日子。而秀才相公,别的不会,读书却是一把好手,后来才发现,这相公,权谋腹黑样样通
苏小尘
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
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
新婚夜遭渣男背叛,公主她霸气砍渣男,脱嫁衣嫁渣男死对头夺渣男江山,威震九天!只是那位高冷禁欲的渣男死对头怎么化身黏人精,整天围着她转?“夫人,你今天孕吐了吗?胎动了吗?你肚子里的崽崽都想我了,你有想我吗?她扶额叹息,这家伙,黏起人来真致命!
三二五
娜里阳光刚好
娜里阳光刚好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安娜与牧阳出生自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牧阳命运多舛,安娜从小便是众人焦点。在这两个人身上却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故事。这是一个有些伤情的故事,但同时很励志,很有人情味,在一个时代的变化发展中两个人的爱恨情仇纠缠在一起,最终牧阳在一步步成为商界大鳄的同时会如何做出决定解决这一切呢,答案就在书中。
晴空斩月
斗罗2:霍雨浩与冬儿现代生活
斗罗2:霍雨浩与冬儿现代生活
关于斗罗2:霍雨浩与冬儿现代生活:山一程水一程霍雨浩与冬儿穿越进入现代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奇遇?天梦哥冰帝竟化为人形成为了他们同学!再次见到冬儿,他发誓:这一次,绝不再让冬儿委屈!
窝素蚕蚕
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
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
关于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入V公告:在各位小可爱的关心和支持下,本文将于2025年8月19日入V,当天有大肥章掉落,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我,啾咪!重要提示:从35章开始就是倒V收费章节啦,请勿重复购买哦!】6岁之前,明岁觉得在认识的人当中,自己一家最正常,即便她是穿的,爸妈疑似穿的;6岁之后,对不起,我不正常,我爸妈最不正常!你要问荣姐战斗的时候看到什么会安心,她一定会说,看到拿着生命权杖的明
春江尽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