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

第14章 审问甄别3(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最新章节。

王安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能够看明白自己想法的人,还是值得关注的。

“若是因为看明白了大人的谋算就要杀了在下,那何人为大人接下来的事情分忧?若仅仅是因为稍显不恭,大人便要下杀手,则世人皆以为大人无容人之量,又有何人回来投靠大人?

大人久随汉中王,当沐大王仁德之名,宽以待人,如此方能收天下之心,又兼爱民,故治下安宁。若大人非要杀我,那大王将如何看大人?何况,大人眼下并无杀我之意。”

何芝说完之后,便等着王安的宣判。

“哈哈,好,好一个何芝,不想在汉中还能遇到你这等人物。”

王安脑海中盘旋着,这史书之上,并未对这人有记载,想来是湮没在茫茫人海之中了。

“我如今初来汉中,身边正缺少帮手,不知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我到汉中,本就为了谋一个出身,如今大人相邀,敢不尽力。”

何芝这时候才彻底的放松下来,见王安招揽自己,也立刻答应下来。

“先别高兴的太早,跟着我,可是要过苦日子的。”

“天降大任,苦心志,劳筋骨,在下早就做好了准备。”

何芝想不到,自己投靠之后,王安的第一句话,居然不是说什么日后荣华富贵,反而是苦日子,心中觉得王安还真的如同传言那般,君不君子的不知道,可却是至诚坦荡之人。

“好,仲均,眼下我这边就有仪式,想要听听你如何处置。”

王安见何芝这般,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还请大人明示。”

“这大牢里面的杨林,不知仲均以为,当如何处置?”

王安问的诚恳,何芝一时之间,也不知道王安到底是什么想法,不过顺着固有的思维,还是说道。

“大人,这世上,本就君子少而小人多,大人欲助大王成就大业,自然是要兼收并蓄。那杨林虽然是小人,可小人也有小人的用处,若使之得当,必然能奏奇效,大人何不收下这杨林,也可以为大人处置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宜?大人若是有意,在下愿为大人办妥此事。”

王安听着何芝这般说,心中略微失望,可一想到这套东西,哪怕千百年后,也依旧有人趋之若鹜,不由得心中感慨。

“仲均,如今这大牢之中的其余诸人皆可以放,唯独这杨林,是万万不能放的。”

听王安如此说,何芝反而面露疑惑之色,他不明白为何王安会如此想。

放过了大牢里面的众人,那是给自己平白树立敌人,而处置了杨林,又有谁还会投靠王安?

“大人,大牢之内的众人,万万不可放过。若是让他们回到族中,怕是立刻便会纠集族中人马,到时候汉中必然大乱,大人说不得又要花时间平定,如此一来,也就影响了屯田大计。”

“我知你所想,可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我若是用了杨林这等小人,他日焉知不会有人私下告密,又或者临危叛乱?这些人我便是放回去又能如何?这些大户,如今在汉中不占绝对优势,即便有些许族人跟随作乱,也不过千余人马就能平定。到时候再以雷霆手段震慑,其余等人,必然不敢再闹事。”

王安说了自己的想法,这却是建立在他掌握汉中绝对实力的基础之上。

“仲均,这汉中才多大点地方?小,太小了。”

何芝瞬间就明白了王安的所指。

“我累了,大牢之事,你去处置,有罪者当受其罚,无罪者使其归家。”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