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第222章 该来的总会要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最新章节。

面对二人的建议,叶十三嘴角一拧。

“老子辛苦打下来的领地,为何要归还给元蒙鞑子?”

此言一出,众将领脸上一片愕然。

话是这么说,但这片地方,眼下真是毫无用途。

从战略上讲,元蒙采用这个地方来屯粮集结军队,那是便于向黄羊岘发起进攻,作为一个后勤保障之地来使用。

但让北防军孤零零地驻守在这里,那可是白白消耗兵马粮草。

目光一扫眼前众将领,叶十三笑道:“元蒙鞑子能把此处作为后勤保障之地,老子照样能利用此地,为我北防军杀过沁目河,来作后勤保障之地。”

此言一出,众将领无不大惊失色。

“叶将军……”

穆顺面颊一抽,惊道:“我部兵马,就这八千数之多,此役虽歼敌万余,但力图元蒙腹地,兵马可是远远不够啊!”

周钊也是一惊,急道:“如是计划向元蒙大范围出兵,最好是调集更多的兵马,集中兵力才是,但将军麾下的另外两万大军,还得驻守万川郡一带。”

这话没毛病。

军部的三万兵马,加上叶十三掌控的另外三万兵马,加起来也就是六万数。

北漠千里防线,号称十万兵马的北防军,其实最多只有九万左右。

另外的三万兵马,那得驻守北防线的最后一道防线虎头关。

目前,那三万兵马,可是鞭长莫及。

元蒙和大夏最后一处接壤之地虎头关,那可是进入大夏中原的北大门啊!

就是北防军主帅岳佟调遣,也得有朝廷兵部的军函才行。

为了削减镇北王吕南庭在边城的势力,朝廷是用尽了心思。

可以说,这三万多兵马,既能防守虎头关不被元蒙鞑子攻破,而且还防止岳佟这些老将动歪心思起兵南下。

面对规劝,叶十三神色不变。

目光一扫众将领,态度坚定道:“兵马多了有多的好,但兵马少了,自有少的方便。”

“将军三思啊!”

周钊面上一紧,焦虑道:“眼下元蒙损失兵将颇多,又丢了领地,元蒙大汗忽烈儿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集结更多的兵马来收复失地。”

“周将军言之有理!”

穆顺也是点点头,借机说道:“光是木桑和图海那两个老家伙,我军也不足为虑,但他们的可汗忽烈儿,是不会甘心咽下这口气的。”

“这些,那是自然会来的。”

叶十三点点头,背起双手来回踱步,思忖片刻,又道:“就是忽烈儿调兵遣将,那也得些时日,待元蒙大军集结了精锐,老子也正好磨利了宰他们的刀。”

看到叶十三如此笃定,周钊和穆顺二人,心里更加没了底。

如果元蒙大军精锐反攻,会将他们这不足一万的兵马,直接困死在这片白雪皑皑的荒漠之地。

这里除了一座用来囤积粮草的大营,再无其他防御工事可言。

就是眼下花费气力挖些掩体,那也无济于事,土层的冰冻,可不是三锨两锹就能挖得动的。

叶十三似乎看穿了众将领心中的顾虑,摆手笑道:“你们吩咐下去,各部兵马照常训练,就近几天,那忽烈儿还不一定能完成反攻的用兵策略。”

众将听闻,又陷入一阵沉思。穆顺皱眉道:“眼下,我军不缺粮草,但兵马数量还真是个短处,将军还是慎重考虑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