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第454章 为何不设粥场施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最新章节。

这一声喊。

已经把兵卒衣服,硬扯的套在皮袍外面的亲卫们,纷纷排成两排,呲牙咧嘴地笑着站成了队列。

“都站直了,东倒西歪,成何体统?”

目光一扫亲卫们,背着手的徐丰秋就神气了起来,方才被陈七斤抽过的脸,也不觉得那么疼了。

“我说徐掌柜!”

刘三蛋腆着脸,讪笑着说道:“这大伙都当差了,可这肚子里至今水米未进,如何给你站得直溜了?”

“饿了?”

徐丰秋一怔,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把头一转,向伙计们吼道:“快去煮饭,把前几天带来的那半扇子猪肉,也给大伙炖了吃!”

吩咐完伙计,徐丰秋目光一扫刘三蛋和陈七斤二人,指着满载着米袋的十辆大车,道:“车上的米,先卸了,至于衙门用粮,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既然当了差,就少不了你们的一口粥饭。”

卸米?

老子好不容易把米诓上了车,这又让卸下来?

如此一来,岂不是让这粮行掌柜又得逞了?

亲卫们纷纷把目光,投在刘三蛋脸上,这次行动,一切以刘三蛋的号令为主。

“能愣着干嘛?”

刘三蛋脖子一歪,斜瞅着身后的亲卫们,指着路边停放的马车,又道:“还不把米给卸下来?”

这头儿发话了,那就得卸。

一头雾水的亲卫们,穿着衙役的衣服,磨磨蹭蹭开始卸车上的米袋。

陈七斤也没闲着,站在仓房里面指手画脚,让他那班亲卫们,在仓房里清点存米的数量。

“都登记清楚了,不要漏掉一袋,无论是陈米还是新米,只要是有官仓标记的,全都给记下来。”

此时,鼻孔里塞子一团棉花的徐丰秋,正得意扬扬地在另一间屋子里喝茶。

“还是掌柜的厉害!”

一名伙计提着茶壶,站在旁边就拍起了马屁。

徐丰秋一仰肿得就像猪头一样的脸,得意道:“记住了,午饭后,这米价的牌子得改一改,糙米一两银子一斗,粳米二两银子一斗,并且把咱准备的私改斗拿出来,凡是出的米,改用斗量,整袋的米就不要摆在柜上了。”

“掌柜的,这陈米如何定价?”

伙计又是一问。

“陈米?”

徐丰秋沉声片刻,又道:“陈米全都撤下来,柜上只放糙米和粳米。”

“掌柜的,本来咱的米价那些穷鬼都嫌贵,这糙米和粳米价格翻了一翻,怕是更没人买了?”

伙计忧心忡忡,不放心的又是一问。

“怕什么?”

脸肿的猪头一样的徐丰秋,白了伙计一眼又道:“朝廷拨下来的这些陈米,本来就是赈济粮,咱扣下这批赈济粮不发放,店里只出售有价粮,再饿上那么三两天,就不怕没人嫌咱的米贵了。”

“小的明白了,还是掌柜的高明。”

伙计又是一句恭维,然后把目光向门外一瞥,低声道:“那些人,凶神恶煞的,怕是不好对付?”

“呵呵!”

徐丰秋摆摆手,笑道:“再凶狠,还不是照样听我摆布,先给他们些甜头,吃饱了有他们干的活,官仓那些陈米,还得由他们运到驿站去,正好他们的那些马车,那可是派上了大用场了,我正发愁没有人手使唤,这下好了,收编了这些狠货,还就不怕刁民聚众闹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