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元及第

第57章 送友人,遇小偷(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

黄忠嗣赞叹道:"子瞻兄不愧乃当世文豪。"

"我先去拿纸笔誊写下来再说,省的晚些忘了。"秦虹说着起身往屋内走去。

苏轼回到石桌旁坐定,笑意盈盈地感叹:"今日本想登门拜访而已,未料竟能与贤弟结为知交。真乃人间幸事!"

"子瞻兄此言,亦是黄某之幸。"黄忠嗣为其续上新茶。

苏轼浅饮一口,忽然正色道:"忠嗣如何看待新法?"

黄忠嗣把玩茶盏轻笑:"早闻子瞻兄政见。不知在兄看来,新法是利是弊?"

苏轼沉吟片刻:"其法尽与民争利,终非正途。"

"如今朝廷积弊已入膏肓。"

黄忠嗣指关节轻叩石案,"西夏前年大破我军,现对延州虎视眈眈。边军羸弱如斯,军饷尚难筹措。与民争利固然可诟病,然若无钱粮又能如何?"

"只是民力已竭..."苏轼欲言又止。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得不从权。"

黄忠嗣神色肃然,"宁罪公卿,莫负天下。况且..."

他望着苏轼,"历朝何来亘古不变之法?唯有适者长存。今日新法虽跋疴,恰应此劫。日后若不合时宜,自然废弃更张,子瞻兄何须过忧?"

苏轼闻言陷入了沉思。黄忠嗣也没打扰他思考,只是端起茶盏,慢慢品味。

片刻后,苏轼笑了笑:"算了,如今我人微言轻。若不认同又如何?"

他话锋一转,看向青年:"忠嗣看来很支持新法啊?"

黄忠嗣闻言摇头:"对我来说,新法也好,祖宗法度也罢,只要适合当前时局皆可用。而且我也不认为新法全对,只能说,两权相害选其轻。"

苏轼闻言一愣,然后才缓缓开口:"我还以为你是坚定支持新法的人呢。"

"子瞻兄说笑了。"黄忠嗣放下茶盏,"传言都说我属于王相一派,而实际上,我认为自己属于中间派,谁有理,我就支持谁。"

苏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秦虹拿着纸稿从内室走出:"我默写完了,你们看如何?"

黄忠嗣接过纸稿端详片刻,朗声笑道:"子瞻兄诗好,秦兄字好。这要拿出去,怕是有不少文人骚客愿花重金求购。"

三人相视片刻,皆是抚掌大笑。

三日后,东水门,虹桥码头处。

岸边杨柳依依,漕船满载货物,汴河上帆影如织,码头上酒肆林立。

黄忠嗣对着面前的苏轼笑道:"子瞻兄今日将要远行,我与秦兄也没什么好送的,收集了些文房四宝、茶叶与书籍,赠与兄台。"

说着,身后就有两名小厮抬着一个箱子放在苏轼面前。

苏轼苦笑:"两位这般破费...我这..."

"子瞻兄无需多言,"黄忠嗣摆手打断道,"你我之间何须客套?"

"正是如此。"秦虹也点头附和道。

苏轼闻言不再推辞,郑重拱手深施一礼。二人见状,亦端正回礼。

待直起身后,黄忠嗣拉住苏轼的手叮嘱:"子瞻兄此次远行,路上千万保重。到了任所,得闲时定要捎信来报平安。"

"那是自然。"苏轼应道,转而望向两位友人,"倒是你们,再过几日便要殿试了。为兄在此预祝二位金榜题名,鹏程万里。"

黄忠嗣朗声笑道:"借子瞻兄吉言!"

一刻钟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