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元及第

第276章 登基大典,新帝示弱(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半个月,黄忠嗣忙得脚不沾地。

太后的丧仪虽繁复,但按规制操办即可,尚算有序。

然而先帝赵顼的陵寝——永裕陵,工程浩大,远未竣工。

为了国家稳定,黄忠嗣只能忍痛做出决定:先行将神宗皇帝灵柩下葬于主体已完成的永裕陵地宫,同时责令工部增派工匠,日夜赶工,继续扩建陵园地面建筑。

庙号定为“神宗”几无争议,谥号则在王安石等重臣反复商议后,定为“神文圣武宣宪定皇帝”,以彰其文治武功与革新定国之志。

举国缟素,汴京城笼罩在深重的哀思之中。

这压抑的时光里,唯一的一抹亮色,便是大名府传来的消息:王莺莺平安诞下了一个女儿。

消息传入枢密院时,黄忠嗣正与王安石、章惇惇等人商议新帝登基流程,闻讯瞬间,他紧绷冷峻的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温柔与宽慰,眼中竟有些湿润。

但紧随而至的,是排山倒海般的愧疚——妻子临产之际,他正忙于平定叛乱、稳定朝局;

女儿呱呱坠地之时,他却深陷于两代帝后的丧仪与权力交接的漩涡之中,无法守在妻女身边片刻。

这份为人夫、为人父的缺憾,在国事重压下更显沉重,成了他心中难以言说的隐痛。

熙宁六年十一月二日,登基大典。

初冬的汴京,天色阴沉,寒风凛冽。然而皇城内外,庄严肃穆的气氛压倒了寒意。

大庆殿前广场,旌旗招展,甲士如林,寒光闪闪的兵刃映照着铅灰色的天光。

文武百官身着簇新朝服,依品秩序列于丹墀之下,屏息凝神,偌大广场唯有风声猎猎与远处钟鼓楼传来的庄重礼乐相和。

新帝赵頵,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纹的隆重衮冕礼服,在司礼官员的引导下,于大庆殿侧后方的垂拱殿更衣、静待吉时。

殿内,燕王黄忠嗣身着亲王蟒袍,面容沉静如水。

他亲自为新帝整理了一下冕旒,动作沉稳而恭敬。

新帝赵頵脸色略显苍白,手指微微颤抖,目光不时投向黄忠嗣,低声问:“燕王,一切……可都稳妥?”

黄忠嗣微微颔首,目光坚定:“陛下放心,万事宜备,只待吉时。陛下只需按礼官指引,从容受礼即可。”

王安石肃立一旁,作为首相,他亦是今日大典的核心护持者。

吉时到!司礼官高亢悠长的唱喏声穿透寒风:

“吉时已至——新君登极——!”

大庆殿正门缓缓开启。

赵頵深吸一口气,在黄忠嗣与王安石的陪同下,迈出了垂拱殿,踏上了通往大庆殿御座的漫长御道。

他身形在宽大衮服下略显单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缓慢而谨慎。

黄忠嗣刻意落后新帝半步,姿态恭谨却气度如山,无形中成为了新帝最坚实的依仗,也牵引着全场所有人的目光。

王安石紧随其后,代表着文官集团对新君的拥戴。

登上大庆殿丹墀,赵頵在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前站定。

司礼官再次高唱:

“新君即位——受册宝——!”

礼部尚书奉上刻有皇帝尊号、象征皇权的玉册与金宝。

赵頵在黄忠嗣眼神的鼓励下,伸出双手,郑重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