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经谍战:中了还中美人计

第48章 深闺大院有讲究(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不正经谍战:中了还中美人计》最新章节。

建筑面积估摸着至少上万平方。

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恢弘气派。

整个府邸分为三进四厢房两名堂的设置。

红木大门的木楣上刻着大大的“黄府”两个金字。

甚至外面还竖着一根旗杆,上面飘着高卢国的国旗。

以彰显主人可是受到西洋人保护的大人物,东洋飞机轰炸时别往此处扔炸弹。

梅秋生被引领到林月桂和黄劲荣的内宅去了。

黄劲荣和林月桂住的当然是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

接下来是北房堂屋两侧的东西卧室。

按照尊卑来说,露兰芳是可以入住东间的,西间因为黄劲荣只有一房妾室,可以由嫡长子黄虎入住。

露兰芳不愿意一天到晚看到林月桂,更不想每天早上还得去正房请安,干脆就住到二进的厢房里面,

内宅的东房则由黄虎住着,西房一直空着。

这次梅秋生过来,林月桂直接要佣人将西房整理好,让给了她住。

嘴上说得好听,说可以离梅妹妹近点好扯家常。

其实是给黄虎铺平了道路。

黄豹自然是和他娘一起住在二进的厢房里。

虽然内院和二进都有空房,但黄龙却在外院的主卧居住。

一方面毕竟他是义子,和义父的妻妾还是得保持距离,

另一方面他住在外院,也算是给后宅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

按理讲白小楼只能住在外院的客房里,但不知黄豹到底安了什么心,非叫管家将他安置到二进的西厢房里。

和梅秋生住的北屋西偏房仅一墙之隔,甚至还有耳房可以相通。

既来之,则安之。

白小楼一方面为了完成丁墨村交给他的任务。

倒计时沙漏还在一刻不停地漏着沙呢。

另一方面他对黄府有极大的好奇心。

特别是接触到黄豹以后。

也许通过对黄府的调查,他能对自己原宿主的使命甚至关系找出头绪来。

江阳再一次出现在眼前,肯定是在暗示着什么。

他到底是敌是友?

白小楼又想起那个自称老李的大车把式。

他和江阳联手将马小五装进麻袋里,却并没有伤他性命,相反还卖给他一个人情。

难道他们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再干涉他们的事?

白小楼还在痛苦于没有半点头绪之时,黄家的老管家周金生点头哈腰地来请他去后院堂屋用膳。

能在后院堂屋接受宴请的客人,要就是本家族有辈分、有名望的亲戚,要就是达官贵人。

白小楼两样都挨不上边。

其实他有机会去后院就席其实是沾了梅秋生的光。

因为林月桂将他当成梅秋生的家人招待了。

还好入席的都是熟人,除了林月桂母子外,就只有露兰芳母子,另外就是梅秋生和白小楼两个外人了。

黄劲荣早就传回话来,公务繁忙,别说吃饭,估计连回来睡觉都可能没办法。

黄龙作为黄劲荣的得力助手,自然也去办案去了。

再加上这种家宴,平日里也没有黄龙参加的份。

“反正也没有外人,妹妹你还是将小芳也叫来一起吃吧。”

听林月桂这么一说,本来懒洋洋,一副很不情愿过来吃饭的露兰芳立马来了精神,连声催着老管家周金生快去二进厢房请小姐来。

梅秋生坐了主客位,而黄虎则坐了主人位,白小楼只有敬陪末座。

按理讲黄豹应该陪着白小楼坐,但他为了避闲,非要挨着他母亲一起坐,倒把白小楼挤到了露兰芳和她的干女儿露小芳中间入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