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644

第44章 京营易貌(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启明1644》最新章节。

承天门外的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马奎等北镇抚司锦衣卫被东厂当街缉拿,以及孝陵卫的意外介入,还是在暗流涌动的京城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崇祯皇帝在听取了相关汇报后,对最终结果还算满意。那场街头对峙,双方最终保持了克制,没有将冲突扩大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为首的马奎被顺利交由东厂处置,等待他的,自然是诏狱里的“细致审问”。而那些跟着马奎一同在酒楼里发牢骚、抱怨朝廷的锦衣卫同僚们,则被他下令革去了差事,直接贬入了由董琦统领、刚刚成立的“甲子营”中,与那些流民、囚犯为伍,接受最严苛的操练和改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崇祯看着处置结果,心中暗道,“朕终究还是心太软了些,若是太祖在此,这些人恐怕早已人头落地。也罢,暂且留他们一条性命,送去甲子营磨砺,或许……还能有点用处。朕也算得上是‘仁君’了吧?” 他为自己的“宽容”找到了理由,尽管这“宽容”在旁人看来,或许与酷烈无异。

然而,一味地打压并非长久之计。尤其是在对锦衣卫进行大换血,清洗了大量北镇抚司旧人之后,必须对以李若链为首的原南镇抚司一系以及新提拔上来的亲信进行安抚和收拢。

于是,崇祯再次颁下旨意。对于在近期整肃厂卫、查抄贪腐、侦破逆案中办事得力、表现突出的锦衣卫官员,大加奖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破格授予了几名有功的千户、百户“世袭罔替”的官身!这在注重资历、论功行赏的官场上,无疑是天大的恩宠!同时,他还下令略微提高了锦衣卫整体的俸禄和赏赐标准,用以提升士气,收拢人心。

崇祯心里清楚,世袭制度是官僚体系僵化和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绝非长久之计。但在如今人心浮动、急需稳定和效忠的特殊时期,用这种“封建糟粕”来收买人心、巩固自己的班底,却是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原则?在生存面前,只能暂时靠边站了。

----------

解决了锦衣卫内部的初步整顿问题,崇祯又将目光投向了京师的整体防务。前线战事吃紧,京营的战力提升刻不容缓。是夜,他再次于东暖阁召集了少数勋贵和心腹重臣,连夜议事。参与者中,除了英国公张世泽、锦衣卫李若链、东厂王承恩、御马监方正化、首辅魏藻德等核心人物外,还多了几个新近被提拔或启用的新面孔。

会议一开始,新封不久的建昌侯王先通便首先发言,他慷慨激昂地表示愿为陛下分忧,并提议:“陛下,京师兵力尚显不足。臣恳请陛下下旨,速调通州左、右、前三卫兵马入京勤王!有此数千生力军加入,必能大大增强京师防御!”

崇祯闻言,不置可否,只是看向了张世泽:“英国公,通州三卫兵马,战力如何?”

张世泽微微摇头:“回陛下,通州三卫承平日久,疏于操练,兵额亦多有缺漏,恐……不堪大用。”

“那便算了。” 崇祯直接否决了王先通的提议,“如今京城粮草本就紧张,若调些无用之兵前来,徒耗钱粮,于事无补。”

王先通碰了个钉子,讪讪退下。

这时,一直沉默的驸马都尉巩永固(崇祯姐姐的丈夫)上前一步,犹豫再三,还是将那个已经被驳斥过多次的建议,再次提了出来:“陛下,京师北有强敌,内有……内有隐忧。依臣之见,为江山社稷万全之策,是否……是否可考虑暂避锋芒,巡幸金陵?南京乃太祖龙兴之地,城池坚固,钱粮富庶,或可……”

“住口!”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崇祯猛地一声怒喝打断!“迁都?!又是迁都!朕说过多少次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祖宗基业,岂容轻弃?!谁再敢提南迁二字,休怪朕翻脸无情!” 他狠狠地瞪着自己的这位姐夫,“驸马!你不思如何为国分忧,助朕抵御外侮,却只想着临阵脱逃!成何体统?!愧对皇恩!愧对祖宗!”

见巩永固吓得面色惨白,不敢言语,崇祯又将目光扫向在场的其他勋贵宗室,语气一转,带着几分挑战和激励:“尔等身为大明勋贵,世受国恩,食朝廷厚禄,如今国家有难,正是尔等报效之时!与其指望那些不堪用的卫所兵,与其总想着南逃苟安,何不拿出你们的家财和担当,为国效力?!”

他提高了声音:“朕今日便在此立下规矩:凡京中勋贵、宗室,能自募兵勇、自带粮械者,朕不吝封赏!募兵一千,能足额武装、听候调遣者,朕便封其为新设团营之千户!募兵三千,可自成一营,朕便命其为一营提督!若有大能者,能募兵万人,装备精良,堪当大用,朕可许其为团营总督,赐予方面之权!诸位,可愿为朕、为大明,承担此任?!”

这番话,无疑是在用官爵和权力,来激励甚至“强迫”这些勋贵们拿出私财,组建私兵,共同保卫京师。

----------

就在崇祯试图用各种手段,整合京师内外力量之时,一支真正让他寄予厚望的精锐力量,终于抵达了京城。

次日一早,王承恩兴冲冲地前来禀报:“启禀陛下!大喜!南京孝陵卫指挥使周经武,已率奉旨入卫的三千精锐,抵达京城之外,正在城外扎营,听候陛下旨意!”

“好!来得好!” 崇祯闻讯大喜,精神为之一振,立刻下令,“摆驾!朕要亲自出城,迎接朕的忠勇之士!”

在简单的仪仗和少数近臣的陪同下,崇祯亲自来到城外孝陵卫的临时营地。只见营中士兵个个身材魁梧,盔明甲亮,队列整齐,眼神锐利,虽经长途跋涉,却丝毫不见疲惫之态,其精气神远非京营甚至边军可比!

崇祯看着眼前这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亲军”,心中大定,当即下达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京孝陵卫指挥使周经武,忠勇可嘉,奉诏勤王,星夜驰援,朕心甚慰!自今日起,京城内城九门及各段城墙之防务,尽数交由孝陵卫接管!务必确保京师万无一失!”

“原五城兵马司及部分京营守城兵马,另行整编,设为‘乙子营’!”

“新建伯王先通,加封太子少保、左都督衔,即日起,提督乙子营,受英国公张世泽节制!” (给了王先通一个职位,安抚其心,也将其置于张世泽之下,便于掌控。)

“另,命王先通,即刻传檄通州,调其所辖三卫兵马入京,听候调用,朕……另有任用!”

随着孝陵卫这支精锐力量的到来和正式接管城防,崇祯皇帝感觉自己手中,终于握住了一张足以稳定京师局势的王牌。接下来,他将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那更加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内部的暗流涌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