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644

第58章 太保临危(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启明1644》最新章节。

“吴又可!《瘟疫论》!苍天有眼,竟让朕在此危难之际,遇到了你!” 崇祯皇帝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连日来因鼠疫而产生的绝望和无力感,仿佛被这意外的重逢驱散了大半!他立刻意识到,吴又可的理论和经验,或许正是拯救京师、拯救大明的关键!

他当机立断,立刻传召方正化:“方伴伴!速速派人,去查访吴先生的《瘟疫论》手稿!无论是在其家中,还是流传于坊间,用最快的速度给朕找到!找到后,立刻交由司礼监经厂,选取最好的工匠,用最快的速度雕版、印刷!给朕印……先印一万册!不!十万册!用内帑的银子!将此书火速分发至京师及九边各地的惠民药局、军中军医营!务必让所有大夫、军医,都能看到此书!” 他知道,改变观念,传播正确的防疫知识,是控制疫情的第一步!

安排完印书之事,崇祯才将目光重新投向吴又可,眼中充满了期盼:“吴先生,既然你对这时疫(古人对瘟疫的称呼)有如此精深的研究,请务必告知朕,当如何应对?京师疫情汹汹,朕……实在是束手无策啊!”

吴又可躬身道:“陛下谬赞,草民不敢当。依草民多年观察与诊治经验,此次京师所发之疫,并非伤寒、亦非温病,而是一种特殊的‘疠气’所致。此气无形无质,然毒力甚猛,可随口鼻吸入,亦可由疫者衣物、用具沾染而传播。欲制此疫,非一方一药可解,需多管齐下。”

他条理清晰地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其一,需立刻昭告全城百姓,明示此疫传染之途径,教导百姓勤洗手、戴布巾、勿食生冷、避免聚集;其二,凡有发病之家,必须立刻上报,将病患严格隔离于单独处所,严禁探视,阻断传播;其三,疫死者之尸身,绝不可按常例安葬,必须尽快集中火化,彻底焚毁,以绝疠气之根;其四,草民亦有几副针对此时疫不同阶段症状的方剂(如达原饮等),配合隔离、消毒等法,或可有效救治病患。”

“若依先生之法,多久可见成效?” 崇祯急切地问道。

吴又可沉吟道:“陛下,雷厉风行之下,三五日内,新增病例或可稍有遏制。但要彻底扑灭这已然蔓延全城的疫情,恐怕……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且需官民上下,齐心协力,严格遵行,方有可能。”

崇祯听完,心中已有计较。“吴先生,你身负济世之才,值此国难,朕欲请你出山,委以重任!朕想请你入太医院供职,专司此次抗疫事宜,你看如何?”

没想到,吴又可闻言却摇了摇头,拱手道:“多谢陛下抬爱。然草民闲云野鹤惯了,且……太医院规矩森严,门户之见甚重,草民恐难适应,更怕因俗务缠身,反而耽误了抗疫大事。草民曾在太医院短暂供职,深知其中……难处。” 他言语间,显然是对太医院的官僚作风和排挤倾轧心有余悸。

崇祯立刻明白了。这位吴先生,是个有真才实学、却不屑于官场俗套的耿直之士。强行将其纳入太医院,恐怕反而不美。“好!朕尊重先生的选择!” 崇祯当机立断,“官职不过虚名,朕要给你的,是实权!”

他朗声道:“传朕旨意!封吴又可为‘太子太保’荣衔!赐其妻为‘从一品诰命夫人’!最重要的是,自今日起,京师内外一切抗疫防疫事宜,皆由吴又可全权总揽!西厂提督曹化淳、京营提督张世泽,皆需听从吴先生调遣,全力配合!凡吴先生所需之人、所需之物、所需之权,一律优先供给!有敢阳奉阴违、掣肘阻挠者,先斩后奏!朕要让全京城都知道,吴先生之命,便是朕之命!”

这番任命,不可谓不石破天惊!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草民”医者,竟被授予太子太保的虚衔、其妻被封为一品诰命,更被赋予了节制厂卫、京营的滔天权力!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吴又可自己也惊呆了!他本以为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允许他放手施为已是万幸,却万万没想到,皇帝竟会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荣誉和如此之大的权力!巨大的激动涌上心头,他几乎要热泪盈眶,连忙跪倒在地:“草民……草民何德何能,敢受陛下如此厚恩!草民定当……定当粉身碎骨,竭尽所能,扑灭瘟疫,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但激动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沉甸甸的压力。整个京师的命运,无数人的生死,似乎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万一……万一自己的方法无效,或是推行过程中出了纰漏,那后果……他简直不敢想象!

在他领旨谢恩,准备告退去安排具体事宜时,一直侍立在旁的方正化悄悄跟了上来,低声提醒道:“吴太保,恭喜了。陛下对您信任有加,乃是万民之福。只是……您如今身负皇命,手握大权,行事务必谨慎,言语更需小心。宫廷内外,人心复杂,切记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方正化见识过太多的起落浮沉,善意地提醒着这位骤登高位的“新人”。吴又可感激地点了点头,将这份提醒记在了心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又可知道,抗疫的第一步,必须摸清底细,而人口最密集、流动性最大、也最容易爆发大规模疫情的地方,莫过于军营!他立刻带着皇帝的手谕和几名随从,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京营所在的校场。

英国公张世泽和甲子营提督董琦早已接到旨意,在此等候。张世泽虽然表面上对这位皇帝新任命的“吴太保”毕恭毕敬,但眼神中却难掩一丝疑虑和审视。在他看来,将如此重要的抗疫大权,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湖游医”,实在有些儿戏。但他还是按照吴又可的要求,如实汇报了各营的疫情状况。

情况比吴又可预想的还要严峻!虽然张世泽整顿后的老京营和周经武带来的神武军,因为纪律相对严明、且有独立营区,疫情尚算轻微。但董琦负责的、由大量流民和囚犯组成的甲子营,以及刚刚成立的幼军营,因为人员混杂、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已经成了瘟疫爆发的重灾区!“什么?!甲子营和幼军营加起来,已经死了近百人了?!” 吴又可闻报大惊失色!

“情况万分紧急!” 吴又可当机立断,对着张世泽和董琦下达了命令,语气不容置疑,“必须立刻对甲子营和幼军营进行最严格的隔离!所有病患立刻转移到临时设立的隔离营区!所有死亡士卒的尸体,立刻拉到城外集中焚烧!所有营区,每日必须用石灰、艾草进行消毒!此事关乎京师安危,更关乎皇宫安危!绝不容许疫情从军营蔓延开来!英国公,董提督,本官需要你们立刻调集人手,全力配合!”

张世泽看着眼前这个貌不惊人、却语气坚决、条理清晰的“江湖游医”,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对方手持尚方宝剑般的皇权,又言之凿凿,他也只能拱手领命:“下官……遵命!”

一场由吴又可主导,以雷霆手段推行的抗疫之战,首先在京师的军营中,艰难地打响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