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644

第110章 雷霆震怒(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启明1644》最新章节。

从那充斥着虚伪与腐臭气息的吴府“夜宴”脱身,回到东暖阁时,崇祯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方才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的京城中下层官吏与勋贵子弟勾结、利用所谓“宣课司”巧立名目、盘剥商户、中饱私囊的种种乱象,让他心中的怒火,如同地底的岩浆般翻腾不休。

他原本还计划着,在回宫的路上,与刚刚回京的陈奇瑜,边走边谈,了解一下这位前三边总督对当前局势的看法。然而,现实的丑恶,彻底破坏了他所有的心情。

一回到暖阁,他甚至没有落座,便对着紧随其后的王承恩和方正化,下达了一连串冰冷而充满杀意的命令:

“传朕旨意!即刻将成国公府上那个仗势欺人的管家,还有那个胆大包天的侄子朱桢,给朕锁拿!就在午门外!当着百官和百姓的面,给朕砍了!朕要让所有人都看看,皇亲国戚犯法,与庶民同罪!绝无例外!”

“至于昨晚在吴府赴宴之人,” 他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那些被牵连的绸缎铺东家、茶馆掌柜,念其也是受害者,或有苦衷,暂且宽容释放,令其戴罪立功,配合调查。所有赴宴的官员!一个都不能放过!全部交给锦衣卫诏狱,给朕严加拷问!查清他们与吴巍、朱桢以及背后成国公府有何勾结!所有家产,一律查抄!充入国库!”

他又转向刚刚从外面候旨进来的首辅魏藻德:“魏爱卿!你立刻召集在京六部九卿及所有科道官员!将朕今日的震怒,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告诉他们,即刻起,严查所属门生故吏、亲族家人!若再有此类鱼肉百姓、贪赃枉法之徒,朕发现一个,杀一个!发现一窝,端一窝!绝不姑息!”

最后,他对李若链和王先通下令:“李若链,你锦衣卫加派人手,严密巡查京城内外,给朕摸清各处物价,严打囤积居奇!王先通,你率乙子营协助,但遇恶霸奸商、地痞流氓趁乱作恶者,无需请示,即刻剿除!”

----------

在雷霆万钧地处理完吴府夜宴牵扯出的贪腐案后,崇祯才将目光投向了一旁一直沉默不语、脸色同样凝重的陈奇瑜。这位曾经的总督,在亲眼目睹了京城基层吏治的败坏,又亲耳听闻了皇帝这番杀气腾腾的旨意后,内心所受的震动,可想而知。

“陈先生,” 崇祯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带着几分疲惫和沉重,“方才所见,你也看到了。这便是如今的大明,外有强敌叩关,内有蛀虫遍地。天下糜烂至此,朕虽力图革新,却常感独木难支,心力交瘁啊。” 他并未掩饰当前的困境,反而向这位老臣坦陈了部分心迹。

陈奇瑜躬身长揖,声音带着几分沙哑:“陛下……老臣……有罪。老臣当年督师剿寇,优柔寡断,剿抚失策,致使流寇坐大,方有今日之祸。老臣……愧对陛下,愧对天下苍生!” 他显然也从当前的乱象中,反思到了自己过去的失误,态度变得异常恳切。

“往事已矣,追悔无益。” 崇祯摆了摆手,“朕召你回京,并非要追究旧责,而是看重你多年经略边务、熟悉兵事的经验。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如先生这般老成谋国之臣,出山辅佐之时!”

他站起身,走到陈奇瑜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陈奇瑜听旨!”

陈奇瑜连忙跪倒在地。

“朕决意,官复原职!” 崇祯的声音斩钉截铁,“命你即日起,重入内阁,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

这还不够!崇祯继续道:“朕再授你,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之权!凡此五省之内,所有巡抚、总兵、文武官员,皆受你节制!剿灭流寇李自成、张献忠之一切军政要务,由你全权负责!”

他亲自将一柄象征着无上权柄的尚方宝剑,交到陈奇瑜手中:“赐你尚方宝剑!凡剿贼事宜,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朕将这五省军民的安危,将剿灭流寇的重任,都托付于你了!” 崇祯的语气充满了信任和期许,“你可在京中暂留数日,与兵部、内阁协调粮饷军械事宜,熟悉一下近两年的军情变化,再行出京。朕盼你……此次出征,能不负朕望,为大明,力挽狂澜!”

这番破格的任命和几乎毫无保留的授权,让年过花甲的陈奇瑜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双手捧着尚方宝剑,老泪纵横,重重叩首:“陛下……陛下如此信重!老臣……老臣纵粉身碎骨,也定不负陛下所托!定为陛下荡平流寇,重整河山!!”

当夜,陈奇瑜返回驿馆之后,彻夜未眠。他摒退了所有随从,独自一人在灯下,铺开巨大的军事地图,仔细研究着各路流寇的动向、朝廷兵力的分布、以及粮草转运的路线……这位曾经跌倒过的老将,此刻重新燃起了雄心壮志,开始殚精竭虑地策划着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剿贼战略。

----------

就在崇祯皇帝于京师之内,一面铁腕肃贪,一面临危授命,试图重整旗鼓之际,北方和关外的战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宁武关前线,李自成的大顺军在经历了“窜天猴”被杀、诈降计败的连番折损后,攻势虽依旧猛烈,却已显露出几分后继乏力的疲态。军中因粮草不济、伤亡惨重而产生的怨言和不满情绪开始蔓延。李自成本人更是因屡攻不下而焦躁异常,情绪失控之下,竟又斩杀了几名作战稍有失利的将领,使得大顺军营中气氛更加肃杀,人心惶惶。

而在关外的清军大营之中,多尔衮收到了阿巴泰兵败身死的消息后,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借机收拢了正蓝旗的兵权,但内心深处,对明军(尤其是高杰所部)的战斗力,以及中原战局的复杂性,无疑产生了更深的疑虑。原本清晰的南下战略,似乎也因此出现了一丝动摇,他和范文程、宁完我等谋士,开始陷入了对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反复讨论和争执之中,进退维谷。明军在良乡和宣府境外的两次胜利,尤其是阿巴泰这位宗室郡王的战死,无疑打乱了清军原有的节奏,挫伤了他们的锐气,使其战略优势开始悄然流失。

更让多尔衮感到头疼的是,崇祯皇帝对张家口八大蝗商的毁灭性打击,几乎是釜底抽薪,重创了清军重要的物资(尤其是铁器、粮食)来源和情报网络!范永斗等人被清算的消息传回辽东,再加上辽东地区本身也遭遇了罕见的灾荒,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后勤补给,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在靠近山海关的金州等地,还因此爆发了汉八旗军因缺粮而引发的小规模兵乱!虽然这场兵乱很快被老成持重的洪承畴仅凭三言两语便安抚了下去(也再次凸显了洪承畴的能力和在汉军中的威望),但也足以暴露出清军后勤体系的脆弱和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的隐患。

----------

崇祯十七年,这个本该是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年份,却因为一个来自异世灵魂的到来,因为一系列看似酷烈、甚至“疯狂”的举措,而迎来了一个诡异的转折点:

原本节节败退的明军,开始在局部战场上取得胜利,展现出复苏的迹象;原本踌躇满志、准备坐收渔利的大清,却意外受挫,失去了最佳的入关时机,内部也隐忧浮现;原本势如破竹、即将问鼎中原的大顺军,则在坚城之下损兵折将,内部矛盾开始激化……

历史的洪流,似乎在这一刻,偏离了它既定的河道。然而,这究竟是回光返照,还是真正的中兴之兆?一切,仍笼罩在浓重的迷雾之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