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644

第295章 税制银行(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启明1644》最新章节。

内阁首辅魏藻德,那个平日里对他唯唯诺诺、几乎言听计从的“工具人”,竟然……在“商税”改革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乞骸骨”?!

崇祯皇帝坐在东暖阁那张冰冷的龙椅上,手中把玩着魏藻德那封措辞恳切、实则充满了推诿与畏惧的辞官奏疏,心中却是苦笑连连。

他想起了自己刚刚穿越而来,面对那内忧外患、国库空虚的烂摊子时,也曾试图效仿历史上的一些“中兴之主”,通过加征各项杂税,来缓解燃眉之急。他记得,这具身体的原主,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其登基初年,便曾多次下旨,加征过什么“门店税”、“落地税”等诸多针对商户的新税。甚至在崇祯八年,还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三十税一”的商税祖制,硬生生提升到了“十税一”!其税负之重,早已超出了商民所能承受的极限!

结果呢?民间怨声载道,士子们作诗填词,或悲愤,或暗讽,抒发着对朝廷苛政的不满;商户们更是苦不堪言,纷纷歇业,或转入地下,导致商路断绝,百业凋敝。而真正流入国库的税银,却依旧是……少得可怜。

----------

“朕当初……也曾以为,只要加重税负,便能立刻充盈国库,解决这财政危机。” 崇祯在心中暗自反思,“但如今看来,问题的根本,根本就不在于是否收税,也不在于税率的高低!而在于……这税,究竟落在了谁的头上!又究竟……能不能真正收上来!”

他现在已经彻底明白了:大明朝并非没有钱!钱,都藏在那些富可敌国的江南士绅、垄断了盐铁漕运的商贾大豪、以及那些与他们勾结在一起的各级官吏手中!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偷逃漏税,将本该上缴国库的巨额财富,中饱私囊!而朝廷的各项税负,最终却都通过层层盘剥,转嫁到了那些最没有反抗能力的普通百姓和中小商户的身上!

“朕的‘商税’改革,其核心,便是要将这税法,真正落实到那些财阀巨富的头上!让他们把吞下去的,给朕……原原本本地吐出来!!”

----------

魏藻德的“请辞”,虽然让崇祯感到了一丝不快和……警惕,但他最终还是“破例”恩准了。他知道,魏藻德此人,已无多少利用价值,留他在首辅之位上,反而会成为推行新政的阻碍。让他体面地“致仕”,也算是向满朝文武传递一个“朕尚存宽容之心”的信号——只要你们不像那些谋逆的东林党和建奴奸细一般罪大恶极,朕……或许还会给你们留条后路。

但紧接着,在与次辅蒋德璟、阁臣冯铨等人商议填补首辅空缺及后续政务安排之时,一个由吏部无意中呈报上来的数字,却再次让崇祯皇帝勃然大怒!

“京官数量……近十万?!” 他看着奏报上那触目惊心的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区区一个京师,竟养着如此之多的官吏?!其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办事的?有多少是碌碌无为的冗员?有多少是……只知钻营请托、白白耗费国家俸禄的蠹虫?!” 他终于明白,为何大明的财政,会糜烂到如此地步了!这庞大而又臃肿的官僚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吞噬国家财富的无底洞!

“传朕旨意!” 他立刻对侍立一旁的内侍吩咐道,“命吏部、户部,即刻起,重新统计所有在京官员之确切人数、品级、籍贯、以及……俸禄实发数目!朕要知道,这京城内外,到底有多少人在吃我大明的皇粮!他们的根底,又在何处!” 他要通过这次统计,来彻底了解京官系统的实际负担和潜在的流动性与派系关联。

----------

除了整顿官僚系统、节流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开源!

“商税”改革,势在必行!而与此配套的,崇祯皇帝心中,还有一个更为大胆、也更为长远的计划——建立“大明皇家银行”!

他知道,明末的金融秩序,早已混乱不堪。民间私铸铜钱、私设钱庄、高利盘剥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更使得大量的社会财富,游离于朝廷的掌控之外。

“朕意,” 他在一次小范围的内阁会议上,首次抛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设想,“效仿江南那些颇具规模的民间钱庄票号之法,由朝廷出资,户部监管,设立‘大明皇家银行’!此银行,不仅可以负责经理国库银两之出纳、调度军政粮饷之转运,更可……向民间发行统一的‘皇家宝钞’!吸收民间储蓄,发放低息贷款,扶持农商,稳定物价!”

“如此一来,” 他继续道,“既可将那些游离于朝廷之外的民间私财,重新纳入国家掌控,又能有效打击私铸私贩铜钱、以及高利贷等不法行为!这皇家银行,将与朕即将推行的商税改革,一体两面,共同作为整顿我大明财政、充实国库之根本大计!”

此言一出,在场的蒋德璟、冯铨等阁臣,无不骇然失色!他们虽然也知道民间钱庄票号的存在,但由朝廷出面,设立“皇家银行”,甚至还要发行纸币?!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他们本能地想到了大明宝钞早已信用破产的惨痛教训,一个个都装傻充愣,不敢轻易接话。

但崇祯皇帝的决心,已然下定!此事,不容退让!

----------

他看着底下那些面露难色、眼神躲闪的阁臣们,心中充满了不屑和……一丝悲凉。

他想起了另一个时空里,那些关于清朝皇帝的记载。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可以为了修建皇家园林、为了南巡享乐、为了所谓的“十全武功”,而毫无顾忌地挥霍亿万民脂民膏,却依旧被后世的某些人吹捧为“圣君”、“明主”!反观汉人皇帝,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末代之君”,即便想要励精图治,想要节衣缩食,想要为国家和百姓多做些实事,却往往会因为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而招致无数的非议、掣肘、甚至……恶毒的诅咒!

“不!” 崇祯在心中怒吼,“朕绝不认命!朕既然穿越而来,便绝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朕绝不会让建奴的铁蹄,再次踏入山海关!朕绝不会……做那亡国之君!!”

----------

他知道,要推行如此激进的改革,必然会遭遇巨大的阻力!无论是“商税”,还是“皇家银行”,都将触动无数人的核心利益!

“看来……单靠这些文官,是指望不上了。” 崇祯的眼神,渐渐变得冰冷而锐利,“若他们不肯从命,那朕……便只能借助一些更‘有力’的手段了!”

他想到了自己手中那日益强大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内行厂!想到了那些对他忠心耿耿、只听从他一人号令的禁军将领和新军士兵!

“哼!这天下,终究是朕的天下!朕的意志,不容违抗!”

“魏藻德走了,还会有新的首辅!” 崇祯在心中暗暗发誓,“朕不相信,这满朝文武,就真的找不到一个愿意为国分忧、为朕效力之人!哪怕……哪怕这首辅之位,要更替百次!这‘商税’与‘银行’两大改革,朕……也一定要推行到底!!”

一股不容置疑的、铁血的意志,从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散发出来,笼罩了整个东暖阁。一场更大的、也更深层次的朝堂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