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替公子科举,你直接官拜宰相?

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的良心,可是被狗吃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让你替公子科举,你直接官拜宰相?》最新章节。

话音未落,城内便传来一阵阵凄厉的哭喊与惊呼。

很快,于德年便带着那些凶神恶煞的降卒,押解着一群衣衫褴褛、面带惊恐的朔方城百姓走了出来。

男女老少皆有,甚至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婴孩儿在母亲怀中啼哭,也有不少拄着拐杖、风烛残年的老人,被粗暴地推搡着,踉踉跄跄。

于德年将这些百姓推到阵前,如同形成一道人肉盾牌,隔开了钟懿等人与北狄兵。

他抹了把额上的冷汗,壮着胆子冲钟懿喊道:“钟懿!张生!你们听着!立刻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否则,你们迟疑片刻,老子便杀一个!迟疑一炷香,老子便将这些贱民屠戮殆尽!”

他身后的降卒们,也纷纷将手中屠刀架在了那些百姓的脖颈之上,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

那些百姓,有的惊恐万分,瑟瑟发抖;有的怒目而视,破口大骂;更多的,则是带着绝望与一丝微弱的期盼,望向硝烟中那个挺拔的身影。

钟懿的面色冷冽如冰,目光如刀,死死盯着于德年,一字一句,咬牙切齿。

“于德年!你的良心,可是被狗吃了么?!归降北狄,助纣为虐,已是万死莫赎之罪!如今,你竟还要拿这些手无寸铁的同胞做挡箭牌!你可还记得,你们吃的军粮,有多少是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

钟懿的斥骂如利箭,句句射向于德年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廉耻之心。

于德年被骂得面皮紫涨,浑身发抖,眼中凶光与惧意交织。

他深知自己已是骑虎难下,此刻若不辩解,便是坐实了这猪狗不如的骂名。

他脖颈青筋暴起,咬牙切齿地嘶吼。

“钟鼎!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百姓的粮食是交给了朝廷,可老子也曾为大渊戍守边疆,流血流汗!这份情分,早就还清了!今日之事,是你逼我的!是你将我们逼上了绝路!要怨,就怨你这不识时务的蠢货!”

钟懿目光沉沉,冷意更甚,唇边泛起一丝讥诮。

“哦?情分还清了?于将军,你食朝廷俸禄,穿官家衣甲,守土护民本是分内之事,何来‘还清’一说?如今你不思为君王尽忠,不图为社稷分忧,反倒引颈受戮,助纣为虐,残害同胞,与那摇尾乞怜、噬主求荣的畜生何异!”

“你……你……”于德年气得浑身哆嗦,握刀的手指节发白,眼中血丝密布,那架在百姓脖颈上的钢刀似乎随时都会落下。

“钟大人!慎言!”张生见状,魂都快吓飞了,他唯恐于德年被彻底激怒,当场血溅五步。他一个箭步抢上前,挡在钟懿身侧,急急朝于德年拱手。

“于将军!于将军息怒!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何必走到这一步!大家都是大渊子民,何苦自相残杀!”

钟懿深吸一口气,胸中翻腾的怒火被他强行压下。

他知道,与这等丧心病狂之徒逞口舌之快并无益处,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危及百姓。他微微颔首,示意张生稍安勿躁,随即扬声道。

“古兰丞相,我等已入朔方城,瓮中之鳖罢了。若丞相愿意和谈,钟某亦非不识时务之人,自当尽量配合。”

这话一出,不仅张生松了口气,连那些被挟持的百姓眼中也闪过一丝希冀。

古兰一直冷眼旁观,将钟懿与于德年的对话尽收耳底。

方才霹雳弹的惊骇尚未完全平复,但此刻见钟懿竟主动提出和谈,甚至言语间带着几分退让,他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得意。

“哼,这小子果然是黔驴技穷了!”古兰暗忖,“任你诡计多端,在我这人质面前,还不是得乖乖低头?看来这朔方城的百姓,便是他最大的软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