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最新章节。
“不错,看得很透彻,怪不得冯市长都对你称赞不已。”
“一百亩地没有问题,但你也看到了现在市里的就业情况,想要获得这一百亩地,就必须要提供三百个工作岗位。”
“当然,我也不是让你马上就提供,也得有个时间限制,允许你一年之内,陆陆续续的提供这些工作岗位。”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百亩地,就可以给你按照二百元一亩的标准租给你。”
郑副市长对王东升的回答非常满意,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郑市长,如果我能在一年内,提供五百个工作岗位,这地能不能再多给批一些?”
“根据我的计划,最多半年,就能引进一条收音机和录音机的生产线。”
“到时候,加上电子表厂,到明年年底招收五百个工人,完全不成问题。”
王东升试探着说道。
多少工人无所谓,只要对方能答应,他有的是办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现在招聘返城知青,还可以获得税收和土地的优惠。
对他来说一点也不吃亏。
一亩地二百块钱一年,实在是太便宜了,他高低得先签个十五年的合同。
哪怕租金逐年按比例上涨,他也是赚。
等可以转让土地的时候,在直接把土地买过来。
到时候,还可以用租金抵消一部分折扣。
“你能提供五百个工作岗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郑副市长,没想到王东升的胃口这么大,一百亩地还不知足,竟然还想要更多的地。
他着实有些看不懂这一波操作。
按理说,正常来讲,现在有个十亩地就完全足够。
以后扩大规模的时候,再来找他们租地,也完全不影响。
市里也需要各种厂子撑门面。
别看保州市有不少厂子,但好多都不归他们市管,要么是化工部,要么就是省里的分厂。
本土国营厂,或者集体企业,能拿得出手的没有几个。
如果市里的集体企业,真能发展起来,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儿。
这两年发展经济,已经逐渐开始成为各级领导的任务。
去年国家已经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
虽然还有些领导,比较保守还在观望,但还是有一部分中年领导,已经嗅到了苗头,开始积极准备。
郑永红老爹年龄并不算大,今年才五十来岁,还有上升的希望,他自然是想干出一点成绩来。
“当然不是开玩笑,一条收音机生产线,三班倒,就需要至少一百个工人。”
“而电子表组装也需要大量的工人来干活,等厂子稳定下来,五百工人都不一定够。”
“除了收音机生产线,还可以引进录音机生产线,这两种产品的技术难度都不大。”
“生产线需要的资金也不多,却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王东升解释道。
根据他在羊城了解到的情况,想要弄一个日生产一百台的收音机厂,就得一百来个工人。
一天一百台,一个月三千台,一年也就三万多台,除去不合格的产品,真正合格的产品,撑死也就三万台。
这远远达不到王东升的目标。
收音机,也就最近这几年会稀缺,等八七年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把生产线卖掉,搞随身听,VCD这些东西了。
“你要能提供五百个工作岗位,我可以做主,给你批一百五十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