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李世民与渔家女曹婉儿的邂逅情缘》最新章节。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带着曹婉儿忧国忧民的底色,“信息如海,亦藏暗礁。真伪难辨,流言如刀,人心易惑。后世亦有后世之困。”
李世民抬头,目光如炬:“朕明白。昔有‘三人成虎’,今有‘众口铄金’。人心之险,古今皆同。关键在于,”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为君者需明辨,为政者需疏导,为民者需开智。此‘星火’乃利器,用正则福泽苍生,用邪则遗祸无穷。”
他迅速抓住了信息时代的关键矛盾,这份洞察力让林悦暗暗心惊。
林悦深知,要让这位以“天可汗”之姿开创盛世的帝王真正理解并尊重这个时代,必须让他亲眼看到、触摸到那足以改天换地的科技力量。
她申请了权限,带李世民参观了研究所的核心区域。
在巨大的海洋生物模拟实验室,透过厚厚的玻璃,李世民看到了模拟深海环境下的发光生物群落,幽蓝的光芒如梦似幻。
当林悦介绍这些研究对理解海洋生态、寻找新药的意义时,他感叹:
“此乃龙宫仙境乎?后世竟能再造深海,窥探其秘!”
在量子计算实验室,看着那复杂的管道和冷却设备,听着林悦解释
“量子比特”和“并行计算”的概念,尽管无法完全理解,但李世民从科研人员专注的神情和仪器的精密程度,感受到了人类智慧探索宇宙本源的无畏。
“此‘量子’之道,玄奥莫测,竟能沟通时空,连接你我。”他看着林悦,眼神复杂,“婉儿遗志,竟引朕至此等境地。格物致知,尔等后世子孙,已行至朕无法想象之远方。”
最让他震撼的,是卫星控制中心。
巨大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地球的实时影像,云图流动,风暴轨迹清晰标注。
林悦调出了实时画面,指向渤海湾:
“陛下请看,今日此地风平浪静,渔船作业无忧。”她又切换到全球视角,看着那悬浮于深邃太空中的蓝色星球,李世民久久无言。
他看到了他曾经统治的疆域,在浩瀚宇宙中不过是一隅之地。
那种渺小感与宏大感同时冲击着他。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低声吟诵,随即喟然长叹,“古人诚不我欺!然古人只凭想象,尔等却已身临其境,掌观天地!有此‘天眼’预警,婉儿所忧之风暴吞噬渔船之惨剧,当可绝迹矣!”
他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欣慰的光芒,对现代科技的力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认同。
朝夕相处,共同探索这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李世民与林悦(承载着曹婉儿意志的林悦)之间的情感,在知识的传递与震撼的共鸣中悄然滋长。
李世民发现,这位林博士身上,有着曹婉儿最珍贵的特质:
坚韧、慈悲、对土地和海洋深沉的爱。她讲解现代科技时的神采飞扬,如同婉儿当年描绘新稻种可能带来的丰收景象;她忧虑信息污染时的严肃认真,如同婉儿担忧渔民生计时的蹙眉;她在海洋实验室面对那些奇异生物时流露的纯粹好奇与热爱,更是与婉儿对大海的深情如出一辙。
他不再刻意区分“林悦”与“婉儿”。
在他眼中,林悦就是婉儿意志在此世的完美化身与升华。他欣赏她渊博的学识、清晰的逻辑、包容的胸怀,更被她那份跨越千年依旧炽热的“为民”之心深深打动。他会在她讲解复杂原理时,投去专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赞赏的目光;会在她成功用现代方法解决一个小问题(比如用手机APP快速叫车)时,露出由衷的微笑;会在她因研究所事务暂时离开时,感到一种微妙的空落。
林悦同样感受到李世民强大的精神力量。
他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洞察力都远超常人。
他从不因自己是帝王而傲慢,反而像一个最谦逊也最敏锐的学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
他对现代制度、科技、思想的评价,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那份属于开创盛世的雄主格局和远见卓识,让她深深折服。
当他用略带古韵却精准无比的词汇点评时事,当他从现代困境联想到大唐的治理经验,当他眼中流露出对婉儿遗志得以实现的欣慰时,林悦的心弦总会被轻轻拨动。
一次,在研究所顶楼天台,夜幕低垂,城市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
李世民凭栏远眺,夜风吹拂着他额前的短发(林悦带他去修剪了现代发型),沉默良久。
“林卿,”他忽然开口,这个称呼包含了多重含义——对臣子的认可,对学者的尊重,对“婉儿”的亲近,“朕观此世,繁华鼎盛,科技通神,远迈贞观。然…”
林悦安静地站在他身侧,等待下文。
“然人心之欲壑,似也随这繁华而深不见底。”他语气低沉,“信息虽通,隔阂犹在;粮仓虽满,饥馑未绝;利器虽强,争斗不息。朕在那些‘新闻’中,看到了尔等后世亦有‘突厥’之忧,有‘世家’之困,有‘天灾’之威。治大国,烹小鲜,其理亘古。科技可解婉儿之忧,却未必能填尽人心之壑。”
林悦心中巨震。这番话,道破了现代文明的深层困境。
她望向李世民,他侧脸在城市的辉光中显得格外刚毅,眼神深邃如海,仿佛穿透了千年的迷雾,看到了本质。
“陛下所言极是。”她轻声回应,带着深深的敬意,“科技是工具,人心是根本。婉儿之志,不仅是让土地丰收、渔民平安,更是盼天下万民皆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此志,千古不易。后世子孙,手握利器,更需常怀敬畏与仁心,方不负先贤筚路蓝缕,开创的这‘沧海桑田’。”
她胸前的无形护身符仿佛传来一阵微弱的暖意。
李世民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她:
“‘不负先贤’…说得好。婉儿之志,即朕之志,亦是尔等后世仁人志士之志。林卿,”
他伸出手,并非君臣之礼,更像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确认,“时空虽异,其志一也!朕虽身在此世,心系大唐,然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必将汇入朕之血脉。
待归去之日,大唐之河,当因今日所见而更添澎湃之力!吾等星火,永不熄灭!”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林悦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坚定信念在传递。
那一刻,身份、时代的隔膜仿佛消融了。
他们是君王与科学家,是千年故人与今生知己,更是共同守护着那份“让天下万民得享安乐”星火的同行者。夜风吹过,城市的星火在他们脚下流淌,头顶是亘古不变的苍穹。
一种深厚而复杂的情感——融合了敬意、知己之情、共同使命的羁绊,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在命运洪流中相遇相知的悸动——
在两人之间无声流淌,比脚下的灯火更加明亮,比头顶的星辰更加恒久。
他们知道,前路漫漫。李世民需要学习融入的还有很多,如何在这个没有君臣纲常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这“时空异客”的身份又该如何处置?而林悦,也需要处理这惊世骇俗的“接待”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但此刻,在千年星火的交汇点,他们紧握的手和共同的信念,便是照亮未知前路的最强光芒。
长安的灯火与信息星河,在灵魂深处,完成了最深的交融属于他们的“沧海桑田”,才刚刚开始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