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李世民与渔家女曹婉儿的邂逅情缘》最新章节。
“‘定海圭’?‘内含星芒’?‘天降’?这描述……听起来不像是凡间之物。”
哪吒眼中金光一闪:“‘通幽冥’……‘镇海眼’……这些词,与空间稳固、镇压异界通道有关!若此物真实存在,且被徐福带往东瀛……”
孙悟空猛地一拍大腿:
“嘿!老孙想起来了!当年俺老孙下东海龙宫抢宝,听那老龙王喝醉了嘟囔过一嘴,说什么上古时候有块‘玄水星核’碎片坠入东海之东,搅得海眼不稳,后来不知被哪个有本事的弄走了……莫非就是这‘定海圭’?那玩意儿要真是什么‘星核’碎片,带着空间属性,被那徐福拿去……啧啧,可就有意思了!”
陈老激动地补充:“结合徐福东渡的时间(公元前3世纪末),与神武天皇被设定的建国时间(公元前660年)相差约四百年。这四百年,正是日本从绳文时代向弥生时代过渡的关键期,大陆移民(包括可能存在的徐福后裔)带来了先进的农耕、金属器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日本社会结构。有没有可能……”
他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徐福携带的‘定海圭’或其他来自中土的、蕴含特殊力量或知识的物品\/传承,在数百年后,被某个崛起的部落领袖(即神武天皇的原型)所获得或继承?这股力量帮助他统一了部落,而为了神化统治,其事迹被附会上古神话,年代被大幅推前,并与天照大神后裔的传说强行嫁接?甚至……那‘定海圭’本身,就可能与方尖碑坐标所指向的‘古老昆仑投影’有关联?是打开某个‘门’的钥匙?或是镇压某个‘东西’的基石?”
这个假设将历史、神话、考古疑点、仙神的感知以及最前沿的相位空间发现,全部串联了起来。
神武天皇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虚构人物,而可能是揭开一个横跨远古与现世、连接地球本土秘辛与域外深渊威胁的关键节点!
“查!”李世民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帝王的决断,“集中资源,双管齐下!一,动用一切科技与玄学手段,深层次扫描分析奈良盆地橿原神宫及周边区域,尤其是哪吒三太子和大圣感知到的异常点!寻找任何空间异常、能量残留或古老器物痕迹!二,立刻组织最顶尖的考古、历史、古文字专家,全力研究徐福东渡的所有史料、传说和可能遗存,重点追查‘定海圭’的下落和特性!同时,严密监控日本方面对自身古代史,尤其是神武天皇相关的研究动向!”
他看向孙悟空和哪吒,语气带着恳切:
“二位上仙,此非仅为历史考据,更关乎方尖碑之谜乃至人类存续。承烨需要时间恢复,林悦尚未苏醒,探查那重合点及搜寻徐福遗物,恐怕还需仰仗二位神通。”
孙悟空咧嘴一笑,金箍棒在手中转了个圈:
“嘿嘿,老孙最烦这些弯弯绕绕的谜题,不过既然可能跟那劳什子方尖碑有关,又有架打(指可能遇到的守护力量或异变),俺老孙就走一趟那东瀛小岛!看看底下到底埋着啥‘古蚯蚓’!”
哪吒神情肃然,火尖枪嗡鸣:
“陛下放心,事关重大,哪吒义不容辞。我即刻动身,循着那丝与方尖碑气息相似的‘凝固怨气’及空间坐标映射点,潜入奈良地下探查。若有邪祟作乱,或发现‘定海圭’线索,定当处置。”
“承烨,”李世民转向儿子,“你专心恢复,玄龙令关系重大,务必尽快修复。同时,你与陈老坐镇中枢,协调所有信息,分析二位上仙传回的数据。记住,安全第一!”
李承烨重重点头:“儿臣明白!”
行动与暗流,计划迅速展开。
哪吒化身一道微不可察的金光,融入大地,朝着奈良盆地的深层潜行而去,他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每一寸土壤、岩石中可能残留的异常能量和空间褶皱。
孙悟空则一个筋斗云,直接出现在日本列岛上空。
他并未急着去奈良,而是先绕着列岛飞了几圈,火眼金睛如同探照灯般扫视着下方的山川河流、城市乡村。
他看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也看到了隐没在深山中的古老神社散发的微弱神道气息,但更多的,是一种潜藏于地脉深处的、混杂着龙脉地气与某种淤积不散的沉滞怨念的能量。
在奈良、京都、富士山等几个特定区域,这股气息尤为明显,如同沉睡的病灶。
“哼,果然有古怪。”孙悟空降下云头,落在奈良郊外一处僻静的山林。
他拔下一根毫毛,吹口气,变出数十个小猴子,悄无声息地潜入各处神社、古坟遗迹,尤其是橿原神宫附近,寻找可能存在的结界、密室或能量汇聚点。
与此同时,昆仑基地的超级计算机群全力开动,结合卫星遥感、深层地质探测数据以及玄龙令残留的坐标信息,构建奈良盆地下方的三维能量模型。
陈老带领的历史团队则埋首于浩如烟海的秦代简牍、日本古文献以及东亚各地的徐福传说中,试图拼凑出“定海圭”更具体的模样和可能的流向。
几天后,哪吒率先传回重要信息。
他的声音直接在李承烨和陈老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凝重与惊奇:
“奈良盆地下方约三千米深处,存在一个巨大的、被强力封印的古代能量场!封印手法极其古老玄奥,混杂了中土道门符箓、某种原始自然灵力和……一丝极其微弱的、与金字塔文明能量纹路迥异但同样精密的‘技术’痕迹!能量场核心,检测到强烈的空间扭曲波动,其频率……与承烨带回的方尖碑坐标散发的气息,有7%的吻合度!虽然很低,但在如此深的封印下还能泄露出来,其源头强度难以想象!”
“封印内部是什么?”李承烨急问。
“无法强行探查,封印本身带着强烈的反噬诅咒,性质与方尖碑的怨念同源!强行突破,可能引发未知灾变。”
哪吒语气沉重,“不过,在封印外围,我发现了一些人工开凿的、非常古老的甬道痕迹,似乎曾有凡人试图接近,但都失败了,留下了不祥的尸骨。在一条甬道的尽头,找到了一块残缺的黑色玉璧碎片。”
全息影像传来,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色玉璧碎片显现出来。它质地温润却透着寒意,内部果然隐约可见点点极其微弱的、仿佛凝固星辰般的银白色光点(星芒)。
璧的一面刻着几个极其古老的象形文字,经基地古文字专家紧急比对,确认是失传已久的先秦“鸟虫篆”,释读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镇……”
后面的字残缺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陈老惊呼,“这是传国玉玺上的铭文!徐福所求的‘定海圭’,难道是用与传国玉玺同源甚至同级的材料制作的?这碎片……就是‘定海圭’的一部分?!”
几乎在同一时间,孙悟空的信息也到了,带着一丝得意:
“嘿!俺老孙有发现!在橿原神宫地下秘库里,找到个被层层封印的破盒子,里面装着几片烂竹简,还有半块破玉佩,跟你那边哪吒发现的碎玉璧材料很像!竹简上鬼画符,俺老孙看不懂,已经让毫毛兵给你们送回来了!”
当竹简残片被火速送回昆仑,技术部门立刻进行高精度扫描和碳14测定。
竹简年代确定为弥生时代晚期(约公元1-2世纪),上面的文字是变体的汉字夹杂着一些难以辨识的符号。经过艰难破译,其大意是:
“……祖(徐?)公遗训,神器‘镇海’(或‘定海’?字迹模糊)乃天授,非王者不可持,持之可……(模糊)……山川,慑服鬼神……然其性至阴至寒,久持损寿,且易招……(大段模糊)……邪祟觊觎……吾族奉圭隐于大和之根,借地脉龙气以温养,并以血祭……(模糊)……加固祖神(指天照?)所遗之封……后世子孙,谨守秘地,万不可令神器现世,亦不可令封……(残缺)……”
信息量巨大!
1. 徐福(“祖公”)确实将一件名为“镇海\/定海”的神器带到了日本。
2. 神器威力巨大(“慑服鬼神”),但副作用可怕(“至阴至寒,久持损寿”),且会引来“邪祟觊觎”。
3. 徐福后裔(或继承其遗志的部落)将神器隐藏在大和地区(奈良)地底深处(“大和之根”),并利用地脉龙气温养,同时进行血祭(!)来加固一个由“祖神”(可能指被神格化的徐福或附会的天照大神)留下的“封印”。
4. 这个封印,显然就是哪吒发现的、封锁着那个古老能量场的封印!
5. 严令后代守护秘密,绝不能让神器现世,更不能让封印松动。
“血祭……加固封印……”李承烨感到一阵寒意。方尖碑的无尽怨念,奈良地底被封印的古老能量场,徐福后裔用血祭维持的封印……这一切似乎串联成了一个恐怖的闭环!
“所以,”陈老的声音干涩,“所谓的神武天皇东征建国,其核心真相,极有可能就是徐福后裔(或一个获得了徐福传承的强力部落首领),凭借着‘定海圭’的力量,征服了大和地区。然后,他们发现了奈良地底那个可怕的、散发着怨念的古老能量场(可能就与方尖碑坐标有关)。
为了镇压它,防止‘邪祟’(可能指被吸引来的异空间存在,或者能量场本身泄露的恐怖力量),他们不惜代价,以‘定海圭’为核心,结合地脉,并辅以残酷的‘血祭’,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封印!为了神化统治、掩盖血腥的镇压手段,也为了解释‘定海圭’的来源和力量,他们编造了神武天皇作为天照大神后裔东征建国的神话,并将年代大幅提前!”
“那‘定海圭’,既是他们权力的来源,也是镇压恐怖、维系封印的枷锁!”
李世民总结道,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而金字塔文明巢穴中的方尖碑,其坐标指向这里,说明这个被封印的能量场,或者其源头,与方尖碑有着同源的、跨越时空的联系!它们都是某个古老得无法想象的‘存在’或‘事件’的碎片!”
孙悟空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插了进来:
“俺老孙的火眼刚才看到,那小岛上的‘古气’和‘怨气’,在刚才哪吒探查和俺老孙取东西的时候,好像……动了一下?虽然很轻微,就像睡觉翻了个身。老陈头,你们那边的能量读数没异常吧?”
陈老脸色剧变,立刻调看奈良地区的实时能量监测图。
只见代表深层封印能量场的曲线,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却清晰无误的……向上波动!
“不好!”哪吒的警示同时在众人脑中炸响,“封印外围能量有轻微活跃迹象!虽然很快平息,但……那绝非自然波动!有什么东西……被惊动了!或者说,我们的探查,像投入死水的一颗石子……”
一股寒意瞬间席卷了昆仑基地的核心。
历史的迷雾刚刚被拨开一角,露出下方狰狞的真相,而沉睡的恐怖,似乎也因此……被提前惊醒了。
寻找神武天皇的起源,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学术课题,而是关乎揭开远古封印之谜、洞悉方尖碑本质、甚至可能提前引爆一个深埋在日本列岛之下的、比金字塔威胁更古老更未知的定时炸弹的生死行动!
下一步,是强行突破封印探查?还是寻找彻底解决隐患的方法?亦或是……
金字塔文明,是否也早已察觉了此地的秘密?深渊与远古的阴影,同时笼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