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

第165章 内斗小能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问鼎十国》最新章节。

面对朱元这样吹响反击号角,一人率兵纵横淮南西路,独取三州破涡口的功臣,李璟居然没有任何调查,当即派遣武昌节度使杨守忠取代朱元的位置,诏命朱元返回金陵。

当李景达看到杨守忠拿着李璟的调命时,整个人都傻了,看着陈觉道:“陈监军,何至于此?朱都监提孤军北上,取黄州斩齐藏珍,破蕲州诛叛徒李福,败司超夺光州。夜袭涡口,一举攻破北贼在濠州布下的防线。他所立之功,除了柴大将军外,谁能可比?如此功臣,这般待他,岂非寒了将士的心?”

面对李景达这肺腑之言,陈觉甚至懒得与之辩解,只是淡淡地道:“此乃上意,觉只是听命而行。大王若是有异议,去问陛下便是。”

李景达气得胸口不住起伏,却也不再说一句话了。

李景达为帅魄力不足,给他能打之将,他能打出好的成绩。但是给他一个陈觉这样的监军,他却又没有反抗的勇气。

只能随之任之。

紫金山。

朱元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的周军大营,脑中想着如何将粮食运到寿州城里。

只要能够将粮食送进去,他们也没有必要玩命地跟周军死磕了。

虽然他的本性恨不得跟周军打个海枯石烂,将功劳赚足了。

但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斗智斗力,无不证明了一点。

周军在方方面面都胜过他们,这种实力的差距已经不是几个兵几个将能够弥补的。

想要逼退周军,还得靠契丹的力量。

但是寿州若失,江淮门户大开。即便周兵退了,复来之日,他们同样无力阻挡。

此番大战,他们已经丧师十数万,没有五年以上的修养,恢复不过来。

守住门户寿州,借助契丹逼退大周,这是南唐目前最好的出路。

“都监!”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神色慌张地走到了近处。

朱元奇道:“宋先生,怎么了?”

来人叫宋垍,是他的门客。

两人在金陵认识的,相交莫逆。

朱元在淮南西路征伐时,察觉了手上的兵越多,很多细节处理不过来,便修书将宋垍请到了军中协助自己处理军中琐碎事情。

宋垍快步来到近处道:“不好了,刚刚有人来请都监,说是齐王请你去濠州议事。”

朱元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的。大王是大元帅,邀请某商议军务有何不妥?”

他讨厌陈觉,但并不讨厌李景达。

宋垍摇头道:“大大地不妥。都监细想,我们打了两个多月,齐王何曾招过任何一将去濠州?不曾,齐王虽是大元帅,但真正的大权在陈监军手中,故而从不干涉前线事务,所有军令皆出自陈监军之手。”

“都监与陈监军不睦,此番他派人来请监军去濠州,十有八九有诈。都监这一去,那就回不来了。”

朱元脸色骤变,骇然道:“不至于吧。”

宋垍肃然道:“将军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其他诸将,看看他们是否得到了召见?若他们也得到了召见,那便是属下多疑了。可真只有都监一人,此去必然大祸临头。”

朱元不敢迟疑,分别去了边镐、许文稹、林仁肇、陈德诚的营寨,发现的确只有自己一人召见。

朱元惶恐之下,更不敢前往濠州,一边假装军情紧急,脱不开身推诿,一边派人去濠州打探消息。

果真得知朝廷接替自己的人选都已经在濠州等待了。

朱元惊怒交加,想着家中妻儿,急得都有自杀的念头。

宋垍喝道:“大丈夫何不投富贵,何必为妻儿一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