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

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问鼎十国》最新章节。

文德殿。

符皇后坐在床榻边,轻声说着自己今日处理的奏章。

“曲阜孔家派人上书申请免田地税,此举得到了三位宰相的认同。妾身却觉得至圣先师有教无类,传文化于天下,乃万世师表,值得天下人尊重。朝廷可以为孔圣修庙祭祀,可安排孔家后人于庙中为官,常供香火,这是孔圣应得的尊重。可孔圣后人百十,人人拥有大片土地,又有什么功绩继承孔圣福祉?”

“妾身回绝了孔家的提议,曲阜孔家,照平民例纳租上缴税赋,不予任何特权。”

“还有淮南今年大旱,诸多开垦的荒地,收成都不好,甚至还不够还秧苗借贷,江淮百姓愁苦,不知如何还贷。”

江淮向来富庶鱼米之乡,大周取江淮后,组织百姓开垦荒地,恢复民生。

去年江淮大丰收,朝廷得到了大批粮草,以作此次北伐之用。

郭荣圣心大悦,特别命江淮官员继续组织百姓开垦荒地。

不想今年天气异常,江淮多月无雨,水位下降得厉害,大部分田地得不到及时灌溉,收成欠佳。

寻常百姓极少培育秧苗稻种,大多都是专人特别培育,百姓或向官府购买或向官府租借,以秋收时,以粮食归还。

朝廷特许的良心借贷。

这再良心的借贷也得有借有还,现在江淮百姓受旱灾影响,还不上朝廷贷,上下惶恐。

江淮官员将情况反映给了朝廷。

符皇后轻声说道:“春耕时,太史令就察觉江淮气候异样,有官员说此时借百姓秧苗稻种,恐百姓无力偿还。妾身记得陛下当时即道‘朕为天子,天下百姓如同朕子,岂有子倒悬而父不慷慨的道理’。故而不计得失,将秧苗稻种分发需求百姓。”

“妾身心怀陛下仁政,斗胆做主,免去了江淮今年的田税……”

……

符皇后一字一句地说着,将自己今日处理的政务一一细说。

说着说着,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了。

符皇后极为聪慧,她知自己的丈夫忌惮父亲符彦卿的威慑,从来不过问朝政,也知他脾气不好,每当他盛怒时总是从容劝说,免得他对兵将施暴而影响军心。

此次迫不得已,手握天下权柄。

面对庙堂的钩心斗角,面对相权过大而皇权渐渐旁落的局面。

符皇后也有些心力憔悴。

只是她不能倒下,丈夫的托付,还有自己六岁的儿子,都得硬撑下来。

在人前符皇后不敢有任何懈怠,但在自己丈夫面前,泪水还是忍不住落下。

“不哭不哭!”

符皇后骇然抬头,看着床榻上勉强挤出笑脸的丈夫,惊愕的一时,发不出任何声响。

郭荣虚弱笑道:“莫要吱声,朕就想看看,这庙堂之上,还有多少小丑。”

他的病情是越来越重了,六日前头痛欲裂不省人事。

亏得宫中御医妙手回春,用金针将郭荣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便是如此,郭荣也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全靠鼻饲术续命。

到了第四日,方才渐渐有了意识,但依旧手不能动,口不能言,就好像灵魂尚在,身体却不是自己的。

符皇后每天晚上都会将庙堂上的事情细细对郭荣说,那一天正好是议政厅提议让李昉担任蓟州刺史。

也是郭荣不能理政,符皇后所掌的皇权与范质为首议政厅的相权冲突最大的一次。

符皇后觉得应该从旧制,让武臣担任这个刺史。

但范质、王溥、魏仁浦皆以为蓟州情况特殊,以文臣来当这个刺史,更便于管理被契丹统治多年的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