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思想

第160章 弥陀光明,唯摄念佛2(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善导思想》最新章节。

善导大师有五部九卷,有五部着作,其中以《观经四帖疏》为楷定书,是核心中的核心。另外还有四部,《般舟赞》也是其中一部。善导大师对于“唯觅念佛往生人”等等这个类似的话非常非常的多,《般舟赞》里面有这么一段,“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这是夸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八万四千好,就可以看出西方极乐世界有多殊胜。咱们娑婆世界的佛——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是浊、是秽土,佛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佛有八万四千相,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他能够遍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是他照不着的,这是夸阿弥陀佛的果地圆满。“不为余缘光普照”,就是目的。不是为了其他的缘,不是为了其他的这些目的,他去普照光明,他为什么照光明?他只有一个唯一的目的,什么唯一的目的?“唯觅念佛往生人”。他只唯独去寻觅,觅——寻找,找念佛求生净土的人,摄取这些断恶修善,一向专称弥陀佛号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比如说在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一枚戒指突然掉了,不知道掉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个时候我们会把灯打开,灯一打开,了凡先生常说:“一灯破除千年暗。”灯一打开,整个暗室完全都通透、通亮了。但是我们打开电灯不是为了照桌子、照椅子、照板凳,我们是为了照戒指,我们只是为了找戒指,所以才开的灯,开灯的目的是要找那个掉在地上的戒指。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光明虽然普照十方世界,但他是有目的的,他是用这个光来寻找、来接引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我今天开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好,我就成了阿弥陀佛唯独摄取的对象,其他人不像我这么做,阿弥陀佛不摄取。“唯觅念佛往生人”。《般舟赞》还有类似的话特别多。

再看“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欲比十方诸佛国,极乐安身实是精”。一一光明照耀十方世界,而且是连续不断的照,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照。觅就是寻找,一边照一边寻找,仔细的找,找不到绝不罢休。一个都不亮,一个都不能少,通通要照到,通通要找到,就像自己的娃丢了,到处找。阿弥陀佛从十个方向,实际上就是遍布所有的方向,到处去找。只有一个目标,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看到、照到念佛往生的人了,就把他接到西方极乐世界,“称名自归”就把他接回家。这个家里好啊,这个家里是超豪华装修,超大的奢华的别墅,比王宫还要别墅的王宫。拿十方所有诸佛国去跟西方极乐世界比,最后的结果是西方极乐世界安生是最最精辟、最最精华的。如果极乐世界跟诸佛国比,极乐世界才是我们众生的安身立命之处,精就是精华,西方极乐世界是十方国土中的精华呀!大家去看《无量寿经》,我们一开始也讲过,世自在王佛给法藏比丘展示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这法藏比丘是把这么多数不清楚的诸佛净土,所有的精华浓缩在一起设计的五个大劫,把他们所有的好、所有的精华,全部收集过来以后,放在他的设计稿子里面,最终设计出了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通过数不清楚的时间,兆载永劫的时间,不停的装修、不停的设计、不停的施工,最终成就了这华丽丽的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十方一切诸佛国要比西方极乐世界那都是逊色的。

《往生礼赞》里也有,叫“唯有念佛蒙光摄”。原话是这样的:“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阿弥陀佛身色广大,如金色的大山,比须弥山要大得多,他的相好光明遍照十方,遍照整个所有的宇宙空间。但是只有念佛的人,才能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只有念佛的人才蒙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为什么?什么原因?第四句来解释——“当知本愿最为强”。我们应当要知道,专修念佛的人他随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他乘阿弥陀佛本愿之强增上缘,所以专修念佛,断恶修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直至临终的人,才能够在断气的时候蒙受阿弥陀佛心光摄取,往生西方极乐。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弥陀光明唯摄念佛的人呢?众生平等,你不要有分别心,不念佛你就不摄取,为什么你只摄取念佛的众生?第二,弥陀光明不摄杂行者,为什么呢?第三,唯摄念佛之人,不摄杂心之人,为什么弥陀光明唯摄念佛人?

针对第一个疑问,有三点。第一,念佛的人与阿弥陀佛有亲、有近、有增上,这三缘。咱们前面就已经解释过了,这是善导大师弥陀化身的原话。不专修专称弥陀名号的师兄,他夹杂,用善导原话讲叫杂行杂修之人,他就没有亲、没有近,没有增上这个三缘,所以阿弥陀佛不摄取。第二,念佛众生摄取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原来就是这么设计的,佛光摄取就是本愿里面的设计。那公共汽车是坐人的,它就是这么设计的。你不能推一堆猪上去,那车上不去,当然他这个驾驶员也不会让你上去。这个运人的地铁,你不可能带个狮子、老虎上去。念佛众生,阿弥陀佛,光明摄受不取,那是法藏比丘在因地,在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就是这么设计的。第三,念佛是法尔自然,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法尔如是、自然而然的问题。所以从这个三缘、本愿、法尔,这三个角度,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弥陀光明只摄取念佛的人。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自问自答,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这个明白吧!“备修众行”,我除了念佛之外,我诵个经、拜个忏、持个咒、打个水陆,我修一下人天福,我修一下净业三福,我只要把这些所修行的资粮全部回向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理论上讲是都可以往生的,《观经》上是这么说的嘛!修十三定观、修净业三福,那都可以往生嘛,只要回向都可以往生。为啥阿弥陀佛的光只摄受念佛的人,这是什么原因?“有何意也?”字面意思就是这样,诸修行只要能回向都可以往生。凭什么你阿弥陀佛只光照那些念佛的人。什么原因?前面是善导大师设的问,设问句嘛,自问自答,下面善导大师给出答案,答案是什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关于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痛!太痛了!我的女巫死了,梅琳娜也烧了。林缺重生到艾尔登法环的世界,决定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一次,没有人会死。觉醒万物攻略系统!获得无数boss技能!女巫!艾尔登之王命令你,死了也给我复活!梅琳娜!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发烧!不许变成熟人!不许当木头!托普斯!谁敢动你来一个本王杀一个!玛莲妮亚,米凯拉,菲亚,壶哥!都给我活着!我带你们一起去攻略世界!见证无上意志的覆灭!本书
小尼姑姐姐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