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谢文东

第372章 春庙里的日向葵与读书声(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东北谢文东》最新章节。

第三百七十二章:春庙里的日向葵与读书声

1949 年的初春,微风轻拂,似乎带着些许温柔的气息。北河村的村口,那几棵老柳树也仿佛感受到了这股暖意,纷纷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芽尖上还挂着晶莹的晨露,宛如点点繁星,点缀在这片原本有些荒芜的村庄上。

然而,这股初春的暖意,却并未能够驱散谢文东心中的那块疙瘩。这几天,他总是在村口徘徊,目光不时落在那些半大孩子们的身上。这些孩子们,有的背着篓子,匆匆忙忙地奔向田野去挖野菜;有的则紧紧跟随着大人们,手中紧握着的,并非是书本,而是那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镰刀。

谢文东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他也曾和这些孩子们一样,每天都在田野间忙碌。但那时,他的手中,握着的是充满希望的书本,而不是这冰冷的农具。

这天早饭,张彩霞端上热腾腾的玉米糊糊,见谢文东扒拉着碗里的饭,眼神却飘向窗外,忍不住问:“又在琢磨啥呢?自打开春,你就老走神。”

谢文东放下筷子,指了指窗外追着蝴蝶跑的几个孩子:“你看他们,最大的都快十岁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以前村里没这条件,现在太平了,总不能让娃们一辈子睁眼瞎吧?”

张彩霞愣了愣,随即点头:“你说得对。我小时候,我爹想送我去镇上读书,可家里穷,最后还是没去成。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村里有个学堂就好了。”她这话没说完,忽然眼睛一亮,“对了!村西头不是有座旧庙吗?去年雨下得大,屋顶漏了,神像也搬去后山了,空着也是空着,能不能改造成学堂?”

这话正说到谢文东心坎里。他“啪”地一拍桌子,差点把碗震倒:“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我就去跟村长商量,再去趟县里,找教育科的人问问,能不能给咱派个教书先生!”

第二天一早,谢文东揣着两个窝头就往村部跑。村长王福贵一听他要把旧庙改成学堂,先是愣了半天,接着一拍大腿:“好啊!这可是大好事!娃们有学上,咱北河村才算真有盼头!我第一个支持你!”

可消息传出去,村里却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当天下午,谢文东正准备去旧庙查看情况,就被几个老人拦在了半路。为首的是村里的李大爷,他拄着拐杖,脸色沉沉的:“文东,你这娃咋这么不懂事?那旧庙是供奉山神的地方,改成学堂,是对山神的不敬!要是惹得山神发怒,再闹灾咋办?”

旁边的张大爷也跟着附和:“就是!娃们上学有啥用?不如跟着大人学种地,以后还能混口饭吃。花那力气盖学堂,纯属瞎折腾!”

谢文东心里早有准备,他扶着李大爷的胳膊,耐心解释:“李大爷,山神保佑咱,是盼着咱日子过好。娃们读书识字,以后能懂道理、有本事,咱北河村才能越来越好,这才是山神想看到的。再说,旧庙空着也是浪费,改成学堂,让娃们在里面读书,不比荒着强?”

正说着,张彩霞带着几个妇女走了过来。为首的是村里的王大嫂,她手里挎着个篮子,笑着说:“李大爷,您这话就不对了。我家虎子天天问我,‘娘,啥是字啊?’我都没法回答。要是有了学堂,虎子就能读书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当先生呢!这可是好事,咋能说是瞎折腾?”

“就是啊李大爷,”另一个妇女接过话茬,“彩霞妹子说了,学堂盖起来,咱们妇女也能跟着学几个字,以后就算去镇上买东西,也不怕被人骗了。”

李大爷看着围过来的妇女们,又看了看谢文东诚恳的眼神,沉默了半天,终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想做事,我也不拦着。但你们得保证,不能对山神不敬,庙里的香火,还得接着供。”

谢文东连忙点头:“您放心,我们就在庙里隔出一小块地方供奉山神,天天上香,绝不敢怠慢。”

解决了老人们的顾虑,谢文东立刻带着几个后生去旧庙清理。旧庙的屋顶破了好几个洞,地上满是灰尘和蜘蛛网,墙角还长了青苔。谢文东踩着梯子爬上屋顶,伸手摸了摸瓦片,大多都已经碎裂了。“得换些新瓦片,不然下雨天还得漏。”他对着下面的人喊。

“我家有!”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是村里的木匠刘师傅,“去年我盖房剩下了两捆瓦片,明天我就拉过来!”

“我家有木料!”

“我出力气!我年轻,有的是劲!”

村民们的声音此起彼伏,谢文东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烘烘的。他想起小时候,村里也想过办个私塾,可那时候兵荒马乱,刚搭起个架子就被土匪给烧了。爹当时蹲在地上哭,说“娃们没福气”。现在,他终于能圆了爹当年的心愿了。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男人们忙着修缮屋顶、平整地面、打制课桌,女人们则跟着张彩霞打扫卫生、缝制窗帘、准备供山神的香火。张彩霞还特意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结婚时的红布,裁成小块,缝在窗户上,说“这样学堂里能亮堂点,也喜庆”。

这天傍晚,谢文东扛着最后一根木料走进旧庙,看见张彩霞正蹲在地上,用石灰在墙上写字。她穿着件浅蓝的布衫,头发用布巾包着,额头上渗着汗,手里的石灰棒在墙上划过,留下工整的“人”字。

“写啥呢?”谢文东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张彩霞回头,脸上带着笑:“我想着,先在墙上写几个简单的字,等先生来了,娃们也能先看着眼熟。你看,这个‘人’字,多好写。”

谢文东看着墙上的“人”字,又看了看张彩霞沾着石灰的脸颊,忍不住笑了:“你啊,总是想得多。对了,我今天去县里,教育科的王干部说了,下周就给咱派个教书先生来,姓陈,是个老秀才,肚子里有学问。”

“真的?”张彩霞眼睛一亮,手里的石灰棒都差点掉在地上,“那太好了!娃们终于能上学了!”她兴奋地拉着谢文东的手,像个孩子一样。

谢文东看着她雀跃的样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想起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张彩霞也是这样,一点小事就会开心半天。那时候他刚从外面回来,兜里没钱,只能给她摘山里的野果子。她拿着野果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说“比城里的点心还好吃”。这么多年,她一直陪着他,苦日子里也从没抱怨过一句。

“对了,”张彩霞忽然想起什么,拉着谢文东往庙外走,“我在学堂门口种了两排向日葵,你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