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秋光偷渡韶华》最新章节。
春末的阳光已有了些许力度,透过教学楼旁高大香樟树新生的、嫩绿的叶片,在干净的水泥路面上投下细碎而晃动的光斑。周五下午的校园,空气里飘浮着一种周末将至特有的、轻快而松弛的气息。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悠扬地回荡,各个教室的门相继打开,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谈笑声、脚步声、书包拉链开合的声响瞬间充满了走廊。
高二(三)班的教室里,人群渐渐散去。林雪萍站在讲台边,不疾不徐地收拾着教案和生物课本,耳边听着学生们关于周末计划的零星讨论。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靠窗的那个位置。
江韵华正利落地将最后一本习题册塞进略显陈旧但洗得干净的书包,拉上拉链,动作干脆。他似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侧过头,对身旁正在仔细地将画笔一支支收入笔袋的许清瑶低声说了句什么。许清瑶今天扎了个清爽的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颈部线条,穿着一件浅杏色的针织开衫,闻言抬起头,嘴角弯起一个明媚的弧度,点了点头。
林雪萍看着这对年轻人,心里微微一动。自从上次在快餐店偶遇他们熬夜修改参赛方案后,她能感觉到,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那种默契,不再仅仅局限于学习伙伴或者工作搭档,而是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属于青春情愫的朦胧光泽。作为老师,也作为某种程度上看着他们成长的“姐姐”,她乐见其成。毕竟,江韵华的踏实专注,许清瑶的聪慧灵动,确实是相得益彰。
她拿起自己的东西,正准备离开教室,江韵华却和许清瑶一起走了过来。
“林老师。”江韵华开口,语气带着尊重,也有一丝熟稔,“周末……您和我哥,有安排吗?”
林雪萍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他们:“暂时还没有特别的安排。怎么了?”
许清瑶接过话头,声音清甜悦耳:“林老师,是这样的。下下周不是有校园开放日暨艺术节吗?我们学生会负责的一个互动体验区,想做一个‘微观世界’的主题,用超轻粘土制作细胞器、DNA双链模型什么的,让来参观的初中生和家长们动手参与。我们试做了几个样品,但总觉得……不够生动有趣。”她说着,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帆布包里,小心地拿出几个用透明小盒子装着的、色彩缤纷的粘土模型。有圆圆的线粒体,有内质网,还有一小段扭扭歪歪的DNA链。创意很好,手工也细致,但在造型和色彩搭配上,确实显得有些中规中矩,像是标准的教学模型,少了点吸引眼球的“艺术感”和“可爱度”。
江韵华补充道:“我哥……他不是学建筑设计的嘛,对结构和美感挺在行的。我们想,能不能周末请教一下他,看看怎么改进一下这些模型的外观?让它们看起来更酷、更吸引人一点。”他的眼神里带着期盼。许清瑶也用力点头,眼巴巴地望着林雪萍。
林雪萍看着两个孩子真诚又带着点忐忑的神情,不禁莞尔。她想起江明华书架上那些厚厚的设计图册,以及他偶尔兴致来了,会在速写本上随手画下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草图或产品造型。这点小忙,对他来说应该不算什么,而且,他大概也会很乐意参与这种充满创意和校园气息的事情。
“这个想法很好啊。”林雪萍笑着应允,“我晚点跟明华说一声。他明天应该没什么紧急的事。要不……你们明天下午来教工宿舍?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
“太好了!谢谢林老师!”许清瑶立刻笑逐颜开,几乎要跳起来,“我们去教工宿舍找您和明华哥吧?方便吗?我们可以带材料过去!”
“当然方便。”林雪萍点点头,“那就明天下午两点,怎么样?”
约定好时间,江韵华和许清瑶道谢后,并肩离开了教室,背影轻松雀跃。林雪萍看着他们走远,才转身走向办公室,心里盘算着晚上怎么跟江明华说这件事,顺便……或许可以一起准备些茶点。
回到家,林雪萍将这件事在电话里告诉了还在工作室加班的江明华。电话那头,江明华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声音里还带着笑意:“这两个小家伙,倒是会找帮手。行啊,正好我明天上午就能把图纸的修改稿搞定,下午有空。帮他们看看,也挺有意思的。”他似乎对弟弟和许清瑶的这个“项目”颇感兴趣。
“那……我明天上午去买点水果和点心?”林雪萍自然地接话。
“嗯,好。别太辛苦,简单准备点就行。我大概一点前能回来,帮你一起弄。”江明华叮嘱道,语气温柔。
第二天是周六,天气晴好。林雪萍上午去附近的市场买了新鲜草莓、橙子和一些口感松软的蛋糕坯。午饭后,她正在厨房清洗水果,门铃就响了。她擦擦手走去开门,门外站着提着大包小包粘土、工具和参考书的江韵华和许清瑶,两人脸上都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和兴奋的光彩。
“林老师下午好!”
“明华哥回来了吗?”
“快进来吧,他刚到家,在换衣服。”林雪萍侧身让他们进屋。
江明华从卧室出来,已经换上了居家的棉质T恤和长裤,少了几分工作中的严肃,多了几分随和。他笑着跟两个年轻人打招呼:“这么积极?材料都带齐了?”他的目光落在他们带来的那一大袋五颜六色的超轻粘土和各种塑形工具上。
“齐了齐了!”许清瑶迫不及待地把东西在客厅的茶几上摊开,色彩斑斓的粘土瞬间让素雅的客厅活泼起来。江韵华则把几本厚厚的生物图册和艺术造型参考书也搬了出来。
四个人围坐在茶几旁。阳光透过阳台的玻璃门洒进来,在地板上铺开一片暖融融的光毯。林雪萍端来泡好的花茶和切好的水果、蛋糕。
江明华先拿起他们之前做的几个模型仔细端详,又翻看了一下图册上标准的细胞结构图。“想法是好的,方向也对。”他先肯定了他们的基础,然后指出问题,“但你们看,这些模型太‘标准’了,像教科书上的插图。要想吸引人,尤其是吸引 younger 的学生,需要加入一些‘变形’和‘趣味性’。”
他拿起一块蓝色的粘土,手指灵活地揉捏着,一边讲解:“比如这个线粒体,它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我们可不可以用更动感的流线型来表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椭圆。这里可以捏出一点凹凸,像是能量在流动的感觉。”说着,他手下很快出现了一个造型别致、充满力量感的“线粒体”,虽然还是那个结构,但看起来生动多了。
“还有色彩,”林雪萍拿起一块红色和一块黄色的粘土,将它们轻轻揉在一起,产生柔和的橘色渐变,“不一定非要严格按照图谱上的颜色。可以尝试用渐变色,或者更明快、更梦幻的色彩组合。比如叶绿体,除了绿色,可以加一点点鹅黄色,显得更鲜嫩,像春天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