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只想安静地当具尸体》最新章节。
热搜的热度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也快。
没几天
#陆子昂 沉默的力量#
#扫地僧本僧#
就被新的娱乐八卦取代,沉入了互联网的信息海洋。
陆子昂的茶馆重归平静,那些因片花而起的合作邀约,在他持续的“三不”政策(不接、不看、不理)下,也渐渐稀疏下来。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最原始的轨道:被阿婆的收音机吵醒,开门,泡茶,听评书,遛阿黄,偶尔写点只有自己看的随笔,内容从“蒜价又涨了”到“昨晚梦见会说话的刨子”,无所不包。
宇文殇说他这是提前进入了老年痴呆式创作,陆子昂懒得反驳。
那把木雕小马依旧摆在窗台,挨着郁郁葱葱的绿萝。
小马的眼睛还是两个浅坑,陆子昂始终没下刀雕刻,仿佛留白才是它最终的归宿。
就在陆子昂以为关于《大城小匠》的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时,刘导的电话又来了。
这次不是拍戏,是后期配音。
“陆老师,就几句补录,最多半天功夫!实在找不到比您更合适的人了,别人配不出您那个味儿!”
刘导在电话那头语气恳切。
陆子昂本想拒绝,但听到“半天功夫”和“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讨厌麻烦,但也讨厌因为自己给别人添麻烦,尤其是刘导这种合作还算愉快的。
“时间,地点。”
他言简意赅。
刘导大喜过望,连忙报上。
于是,在一个周二的上午,陆子昂再次出现在了影视城的录音棚外。
这次他没穿戏服,还是那身旧衣服,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保温杯和那个木雕小马——出门前鬼使神差塞进去的,大概是想给这无聊的行程找个伴。
录音棚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与片场的嘈杂截然不同。
配音导演是个戴耳机的年轻女人,很客气地跟他讲解流程。
需要补录的几句台词,大多是拍摄时现场收音效果不佳,或者需要更精准情绪的地方,其中就包括那句“手艺在心,不在器”。
陆子昂戴上耳机,站在麦克风前。看着屏幕上自己沉默劳作的画面,他有点恍惚。
画面里的那个人,既熟悉又陌生。他深吸一口气,试着找回当时的感觉。
第一遍,语气太平,像念经。
第二遍,稍微带了点情绪,又觉得有点刻意。
配音导演耐心地引导:“陆老师,放松,就像您当时在片场那样,不用太使劲,自然一点就好。”
陆子昂点点头,闭上了眼睛。他想起了木工坊里木屑的味道,想起了手里握着工具的触感,想起了张明宇那小子当时紧张又期待的眼神。
当他再次睁开眼开口时,声音里便带上了那种经历过岁月沉淀后的通透和平静,寥寥几句台词,仿佛都有了重量。
特别是重录“手艺在心,不在器”时,他的语气比拍摄时更添了几分笃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仿佛不是在说给戏里的学徒听,而是在与屏幕外的某个自己对话。
“完美!”配音导演透过玻璃窗对他竖起大拇指,“陆老师,您这声音条件,不做配音演员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