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

第四十九章 朝议(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嘉靖,成功修仙》最新章节。

今天是朝廷举行大朝议的日子,与往常嘉靖所参加的内阁会议不同,这次朝议是由六部及回京述职的所有官员一同参与的。

而嘉靖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过朝,自然也就不会参与大朝议,因此往日的大朝议都是由内阁阁老们来主持的,待商议出结果后,再交由皇帝审阅。

而今天,让在场的诸位大臣感觉有些不协调的是,内阁阁老们居然没有上前主持朝议的意思,而是径直站在第一排,神情肃然。

“陛下驾到!”

正当众臣窃窃私语,私下揣测之际,一道尖细的嗓音响起,嘉靖身着明黄色龙袍,出现在了大朝议的现场,而吕芳则跟在嘉靖身后。

“什么?陛下来参加大朝议了!”

“陛下已经二十多年没上朝了,怎么会突然参加大朝议?”

“陛下重拾初心,真乃我大明朝之幸啊!”

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在场的无数大臣尽皆跪伏。

“臣等,参见陛下!”

“都起来吧。”嘉靖看着跪在地上的众多大臣,坐上龙椅后,摆了摆手道。

“谢陛下!”

在听到嘉靖的话后,那些官员从地上一个个起来。

“今日朝议,所议之事,主要有三件!”

“一为南倭北鞑、二为整饬吏制、三为甘肃大旱。”一位嗓门奇大的太监紧接着朗声道。

“禀陛下,兵部有本奏!”张居正率先出列,将手中的笏(hu)板举起。

“准。”嘉靖将目光转向张居正,淡淡开口道。

“朝廷先前所制订的方略为先南后北,也就是先将南方的倭患解除以后,对于北方的鞑靼再徐徐图之!不久前,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手下的将领戚继光在奉化、宁海等地剿灭大量倭寇,后来又驰援泉州城,帮助泉州府知县杨宗泰守住了城池。”

张居正停顿片刻后,又继续说道:“经此二役,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势力已经大幅削弱!只是其据点仍飘忽不定,无法彻底根治,目前市舶司已修建能够出海作战的战船五十多艘,士兵经由训练,战力已然成型,臣请将其派出,出海作战。”

张居正在汇报完毕后,便回到了自己的队列,嘉靖又将目光转到徐阶高拱身上,询问道:“你们户部怎么说?”

“启禀陛下,我大明水师出海作战所耗费钱粮预估在八十万两左右,一来可拒敌于外,二来可增强其战斗力,此策可行。”

“既然如此,那便准了,待朝议结束后,户部便将钱粮拨下吧。”嘉靖挥了挥手,同意了这个提议。

“是,陛下。”徐阶微微躬身,回应道。

待张居正汇报完毕后,严世蕃举着笏板出列:“禀陛下,吏部、工部有本奏!”

“准。”

待嘉靖同意后,严世蕃环视了一圈,方才开口道:“禀陛下,对于整饬吏制方面,吏部去年一共罢黜不合格官员五十八人!其中贪墨钱财者有之,官商勾结者有之,更有甚者上任后不做事,连当值都是请人代劳,整日只知饮酒作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