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启蒙运动(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嘉靖,成功修仙》最新章节。

严嵩在说完这句话后,就不再言语,整个人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

而很快,在场的诸多官员,便按照品秩、资历等等,自动排成了一个整齐的队伍。

而队伍最前面的,正是内阁的几人。

片刻后,只听一道尖细的嗓音传来“陛下驾到!”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的锦衣卫。

听闻此话,在场的诸多官员神色皆是一凛,当他们看到皇帝所乘坐的龙辇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时,在严嵩等人的带领下,齐刷刷地跪伏于地,朗声道。

“臣等恭候陛下到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嘉靖在吕芳的搀扶下,从龙辇上下来,并将视线从在场的诸多大臣身上一一扫过。

良久,嘉靖方才收回目光,缓缓道“嗯,都起来吧!”

“谢陛下!”

在得到皇帝的应允后,在场的诸多大臣,方才从地上缓缓起身。

“你们都随朕进去吧。”

嘉靖说完,便在国子监祭酒的引领下,进入了国子监。

而嘉靖身后,跟着一大批,前来旁听的官员。

国子监内,古槐荫翳,殿前还铺有整齐的石砖,国子监依照左庙右学的建筑礼制修建。

国子监的位置,东邻孔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及集贤门、太学门,并以辟雍为中心,东西两侧各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布局。

当皇帝一行人来到此次授课的地点时,才发现这里早已经坐满了前来旁听的贡生以及监生。

“我等见过陛下!”

见皇帝到来,这群贡生以及监生的脸上满是恭敬之色,当即从座椅上起身,异口同声道。

“坐,都坐,你们也是。”

嘉靖说完,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诸多官员,开口道。

“朕今日前来国子监,便是为了授课而来!”

“诸位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朕询问便是,朕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见嘉靖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环顾一圈后,如此道。

而很快,便有国子监的官员,为严嵩等人端来了座椅。

就这样,国子监的贡生、监生、以及身居高位的朝廷命官齐聚一堂,共同等待着皇帝的授课。

只见嘉靖轻咳两声,在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顺手拿起一旁的戒尺,指了指天空,向众人询问道。

“你们觉得天圆地方的这个学说,是正确的吗?”

皇帝的第一个问题,便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而一旁的严世蕃,也在此刻明白了先前皇帝在兵器司时,伸出手指,指向天空的含义。

“陛下居然认为天圆地方这个学说是错误的!难道这也是那本名为科学的书籍之中,所记载的知识吗?”

或许是由于皇帝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过于惊世骇俗,一时间居然没有人敢站出来回答。

良久,只见一名贡生紧皱眉头,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嗯,你来吧!”

嘉靖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这名贡生,开口道。

“启禀陛下,学生认为,天圆地方的这个学说是正确的,自古以来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嘉靖点了点头,在环顾一圈后,继续道。

“启禀陛下,微臣也赞同这名学生的意见。”

一旁的徐阶见状,也紧接着从座椅上站起身来,回应道。

“不,错了,你们都错了!”

嘉靖在环顾一圈后,缓缓道。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