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第243章 漕弊策拉仇恨(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最新章节。

张时安微微一笑:\"学生只知,漕运每年耗银三百万两,若除三蠹,可省百万。这笔银子,够修两条黄河堤坝。\"

宋祭酒瞳孔微缩。

这个年轻人,竟把账算到了皇帝最心疼的地方!

沉默良久,宋祭酒缓缓卷起策论,塞入袖中:\"你且回去,此事……老夫自有安排。\"

三日后,紫禁城,乾清宫。

大盛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忽见贴身太监捧着一份青封奏本匆匆进来。

\"陛下,国子监宋大人急呈。\"

皇帝挑眉:\"宋濂?他不是在管监生课业吗?能有什么急事?\"

随手翻开奏本,刚读了两行,皇帝的眼神就变了。

读到一半时,他猛地拍案而起:\"好!\"

这一声吓得殿内太监齐齐跪倒。

皇帝却浑然不觉,快步在殿内踱步,眼中精光闪烁:\"好一个'三蠹'!

好一个'异地调防'!这哪是书生之见?分明是宰辅之才!\"

他急声问道:\"这策论是谁写的?\"

太监战战兢兢答道:\"回陛下,宋大人附了条子,说是国子监新入学的举人张时安所作。\"

\"张时安?\"皇帝觉得这名字耳熟,略一思索,突然想起来了,\"可是前年献《二十四节气表》的那个张时安?\"

\"正是。\"

皇帝抚掌大笑:\"朕就说嘛,能修订节气的人,怎会不通经济!\"

他转身回到御案前,提笔疾书:\"传旨!明日早朝,着国子监祭酒宋濂携张时安入宫觐见!\"

圣旨还未出宫,消息却已不胫而走。

崔府。

礼部侍郎崔明远一把将茶盏摔在地上,脸色铁青:\"好个张时安!竟敢在漕运上做文章!\"

他的儿子崔琰站在一旁,小心翼翼道:\"父亲,那篇文章孩儿看过,确实……\"

\"确实什么?\"崔明远厉声打断,\"确实捅到了我们的钱袋子?你可知道,光漕运上的'分润',每年就够养半个崔氏一族!\"

崔琰低下头,不敢再言。

崔明远深吸一口气,阴冷道:\"去告诉漕运衙门的人,明早张时安入宫前……\"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夜色如墨,张时安正在斋舍挑灯夜读,忽听窗外\"咔嚓\"一声轻响。

他眸光一凛,悄然吹灭蜡烛,从枕下摸出一把短刃——这是张时勇临睡前塞给他的,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

\"吱呀\"一声,窗户被轻轻撬开。

一个黑影翻入室内,手中寒光闪烁。

就在刺客举刀的瞬间,张时安猛地从门后闪出,短刃直刺对方手腕!

\"啊!\"刺客吃痛,匕首落地。

张时安趁机一个肘击,将对方撞翻在地,厉声喝道:\"谁派你来的?\"

刺客咬牙不答,突然从怀中掏出一物

\"砰!\"

一声闷响,斋舍的门被人踹开。

三名锦衣卫鱼贯而入,为首的千户一脚踢飞刺客手中的毒粉,冷笑道:

\"漕运衙门的人?胆子不小啊,敢动陛下要见的人?\"

张时安愣住了:\"陛下?\"

千户抱拳道:\"张公子,奉圣谕,特来护您周全。明日早朝,陛下要亲见您。\"

地上,刺客面如死灰。

张时安缓缓吐出一口气,收起短刃,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看来,我的策论……已经到御前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