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最新章节。
警车开在去医院的路上,李默坐在后排,手里紧紧攥着《医疗救助申请指南》。林砚之坐在他身边,拿出一份庭审流程表:“庭审时,法官会先问你的身份和在智愈科技的工作内容,然后让你陈述算法调整的经过。你只需要说实话,把陈明远开会时说的话、你提出的反对,还有日志里的记录都讲清楚。”
小陈坐在副驾驶座上,回头递过来一个笔记本:“这是我们根据日志做的时间线,你看一下,确认有没有遗漏。另外,我们已经验证了日志的真实性,里面的参数调整记录和智愈科技的服务器后台数据完全一致,可以作为铁证。”
李默接过笔记本,认真地翻看着。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关键时间点:2024年3月12日(闭门会议)、3月15日(参数调整)、3月16日(李默被调岗)……每一个时间点都对应着具体的证据,比如会议签到表照片、调岗通知书扫描件。“这些……你们都准备好了?”他有些惊讶。
“我们不仅准备了这些,还找到了智愈科技2024年Q1的医院采购合同,里面明确写着‘AI诊断系统准确率需≥98%’,这就是陈明远下调罕见病权重的直接动机。”林砚之拿出一份合同复印件,“庭审时,这些证据会一一提交,你不用紧张,只需要如实作证就好。”
警车很快到了医院。李默冲进急诊室,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当护士推着李桂兰进手术室时,李默站在门口,看着母亲苍白的脸,眼眶又红了。林砚之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张主任是肿瘤科的专家,手术会很顺利的。庭审下午两点开始,我们一点半在法院门口集合,这期间你可以在这里陪着母亲。”
“林处长,谢谢你。”李默转过身,深深鞠了一躬,“如果不是你,我可能真的会做错事。我以前觉得,算法只是代码,没有感情,但现在我知道,每一个参数背后,都可能关系到一条人命。”
林砚之点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伦理审计。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它应该有温度,有底线。你的证词,不仅是在帮我们,更是在帮所有可能被算法伤害的人。”
下午一点半,李默准时出现在法院门口。他换了一身干净的衬衫,头发也梳理整齐,虽然眼睛还有些红,但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小陈递给他一瓶水:“别紧张,我们都在外面等你。”
林砚之看着他走进法院,心里有些感慨。这个年轻的工程师,在金钱和良心的选择面前,最终守住了底线。而这底线,正是科技伦理最坚实的基石。
四、证人席上的笔记本与真相的重量
下午两点,第二次庭审正式开始。
法庭内庄严肃穆,旁听席上坐满了人,有媒体记者,有医疗行业的代表,还有一些关注此案的市民。智愈科技的CEO陈明远也来了,他坐在被告席上,穿着昂贵的西装,脸上带着傲慢的神情,似乎对这场庭审胸有成竹。
庭审按流程进行,先是原告方陈述追加“商业欺诈”的理由,林砚之作为市科技伦理监管处的代表,提交了李默提供的原始日志、医院采购合同复印件等证据。被告方律师立刻提出异议,认为日志的真实性无法确认,且李默作为前员工,可能存在报复性作伪证的情况。
“下面,请证人李默出庭作证。”法官的声音响起。
李默从旁听席后站起身,走到证人席上。他双手放在身前,手指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很坚定。在宣誓环节,他举起右手,声音清晰:“我保证如实提供证言,不隐瞒、不伪造、不歪曲事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被告方律师率先发问:“李默先生,你在智愈科技工作期间,是否负责核心算法的开发?你提交的日志,会不会是你离职后伪造的?”
李默深吸一口气,回答:“我2022年入职智愈科技,担任算法工程师,负责AI诊断系统的训练数据优化,直到2024年3月被调岗。日志是我在工作期间,按照公司规定记录的原始数据,每一次参数调整都有服务器后台记录可查,不是伪造的。”
“那你为什么在离职后才提交这份日志?是不是林砚之处长给了你好处,让你作伪证?”律师的问题带着明显的诱导性。
“不是。”李默摇头,“我离职后,本来不想掺和这些事,但我妈查出胃癌,需要手术费,我找陈明远要绩效奖金,他却让我‘懂规矩别多嘴’。后来我看到新闻,知道有患者因为智愈科技的AI系统误诊,我才意识到,我不能再沉默。林处长没有给我任何好处,反而帮我母亲安排了手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这时,陈明远突然开口:“法官大人,我反对!李默这是在捏造事实,他的绩效奖金已经结清,是他自己主动离职的!”
法官敲下法槌:“被告方请注意,不要随意打断证人作证。原告方律师,可继续发问。”
原告方律师站起身,问:“李默先生,你能否详细描述一下2024年3月12日的闭门会议?陈明远先生在会上,是否提到过调整罕见病样本权重的原因?”
李默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那是他工作时用的记事本,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那天的会议,陈明远先生说,‘罕见病病例太少,每次诊断都要调用特殊模型,拉低整体准确率,医院采购时看的就是这个数,必须调’。他还说,‘伦理审计只是走个过场,只要搞定准确率数据,医院就不会退货’。”他翻开笔记本,找到3月12日那一页,上面用蓝色钢笔写着会议内容,末尾还有一个潦草的签名——是陈明远的名字。
“这是我当时在会上记的笔记,陈明远先生在会议结束后签了字,确认内容无误。”李默将笔记本递给法警,由法警转交给法官。
法官仔细翻看笔记本,又递给被告方查看。陈明远看着笔记本上的签名,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指微微发抖:“这……这不是我的签名!是他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的,一查便知。”林砚之站起身,提交了一份补充证据,“这是智愈科技2024年Q1的会议签到表,上面有陈明远先生的签名,与笔记本上的签名一致。我们还申请了笔迹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笔记本上的签名确实是陈明远先生所签。”
法警将签到表和笔迹鉴定报告递给法官,法庭内一片寂静。旁听席上的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对着被告席上的陈明远拍照。陈明远低着头,双手紧握,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傲慢。
这时,李默又补充道:“我当时提出,下调罕见病权重会增加误诊风险,陈明远先生不仅没听,还在第二天把我调到了边缘项目,不让我碰核心算法。后来我查了系统后台数据,发现从3月15日参数调整后,罕见病的诊断准确率从原来的85%降到了12%,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患者被误诊。”
原告方律师提交了系统后台数据的截图,与李默的证词完全一致。被告方律师还想反驳,却找不到任何理由,只能沉默地坐下。
法官敲下法槌:“证人证言有效,相关证据予以采纳。现在休庭,合议庭将根据现有证据进行评议,择期宣判。”
庭审结束后,李默走出法庭,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身上,温暖而明亮。小陈跑过来,笑着说:“李默,你刚才太厉害了!陈明远的脸都白了!”
林砚之也走过来,递给李默一份医院的通知:“你母亲的手术很成功,张主任说恢复得很好,你现在可以去看她了。”
李默接过通知,看着上面“手术成功”的字样,突然笑了,眼角却泛起了泪光。他抬头看向天空,秋雨已经停了,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蓝。他知道,这场庭审不仅是为了那三位被误诊的患者,更是为了守住科技的伦理底线——而他,终于做了正确的选择。
林砚之看着李默匆匆走向医院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只是科技伦理治理路上的一小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智愈科技”,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人愿意坚守良心,守住底线,科技就会始终朝着有温度的方向发展,照亮黄浦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