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最新章节。
银杏未落时
一、茶水间的私语:周一的茶水间总弥漫着速溶咖啡和隔夜面包混合的味道,苏宛清握着白瓷杯的手指无意识收紧,杯壁的凉意透过指尖渗进皮肤,却压不住耳尖的发烫。
“你没看错吧?林总送苏总监回家?”靠窗的位置,两个新来的实习生正凑在一起,声音压得低,却像细小的针,密密麻麻扎进苏宛清的耳朵里。其中一个穿浅蓝衬衫的女孩还在比划:“真的!我昨天加班走得晚,看见林总的车停在苏总监家小区门口,两人在车里说了好一会儿话,苏总监下车时,林总还帮她拉了车门呢!”
另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倒吸一口凉气:“可他们不是签了‘竞争回避协议’吗?上周法务部还在全员大会上强调,同业务线的管理层不能有私人往来,这要是被总经理知道……”
苏宛清的指节泛了白。她本该转身就走,像过去无数次撞见类似议论时那样,假装没听见,抱着文件快步离开。可今天不一样,昨天车里的画面突然涌上来——林志远递过来的热奶茶还带着杯壁的水珠,他说“城西项目的收尾材料我整理好了,明天给你”,语气平淡,可她下车时,他忽然叫住她,“你围巾歪了”,指尖碰到她脖颈的瞬间,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了手。
那些刻意忽略的心动,被实习生的话掀了个底朝天。她攥着空杯,正要抬步,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沉稳,带着让人安心的节奏。
“城西项目收尾需要对接,”林志远的声音响起时,两个实习生的议论戛然而止,他走到苏宛清身边,自然地拿起她桌上的空杯,指腹擦过杯口的水渍,“我送苏总监是为了确认最后一批材料的清单,避免今天开会出纰漏。”
他的语气太坦然,像在陈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事项。浅蓝衬衫的实习生连忙点头:“原来是这样!林总考虑得真周到。”戴眼镜的女孩也跟着附和,两人匆匆端着咖啡杯走了,茶水间里瞬间只剩他们两个,空气里只剩咖啡机运作的细微声响。
林志远把续满的柠檬水递过来,杯壁贴着一张折叠的便签,是他的字迹,遒劲又带着点温柔:“中午顶楼露台见,给你带了上次说的草莓蛋糕。”苏宛清接过杯子,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刚才的慌乱。她抬头看他,他正低头拧开自己的保温杯,侧脸的线条在晨光里柔和了许多,像去年年会时,他替她抽到银杏叶胸针的模样。
“别在意他们的话,”他声音压得低,只有两人能听见,“等我走了,这些议论就会停了。”
苏宛清握着杯子的手顿了顿。她知道他说的“走”是什么意思——上周他跟她说,已经向总部申请调去北方区,负责新的能源项目,下月初就出发。那时她只说了句“祝你顺利”,却没告诉他,那天晚上她对着电脑里的城西项目合照,看了很久。
二、顶楼的草莓甜
中午十二点,苏宛清踩着高跟鞋往顶楼走。楼梯间的窗户没关,风卷着楼下花园的桂花香飘进来,她想起三年前,她和林志远还在同一个项目组,也是这样的秋天,两人加班到中午,偷偷溜到顶楼吃外卖,他带的红烧肉盖饭,她带的蔬菜沙拉,最后总是他把肉夹给她,说“你太瘦了,得多吃点”。
顶楼的门虚掩着,她推开门时,林志远正坐在石凳上,面前铺着格子餐布,餐布上放着一个白色的蛋糕盒,旁边是两杯拿铁,杯壁上凝着水珠。听见动静,他抬头笑了笑:“刚想给你发消息,怕你开会走不开。”
苏宛清走过去坐下,他打开蛋糕盒,里面是草莓奶油蛋糕,表层铺着新鲜的草莓,奶油是淡粉色的,像她去年在甜品店随口提过的那款。“上次你说这家店的草莓蛋糕要排队两小时,”他把叉子递给她,“我今早特意绕路去买的,还好去得早,只剩最后一个。”
苏宛清叉起一块草莓放进嘴里,甜丝丝的汁液在舌尖化开,带着点酸,像极了他们现在的关系——明明心里有牵挂,却要被“回避协议”隔着,连一起吃块蛋糕都要躲在顶楼。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城西项目遇到瓶颈,两人加班到凌晨三点,便利店只剩最后一个过期的草莓面包,他还是买了回来,用微波炉加热后递给她:“先垫垫肚子,等项目成了,我请你吃最好的草莓蛋糕。”
那时他还不是林总,她也不是苏总监,他们是“志远”和“宛清”,是项目组里最合拍的搭档,是深夜办公室里互相递咖啡的人。
“北方的项目,都准备好了吗?”苏宛清避开回忆,拿起拿铁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裹着奶香,压下了喉咙里的涩。
林志远点点头,指尖摩挲着杯壁:“总部那边已经派了助理对接,下周去那边熟悉环境。就是……北方冬天太冷,我怕适应不了。”他说这话时,眼神落在她脖子上的银杏叶项链上——那是他走之前送她的,和他口袋里的胸针是一对。
苏宛清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灰色的针织围巾:“这个你带着,我上周织的,北方风大,别冻着脖子。”她递过去时,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地收回。
林志远接过围巾,展开看了看,针脚不算特别整齐,却看得出来织得很用心。“你什么时候学会织这个的?”他笑着问,声音里带着点惊喜。
“去年冬天闲得慌,跟着教程学的,”苏宛清别开脸,看向远处的写字楼,“本来想织给我妈,后来觉得颜色太沉,就一直放着。你去北方,刚好能用上。”
她没说的是,上周知道他要去北方后,她连夜拆了重织,织坏了三条,才终于织出一条像样的。她也没说,每次织错针脚时,她都会想起他帮她改方案的样子——他总是很有耐心,把错漏的地方标出来,一笔一划教她怎么改,说“别急,慢慢来,总会做好的”。
风又吹过来,卷起餐布的一角,林志远伸手按住,目光落在她的发梢:“等我在北方站稳脚跟,就申请调回来。到时候……”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词句,“到时候我们就不用再躲着了。”
苏宛清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转头看他,他的眼神很认真,像当年跟她保证“这个项目我们一定能成”时那样。阳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金色,她忽然觉得,就算要等很久,好像也没关系。
三、会议室的默契
下午两点的项目例会,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总经理坐在主位,手里拿着城西项目的收尾报告,眉头微微皱着:“最后一批材料的质检报告,怎么还没送过来?客户那边催得紧,明天就要签最终的验收单。”
苏宛清心里一紧。她早上整理文件时,明明把质检报告放在文件夹里了,怎么会找不到?她正要起身去找,坐在旁边的林志远忽然递过来一份文件,正是质检报告,右下角还贴着一张便签:“早上整理材料时看见的,帮你夹在会议纪要里了。”
是他的字迹。苏宛清接过报告,指尖碰到他的指尖,温热的触感像电流一样窜上来。她快速翻开,里面还夹着一张客户的联系方式,是用红笔标注的紧急联系人,旁边写着“上次客户说这个电话24小时开机”。
她忽然想起,昨天车里他说“收尾材料我整理好了”,原来他不仅整理了,还把她可能遗漏的细节都补全了。
“苏总监,质检报告没问题吧?”总经理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苏宛清连忙点头,把报告递过去:“没问题,所有指标都符合要求,客户的紧急联系人我也标注好了,随时可以对接。”
总经理翻看报告时,眼神在她和林志远之间扫了一圈,忽然笑了:“你们俩配合这么默契,真是公司的福气。”他顿了顿,看向林志远,“北方的项目虽然重要,但城西项目能顺利收尾,你和苏总监功不可没。我已经跟法务部沟通过了,像你们这种跨区域的协作,‘回避协议’可以适当放宽,以后有需要,你们可以正常对接工作。”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苏宛清抬头看向林志远,他也刚好看着她,眼里带着点意外,还有点藏不住的欢喜。她忽然想起茶水间里实习生的议论,想起顶楼的草莓蛋糕,想起他递过来的质检报告,那些刻意压抑的情绪,好像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