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32章 依势而谋郭奉孝(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建安十二年(207年)的北征乌桓途中,郭嘉(字奉孝)裹着厚重的貂裘卧在马车内,望着塞外漫天飞雪,突然咳出一口黑血。此前他力劝曹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此刻却因水土不服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强撑病体写下遗策,字迹未干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八岁。曹操得知噩耗,捶胸痛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傅子》)

一、初出茅庐:择主袁绍而又弃之

郭嘉早年曾北投袁绍,在幕府中观察数月后,却对同乡辛评、郭图道:“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意为:明智的人会审慎选择主公,袁绍表面效仿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用人之道,事务繁杂却抓不住关键,喜欢谋划却难下决断,难以成就霸业)

这段精准的评价,展现出郭嘉超凡的洞察力。离开袁绍后,郭嘉赋闲六年,直到经荀彧举荐,面见曹操。两人纵论天下时,曹操大喜:“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出营帐后亦叹:“真吾主也。”(《三国志》)这种君臣相得的场景,在乱世中极为罕见。

二、奇策频出:助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

1. 软禁刘备:识破枭雄之志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兵败投靠曹操,程昱劝杀之,郭嘉却提出不同见解:“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三国志》,意为:刘备有英雄之名,若因他困窘来投就杀害,会损害明公声誉,让贤才寒心。不可因小失大)

但郭嘉同时建议:“古人有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傅子》,意为:应尽早控制刘备)可惜曹操爱惜人才,未采纳软禁之策,最终让刘备借机脱身,成为日后大患。这段争议,也体现郭嘉谋略中“刚柔并济”的特点。

2. 十胜十败:提振官渡信心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因兵力悬殊心生忧虑。郭嘉提出着名的“十胜十败论”:

- 道胜:袁绍繁文缛节,曹操顺应自然;

- 义胜:袁绍违逆君臣,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

- 治胜、度胜、谋胜等其余八胜。(《三国志》注引《傅子》)

这番论断看似虚言,实则切中袁绍集团的致命弱点:内部派系林立(如审配与许攸不和)、战略优柔寡断(如拒绝田丰奇袭许都之计)。郭嘉的分析,不仅坚定了曹操的决心,更成为后世研究官渡之战的重要视角。

3. 遗计定辽东:算死袁氏兄弟

北征乌桓大胜后,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公孙康处。众将请战,郭嘉却已料定结局:“今公远征在外,若引兵攻康,康必并力拒守,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必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康自会杀尚、熙,献首而来。”(《魏书》)

曹操依计撤军,公孙康果然畏惧曹操兵威,斩杀袁氏兄弟。此计被后人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感叹:“郭嘉之算,可谓妙矣!”

三、英年早逝:赤壁之败的历史回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赤壁战败,退回许昌后痛哭:“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这句话被后世反复引用,成为郭嘉“智绝”的佐证。但细究史料,赤壁之败的核心原因是曹军不习水战、疫病流行,即便郭嘉在世,恐也难以扭转战局。

不过,郭嘉的早逝确实对曹魏集团影响深远。他擅长“因势而谋”,常能在局势混沌时抓住关键。如曹操南征刘表时,恰逢刘表病死,郭嘉若在,或能劝曹操速取荆州,而非驻军不前,给刘备喘息之机。

四、性格争议:“不治行检”的背后

《三国志》称郭嘉“不治行检”,意即不拘小节,甚至可能有违礼之举。陈群曾多次当众弹劾他,曹操却“爱其才,不忍黜也”。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出郭嘉的独特人格:

- 狂放不羁:与荀彧的谨守礼法、荀攸的藏锋守拙不同,郭嘉更似魏晋名士,重才情而轻俗规;

- 直击人心:他能精准把握曹操的心理,如劝曹操“轻兵袭乌桓”时,抓住曹操“兵贵神速”的用兵理念,而非空谈利弊。

这种“非典型谋士”的形象,让郭嘉在后世更具传奇色彩。民间甚至流传他“夜观星象,预知孙策遇刺”的故事(虽无正史依据),足见其智慧被神化的程度。

五、历史迷雾:真实的郭嘉与文学形象

1. 野史与演义的神化

《三国演义》中,郭嘉被塑造成“未卜先知”的神人,如遗计定辽东被渲染为“锦囊妙计”。毛宗岗在评本中更将其与诸葛亮对比:“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文学加工,让郭嘉的形象远超历史原型。

2. 正史中的务实谋臣

从《三国志》《傅子》等记载来看,郭嘉的核心能力是“审时度势”:

- 分析袁绍时,抓住“多谋无决”的致命伤;

- 北征乌桓时,提出“兵贵神速”的战术;

- 对待刘备,既反对杀之失人心,又警惕其潜在威胁。

这些谋略均基于现实利益,而非玄奇之术。他的早逝之所以引发曹操痛哭,除了智谋过人,更因两人私交甚笃——曹操远征常与郭嘉同车共帐,这种信任在君臣关系中极为罕见。

六、身后余波:鬼才之名的千年回响

郭嘉死后,曹操再未遇到如此契合的谋士。其子曹睿即位后,追封郭嘉为贞侯,命其子孙世袭爵位。后世文人多为其早逝惋惜,如李商隐诗云:“郭奉孝在,不使神州陆沉。”

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视角。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郭嘉深阻而险诈,虽为操谋,而必不能为操终也。”(《读通鉴论》)这种评价直指郭嘉“只为主公谋,不为天下谋”的局限性。

结语:

郭嘉的一生,如流星划过乱世夜空。他以超凡的洞察力和不拘一格的谋略,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征程中留下深刻印记。其英年早逝既成就了“鬼才”的传奇,也留下“若奉孝在,历史将如何改写”的千古遐想。在真实与虚构交织的历史迷雾中,郭嘉的故事始终提醒后人:乱世中最稀缺的,不仅是智谋,更是能与主公心意相通的机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