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2章 隆兴北伐和符离溃败(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副将虞允文(此虞允文非采石矶之虞允文,乃同名将领)实在看不下去,苦苦哀求:“邵都统,再不出兵,宿州就保不住了!”

邵宏渊一拍桌子:“保不住就保不住!这宿州本来就该我来打,让他李显忠抢了功劳,现在活该!”

就在邵宏渊按兵不动之际,李显忠的防线终于被金兵突破。纥石烈志宁亲率铁浮图冲击宋军中军,李显忠虽奋力抵抗,却独木难支,部下开始溃散。

“败了……败了……”宋军士兵哭喊着向后撤退,宿州城顿时陷入混乱。

李显忠眼看大势已去,只得率军突围。他回头望着熊熊燃烧的宿州城,泪水夺眶而出:“我李显忠为大宋出生入死,没想到竟败在自己人手里!”

符离之战,宋军大败,伤亡数万人,粮草器械损失殆尽。这一战,不仅丢掉了刚收复的宿州,更让北伐的军心彻底瓦解。

符离之败的消息传到扬州,张浚气得当场吐血。

“邵宏渊!你这个误国奸贼!”他捶打着桌子,须发皆张,“若不是你按兵不动,何至于此!”

幕僚们连忙上前搀扶:“都督息怒,当务之急是收拾残局,防备金兵南下。”

张浚长叹一声,无力地坐下:“残局?这仗还怎么打?军心已散,士气已堕,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轻信邵宏渊……”

其实,符离之败的原因远不止将不和。

首先,张浚虽然忠心可嘉,但他的军事才能实在不敢恭维。早在建炎四年(1130年),他就在富平之战中大败,导致陕西沦陷。此次北伐,他又犯了分兵冒进的错误,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反而让李显忠和邵宏渊各自为战,给了金兵各个击破的机会。

其次,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势力依然强大。宰相汤思退等人早就反对北伐,暗中与金国勾结,故意拖延粮草供应,散布不利言论,动摇军心。符离战败后,他们更是趁机发难,要求严惩张浚,与金议和。

再者,宋孝宗虽然支持北伐,但他缺乏坚定的决心和政治手腕。当战事顺利时,他意气风发;一旦受挫,就摇摆不定,甚至听信主和派的谗言,开始怀疑张浚。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经过绍兴和议后的二十年“和平”,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岳飞、韩世忠等老将凋零,新一代将领缺乏实战经验,士兵们也久疏战阵,面对金兵的精锐骑兵,自然难以抵挡。

符离战败后,主和派终于找到了借口。

汤思退等人联名上书,要求罢免张浚,与金议和。他们甚至暗中派人去金国,透露南宋的底线:“只要金人肯议和,一切条件都好商量。”

金世宗得知南宋战败,态度更加傲慢,提出了比绍兴和议更苛刻的条件:宋必须割让海、泗、唐、邓、商、秦六州,每年纳银20万两、绢20万匹,宋帝必须对金帝称“侄”,而不是“臣”。

“称侄?”孝宗气得将奏疏摔在地上,“这与称臣何异?朕不甘心!”

张浚也上书反对:“陛下,金人无信,若再议和,后患无穷!臣愿以余部守江淮,与金人决一死战!”

但孝宗此时已经心灰意冷。符离之败让他看到了南宋军队的虚弱和朝廷的分裂,他知道再打下去,只会输得更惨。

“张相公,”孝宗无奈地说,“朕知道你忠心,但……罢了,你还是回临安吧。”

张浚知道大势已去,回到临安后,郁郁寡欢,不久便病逝了,享年68岁。临终前,他留下遗书:“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

张浚一死,主战派失去了主心骨。孝宗最终被迫接受了金人的条件,于隆兴二年(1164年)签订了“隆兴和议”。

和议规定:宋帝对金帝改称“侄皇帝”,金帝对宋帝称“叔皇帝”;宋割让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宋每年向金纳“岁币”银2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疆界仍以绍兴和议为准。

虽然去掉了“称臣”的屈辱,改为“叔侄之国”,但本质上仍是不平等条约。消息传出,临安百姓再次陷入失望,有人在城墙上题诗:“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

隆兴和议后,宋孝宗虽然放弃了北伐,但并没有完全消沉。他开始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史称“乾淳之治”。

他裁汰冗官,严惩贪污,设立“考课法”,考核官员政绩;他重视农业,兴修水利,颁布《农桑辑要》,鼓励百姓垦荒;他还试图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但由于主和派的阻挠,效果并不明显。

在文化上,孝宗也颇有建树。他尊崇理学,编纂《宋会要》,支持朱熹、陆九渊等学者讲学,使得南宋的文化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淳熙五年(1178年),在朝臣的一再呼吁下,孝宗才下诏为岳飞追加谥号“武穆”,并追封其为鄂王。但他始终没有为岳飞彻底平反,也没有追究秦桧等人的责任,因为他需要主和派来维持朝堂的平衡。

晚年的孝宗,常常独自一人登上临安城的北门,望着北方的天空,一坐就是一整天。他想起张浚临终前的遗愿,想起符离集的黄昏,想起岳飞“直捣黄龙”的誓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符离之战的失败,不仅破灭了宋孝宗的中兴梦想,也预示了南宋的宿命。

此后的南宋,虽然又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再也没有真正的北伐行动。主和派长期占据朝堂,苟且偷安,直到蒙古崛起,最终将南宋彻底灭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无数英雄的梦想和血泪。张浚的雄心,孝宗的遗憾,都已化作尘埃。但符离之战的教训,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提醒着后人:一个王朝,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团结的力量,再多的雄心壮志,也终将化为泡影。

当我们今天读到“隆兴北伐”的历史时,是否还能感受到那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是否还能理解那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