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8章 李璮之乱惊朝野(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至元元年(1264年)的冬天,大都城刚下过一场雪,中书省的官吏们正围着炭火盆核对税册,忽然有驿卒披着一身冰碴闯进来,举着一份来自山东的文书大喊:"益都(今山东青州)急报!李总管遣使献牛酒,贺陛下定鼎大都!"

官吏们抬头瞥了一眼,没人当回事。这"李总管"名叫李璮(tǎn),是山东的汉军世侯,这些年每年冬春都要送点土特产过来,无非是想提醒朝廷:山东这块地,还是他李家说了算。可谁也没料到,三年后的春天,正是这个天天送礼的李璮,会给刚站稳脚跟的大元王朝,捅出一个天大的窟窿。

要讲李璮之乱,得先说说他的"家族企业"。这李家发家,全靠李璮他爹李全。南宋末年,山东闹红袄军起义,李全带着一群流民拉杆子起事,先投南宋,后降蒙古,凭着一手"谁强跟谁"的本事,愣是把山东半岛的涟水(lián,今江苏涟水)、益都一带变成了自家地盘。蒙古人给他封了个"淮南楚州行省",允许他世袭兵权、自收赋税——说白了,就是朝廷承认他在山东当"土皇帝"。

李璮从小在军营里长大,跟着老爹学了两样本事:一是打仗够狠,十五岁就能带亲兵冲阵;二是心眼够多,跟蒙古贵族喝酒时能装孙子,转头就敢截留朝廷的粮草。老爹死后,他接过兵权,比李全更精:表面上对蒙古人毕恭毕敬,年年派儿子去上都当人质,暗地里却在益都城外挖深壕、筑高墙,把城墙修得跟铁桶似的,还偷偷跟南宋眉来眼去。

当时的蒙古朝廷,对这些汉族世侯其实早有防备。忽必烈刚继位时,汉臣姚枢就上奏:"汉军诸将拥兵据地,如唐末藩镇,久必生乱。"可忽必烈那会儿正忙着跟阿里不哥打仗,手里能用的汉军就那么几支,只能暂时忍着——毕竟,让李璮在山东挡着南宋的北伐军,总比自己派兵驻守省钱。

李璮把朝廷的心思摸得透透的。他知道蒙古人信不过汉人,就故意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平时不读兵法读佛经,跟幕僚聊天总说"我这辈子能守着山东的田宅,就够了";蒙古王爷来视察,他特意带着人家去看自家粮仓,指着满仓的粮食说"这都是给朝廷备的军粮"。有一次,忽必烈派使者去查他的军队人数,他连夜让老弱残兵换上铠甲站队列,自己则在一旁陪使者喝酒,醉醺醺地说:"您看我这些兵,也就够看个城门,哪敢跟朝廷叫板?"

可暗地里,这老狐狸没闲着。他趁着蒙古军主力西征、南征的空子,偷偷把涟水的防线往南扩了三十里,又把益都的城堞(dié,城墙上的矮墙)加高了三尺,还私藏了五千副铁甲——按元朝律法,私藏铁甲超过百副就是死罪。更绝的是,他跟南宋的边境守将暗通款曲,每年都要偷偷运一批战马过去,换南宋的丝绸和茶叶,临走前还得说一句:"哪天朝廷对我不利,还望南边搭把手。"

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平定了阿里不哥,开始腾出手收拾汉军世侯。他下了道圣旨:"诸路汉军,择其精锐入卫大都。"明着是调兵保卫京城,实则是想把各地军阀的兵权削掉一半。

消息传到益都,李璮正在花园里种牡丹,听到传令兵念完圣旨,手里的锄头"当啷"掉在地上。他知道,这是朝廷要对他动手了。当晚,他把儿子李彦简叫到密室,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咱李家在山东经营了四十年,就像这棵老槐树,根都扎到地底了。朝廷想刨根?没那么容易。"

李彦简年轻,有点慌:"爹,蒙古兵那么能打,咱能扛住吗?"

李璮冷笑一声:"蒙古人这会儿正忙着打襄阳,北边的骑兵调不过来;江南的宋军虽然菜,但只要咱扯起反旗,他们至少能在淮河那边闹点动静。再说,那些汉军世侯,哪个没被朝廷挤兑过?咱一喊,保不齐有人响应。"

这其实是一场豪赌。李璮算准了元朝的兵力分布,也摸透了其他汉军世侯的不满,可他漏算了一点:那些世侯虽然不满朝廷,但更怕蒙古人的铁骑——谁也不想跟着他当"出头鸟"。

至元五年(1268年)正月,李璮觉得不能再等了。他谎称"南宋兵犯涟水",召集了益都、济南的军队,突然攻占了济南城。接着,他让人写了篇檄文(声讨敌人的文书),贴遍山东各州府,上面写着:"大元窃据中原,屠戮汉民,吾今举兵,复我汉家衣冠!"

这檄文写得挺唬人,可内容实在没说服力——李家祖孙三代,先降金,再降蒙古,现在突然说要"复汉家衣冠",谁信啊?就连他自己的部将都在嘀咕:"咱昨天还在帮蒙古人,今天就成'复汉'的义兵了?"

李璮不管这些,他要的是"先下手为强"。他派快马去南宋送信,说自己愿意"以山东十三州降宋",求南宋封他个"齐郡王",再派点援兵。南宋那边犹豫了半天,最后只给了个"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的空名头,援兵?影子都没见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尴尬的是,他原以为会响应的其他汉军世侯,全都按兵不动。真定(今河北正定)的史天泽把他的使者捆了送大都,东平(今山东东平)的严忠范直接闭城不出。李璮这才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这场豪赌,他从一开始就押错了注。

忽必烈在大都接到李璮叛乱的消息时,正在跟郭守敬讨论新历法。他把奏报往案上一拍,盯着中书省平章政事史天泽说:"史老将军,这李璮是你同乡,你说该怎么办?"

史天泽赶紧跪下:"此贼负恩反噬,臣愿领兵讨之!"

忽必烈点点头,当即点了三路大军:一路由史天泽率蒙古军主力,从大都南下;一路由张弘范(后来灭南宋的那位)领汉军,从河南东进;还有一路由阿术(蒙古名将)率骑兵,堵在济南北边,断李璮的退路。三路大军加起来有十万人,而李璮手里的兵,满打满算也就五万。

至元五年三月,史天泽的大军抵达济南城下。李璮原本想趁蒙古军立足未稳冲出去拼一把,可刚打开城门,就被蒙古骑兵的箭雨射了回来。史天泽站在高处看了看济南城,对左右说:"这城三面环水,只有北边一条陆路,咱不用打,围上三个月,他自己就得出来投降。"

于是,蒙古军在济南城外挖了三道壕沟,筑起丈高的土墙,把城围得像铁桶。城里的粮食很快就不够了。刚开始,李璮还能让士兵每天吃两顿粗粮;一个月后,粗粮没了,只能煮战马吃;到了五月,战马也吃完了,城里开始出现人吃人的事。有士兵偷偷爬城墙想逃跑,被李璮的亲兵抓住,当场砍了脑袋挂在城门上——这时候的李璮,已经红了眼,像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见谁都想咬一口。

他派人突围去益都搬救兵,可使者刚跑出济南地界,就被蒙古军的巡逻队抓住了。从使者身上搜出的信里,李璮写着:"城中粮尽,若益都援军不至,吾将自焚以谢天下。"史天泽看完信,笑着对部将说:"他哪是想自焚?是想让益都的人来送死。"

果然,益都的守将见李璮快撑不住了,带着两万兵来救,结果刚走到临淄(今山东淄博),就被张弘范的汉军拦住。两边打了一天,益都兵全军覆没——这些人都是李家的私兵,平时跟着李璮吃香喝辣,真到拼命的时候,没一个能打的。

至元五年七月,济南城的西门突然打开,一群百姓举着白旗走出来,跪在蒙古军阵前哭喊:"将军饶命!李璮把城里的粮食全抢光了,我们快饿死了!"

史天泽知道,总攻的时机到了。他下令:"抛石机准备,轰开北门!"

随着一阵巨响,济南北门的城楼塌了半边。蒙古军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李璮带着残兵在巷子里死战,身上被砍了三刀,终于被活捉。史天泽亲自审问他,见他浑身是血还梗着脖子,忍不住骂道:"你爹受蒙古厚恩,你却反叛,就不怕遭报应?"

李璮吐了口血沫,笑道:"我李家在山东四十年,老百姓认的是我李家,不是你们蒙古人!"

史天泽懒得跟他废话,让人把他押下去。当晚,李璮趁看守不注意,用身上的铁链勒断了脖子。

叛乱平定后,史天泽把李璮的人头装在木匣里,快马送回大都。忽必烈看着那颗血淋淋的脑袋,半天没说话。第二天早朝,他把脑袋传示百官,冷冷地说:"诸卿都看看,这就是拥兵自重的下场。"

李璮之乱虽然只闹了五个月,却像一块巨石砸进元朝的朝堂,溅起的水花改变了大元的治国规矩。

最直接的变化,是汉军世侯的兵权被彻底收了。忽必烈下旨:"汉军诸将,子弟不得世袭兵权;各州达鲁花赤(监临官),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也就是说,汉族军阀再也不能把地盘当"家产"传给儿子,地方官的一把手,必须是蒙古人或西域人——这道圣旨,直接断了汉军世侯"代代相传"的念想。

更重要的是,忽必烈开始改革军制。他把原来分散在各地的汉军,整编为"侍卫亲军",驻扎在大都周围,由枢密院直接管辖;又从蒙古各部抽调精锐,组成"蒙古军都万户府",专门镇守边疆。简单说就是:兵权必须握在朝廷手里,谁也不能再当"土皇帝"。

朝堂上的汉臣和色目臣,也因为这场叛乱吵翻了天。色目大臣阿合马趁机上奏:"汉人不可信!李璮就是例子,以后朝廷要职,得让咱色目人多担着。"汉臣许衡反驳:"李璮是个例,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治国还得靠汉法。"忽必烈听着两边吵,没说话,心里却有了主意——他让阿合马管财政,让许衡管教育,谁也不得罪,但兵权和地方行政权,坚决不放手给汉人。

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变化,是对"儒户"的政策。李璮叛乱时,山东有几个儒生跟着他写檄文,忽必烈平定叛乱后,一度想把天下的儒生都划入"军户"(当兵的户籍)。多亏姚枢站出来说:"儒生读的是孔孟之道,教的是忠孝节义,跟李璮这种乱贼不一样。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天下人会说陛下不爱惜人才。"忽必烈这才改了主意,还特意下旨:"儒户免差役,专心治学。"——这场叛乱,反倒让儒生的地位更稳了。

至元六年(1269年)春天,大都的桃花开了。忽必烈在琼华岛(今北海公园)设宴,召集群臣喝酒。酒过三巡,他指着窗外的春色说:"去年今日,李璮还在济南城里做梦;今年今日,咱大元的法度,总算立起来了。"

大臣们赶紧举杯附和,可谁也没说破:这场由一个军阀挑起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它像一根刺,扎在了元朝的统治根基里——蒙古人与汉人的信任,从此多了一道裂痕;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平衡,也从此偏向了"强中央"。而这道裂痕和这份偏向,将在往后的百年里,不断影响着大元王朝的命运。

就像史天泽在平定叛乱后写给儿子的信里说的:"李璮这一闹,看似是他自己找死,实则是给大元敲了警钟——这天下要坐稳,光靠刀枪不行,还得让人心服。可人心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收服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