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52章 回京前的部署(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白水县人口有两万七千余人,而所拥有的田亩共计有九百余顷,其中一百七十顷为上等田,剩下的七百三十余顷这就是下等田了。

不用严格计算,张谦就保留一百顷上田给卫所,剩下则全部都分给了城内的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粗略算来,这白水县每人可得两亩……

解决完这里的时候,张书缘就打算让朱由检会西安府了,毕竟那里可还关押着秦王呢。

就这样,他这一行就回西安了……

等回到西安府后,朱由检当即就召来了方岳贡。

“臣方岳贡、吴甡参见陛下。”

“平身,二位爱卿劳苦,朕听书缘说这巡抚衙门里无粮了是怎么回事儿?”

“启奏陛下,臣前日阻拦阁部,是因臣购买的粮食还未到达,所以臣才想让阁部打开秦府库房开仓赈灾。”

秦府正堂,一众高层是齐聚一堂,不但有方岳贡、吴甡几人在,就连新任的陕西巡抚练国事、都卫指挥使张福臻与洪承畴也在,当然还有那新任的西安知府吴弘和。

“嗯,那现今库中还有多少粮食?购买的粮草还有几日到达?”

“陛下,臣今日检阅库中还有存粮两万余石,购买的粮草也还有两日不到了。”

方岳贡是如实的说道,可听在张书缘与朱由检的耳中却是极为惊怒。

因为这送粮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慢的都有些让人发指!

“再去催!阁部不已经是给了你们四百万两吗?将那些钱全部给朕拿去买粮,朕再将这秦府库中的十万余石粮食再加三百万两一并交给你使用!”

皱着眉头,朱由检旋即就决定这秦府上的钱粮一概不留了。

“是,臣遵旨!”

“方尚书,别怪朕话难听,若是手握这千万银钱还让陕西再生民变的话,那你就提头见朕吧!”

“是,臣万不敢懈怠!”

方岳贡是心惊胆战的接旨,同时他也觉的这陕西是愈发的烫手了起来。

“山西总兵王夫之听命。”

“臣在。”

“朕命你即刻与张阁部配合,扩建铁厂打造煤炉,朕给予你三百万两资助,能否办成此事啊?”

在这回西安的路上,张书缘就同他讲了一番自己的打算,所以朱由检才会安排王夫之去打造煤炉。

“臣定不辱圣命!”

“好,有此心性,果然是张阁部为朕精心挑选的良才,若此成朕定封你为山西都卫指挥使!”

“是!”

就在朱由检做着部署的同时,一位身着青袍胸口画有鸂鶒的官员就从外面跑了进来。

“启奏陛下,司礼监高杰到了。”

随着这位通政司的经历禀报,朱由检旋即就算一喜。

“宣!”

“遵旨!”

这高杰是担任着司礼监的随堂太监,也是他朱由检的内廷心腹。

没多大会儿,高阶便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奴婢高杰叩见圣躬。”

“朕安!”

“呵呵,你这奴婢累坏了吧?”

见他是风尘仆仆的,朱由检就知道他肯定是受了不少罪。

“奴婢不累,启奏皇爷,奴婢不辱圣命已将一千余斤番薯带到!”

一听这话,朱由检旋即就大笑了起来,整个人是异常的高兴。

“好!高杰此事办的不错,说吧你想要什么?”

看着朱由检这么高兴,堂中的众人皆是眉头一皱,心想这番薯是为何物?

“奴婢什么也不想要,能为皇爷办差是奴婢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呵呵,你这奴婢,承恩等回京后,待朕好好赏他。”

“是。”

王承恩躬身领命,转头就看向了这位下属,而高杰也十分知趣知道眼下不能多说,就起身站到了王承恩的身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